-
08-21 15:50...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郭杰表示,商业航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陕西省正在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发挥陕西省航天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基础优势,致力于打造商业航天创新集群,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为全省航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志军表示,... 0
-
07-27 17:10...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依靠中继星。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说,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此外,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面临地形复杂等挑战,加大了任务实施的难度和风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益明说,考虑到... 0
-
07-21 20:30...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SVOM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据了解,中法天文卫星上搭载的伽马射线监测器(GRM)于6月24日正式开机,6月27日开启探测器高压,进行在轨测试。27日当天20时8分11秒(UTC时),GRM就成功捕捉到首个伽马射线暴(编号GRB240627B),... 0
-
07-20 23:20...应用地基通信导航监视技术。2010年以来,新一代低空经济拉开序幕,融合了新能源推进技术、无人驾驶航空技术、先进航空制造技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空飞行器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主要包括无人机、飞行汽车、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其中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支柱产业。本届北京科... 3
-
07-16 13:50...大气环境除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国家的环境外交有很重要的关系。熊伟介绍,很长时间里,我国对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的监测,比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等,主要依靠欧美及日本的卫星数据。因此,在很多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国显得相对被动,很难有发言权。2018年5月9日,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大气环境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 2
-
07-13 03:30...光谱仪器获取目标光谱信息或光谱图像,具备物质成分无损识别和定量反演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重点配置的科学载荷,为表面物质成分及矿产资源、形成与演化历史及资源利用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舒嵘还介绍,针对月球光谱的探测需求正变得更加精细。追求更高分辨率、更高灵敏度、更可信的光谱科学数据,在国际上成为研究趋势。据了解... 2
-
-
07-02 21:10...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间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更健康、更可靠。此外,科研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从头开始研制了鹊桥二号中继星,并克服困难,开展了大量试验和验证工作。今年是探月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 5
-
07-02 20:00...嫦娥六号携带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地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本次嫦娥六号搭载了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国际载荷,而嫦娥七号预计将搭载泰国科学载荷。25日,两国专家表示,期待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巴基斯坦立方星项目经理巴基斯坦空间技术研究所教授胡拉姆·胡尔希德: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完全由其自主操作。... 5
-
07-01 19:50...更有香港的载荷专家史无前例入选国家预备航天员,彰显香港青年实现航天梦的决心和毅力。大公报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从上世纪中国航天事业起步初期开始,港人就开始对祖国航天事业全力支持,随着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发展,国家航天工程亦成为香港科创人才大展拳脚的舞台。“双向奔赴”的航天合作,成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地交流合作事业中的... 0
-
07-01 19:40...具有超高灵敏度的异常热源发现和预警能力。相比于传统红外探测系统,微型多光谱红外载荷的体积、重量和研发成本均大幅度下降,所获得的卫星数据可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监测、山火监测、防灾减灾、气象预报、精准农业等方面,为城市治理、灾害预防等提质增效贡献力量。“此次搭载的微型多光谱红外载荷,主要是基于卫星平台,采用红外探测技术,完成对... 7
-
07-01 19:00...严建宇的理论课以及飞行训练成绩都很好,但没想到第一次进行特技训练时,竟然出现昏厥,差点被判停飞。严建宇:当时飞机拉到大概45度仰角时,由于载荷比较大,我就昏厥了。前后大概只有几十秒的时间,对我来说却感觉很漫长,像睡了一觉刚醒来一样。抗载荷是飞行员空战能力的基础,在飞机上昏厥对严建宇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严建宇坦言,那时候... 2
-
06-29 19:40...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依靠中继星。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说,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此外,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面临地形复杂等挑战,加大... 2
-
-
06-08 21:20...神舟十六号乘组的特点可以用“全”“新”“多”来概括。“全”: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个航天员类型。“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多”:航天员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 22
-
06-07 04:50...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解释:“生命是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之一,在空间特有的微重力、宇宙辐射和磁场变化条件下,研究人和多种生物响应,是深入探究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实现长期太空探索活动的基础。”线虫、拟南芥成为太空“常客”继神舟十五号... 17
-
06-06 08:30...助推剂、应用实验和试验装置、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真是应有尽有啊,里面光是新鲜水果就有140多斤。要问准备这么多水果干什么呢?当然是招待“太空之家”的新成员啦!这次上天的航天员有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指令长航天驾驶员景海鹏是中国首位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朱杨柱作为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36
-
06-05 23:20...将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实验“搬”上太空,把火热的梦想写进浩渺宇宙……兴趣无限扬起探索的风帆“记忆里有个清晰的画面:年幼的我躺在院里竹床上,抬起头,漫天星辉扑入眼中……此后,每当被问及为什么喜欢航天,我就会想起这个场景。那份好奇和向往,一直伴随着我。”刘亦晖告诉记者。在山东沂南县举办的中国航天日主题科普活动上,孩子们在体验... 20
-
06-02 02:00...航天员朱杨柱:“我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对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同时也要照顾好很多试验、实验和一些舱内外的载荷、科学机柜。”航天员桂海潮:“载荷专家这个角色主要负责空间站有效载荷的操作、管理、维修、维护,各项科学实验、试验的开展,之后是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的收集、整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 24
-
06-02 00:20...中国空间站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航天员朱杨柱:“我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主要对空间站整个飞行器平台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同时也要照顾好很多试验、实验和一些舱内外的载荷、科学机柜。”航天员桂海潮:“载荷专家这个角色主要负责空间站有效载荷的操作、管理、维修、维护,各项科学实验、试验的开展,之后是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的收集、... 20
-
-
06-01 20:20...也是中国开展的第11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作为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苛的航天器。面对空间站任务每年2艘载人飞船的发射密度,神舟飞船采取了组批研制生产模式。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五号这4艘是中国首批批产的神舟飞船,神舟十六号飞船则是新一批次载... 13
-
05-30 04:30...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产品质量受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地面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稳定,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返回地面。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飞行神舟十六... 19
-
05-22 23:40...此次出厂的41颗卫星包括“吉林一号”高分03D19-26星、“吉林一号”高分06A系列卫星、“吉林一号”平台02A01-02星、霍尔果斯一号及与其它公司合作研发的1颗高分辨光学遥感卫星。值得一提的是,“吉林一号”高分06系列卫星是长光卫星在“载荷平台相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按照“载荷平台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研发制造的新一... 18
-
05-18 03:00...改进后的货运飞船不但增强了常规货物运输能力,而且为超规格大尺寸大质量、严苛运输保障要求等特殊货物和试验载荷运送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能够为航天员提供更多物资,较好地改善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质量。随着以天舟六号为代表的全密封型谱升级换代,天舟货运飞船全密封、半密封半开放、全开放3个型谱结构更为合理、分工更为明晰:全密封型谱... 28
-
-
-
本页Url:
-
2025-02-15-23:1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