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1 13:40...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探寻历史,在凝望中感悟“何以中国”。在湖北孝感云梦县博物馆,他逐字逐句读出“最早家书”,从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沿安徽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缓缓步行... 0
-
01-11 08:10...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理,就是要讲清楚蕴含其中的和合共生的智慧,引导人们携手解决人... 0
-
01-11 05:30...这是对长江上游各省区市的共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四川我来过多次,不少地方都走过。天府之国,真是一个好地方。在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再来这里看看。”当前全球风险挑战上升,叠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不能变、力度不能减,绝不能重回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搞一时一地发展的老路。绿... 0
-
01-11 05:10...纵横上下5000年如果时间有限只能“特种兵式”打卡各大博物馆内的通史展览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点击一键预约全国博物馆如果你的爱好比较“小众”也可以按图索骥寻找你钟意的博物馆赏青铜之美上海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探简牍之趣甘肃简牍... 0
-
01-11 02:30...其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中式审美吸引大批海外粉丝。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 0
-
01-10 19:00...说明陶寺已经存在“地中”概念。展厅中还展出了铜齿轮形器(复制品)、沙漏(复原品)等器物,它们可能是计时的工具。有学者推测,陶寺先民已能精准管理时间与空间,为王权和社会服务。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遗址核心文物之一。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龙盘,此次展出的龙盘原件出土于早期大墓M2001,是体量最大的一件。此盘褐色胎,器表灰色,内... 0
-
-
01-10 06:50...以坚定的信仰、科学的态度、真理的精神,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体现党的理论创新创造的内在机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造性地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使马克思主义以充沛活力和崭新形象展现于世。提出“两个结合”,极大地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发展... 1
-
01-10 03:50...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探寻历史,在凝望中感悟“何以中国”。在湖北孝感云梦县博物馆,他逐字逐句读出“最早家书”,从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沿安徽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缓缓步行... 1
-
01-09 02:30...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艰难,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动能。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别开生面,亿万人民意气风发。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行走在江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感厚重的名... 1
-
01-08 22:30...更有创新,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强调“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一瓷载古今,文化越千年。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在这里得到充分印证,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 1
-
01-08 21:50...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明确了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和实践路径。以习近平文化思想锻造思政课引领力,是落实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 1
-
01-08 13:30...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龙盘,此次展出的龙盘原件出土于早期大墓M2001,是体量最大的一件。此盘褐色胎,器表灰色,内壁以红白两色绘蟠龙纹。陶寺龙盘纹饰具有以下特点:均是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鳞状斑纹,似鳄;口衔枝状物;有的头部两侧方形似耳,有的带锯齿状牙齿。朱书扁壶是陶寺又一代表性文物。扁壶为泥质灰陶制成,是陶寺常见的汲水... 0
-
-
01-07 15:30...明清两代以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为代表的“江南三织造”是传统纺织工艺的集大成者。江宁织造的云锦,苏州织造的宋锦与之前的蜀锦,一丝一缕灿若云霞,寸锦寸金尽显华贵,并称为中国三大锦。茶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鸦片战争前,广州为一口通商口岸。主要来自江南地区的茶叶、生丝、丝棉纺织品占广州口岸出口商品总值的60-80... 0
-
01-05 22:10...河流后生——人类创造了大运河,并对大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哲学思维等产生重要影响。大运河之所以备受关注,不是因为它的长度,而是因为它的文化生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运河被开凿,首先是为了军事目的,后来它逐渐成为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推进器,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大运河... 4
-
01-04 13:30...进一步回答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的演进路径,带领观众穿越万年时光,重返湖南最深处的家园腹地,寻觅波澜壮阔的史前湖湘。湖南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每9碗米饭中就有1碗来自湖南。作为人类餐桌上的主食,稻米最初的形态只是路边的一株野草。究竟是谁最先敏锐地发现了野生稻的食用价值... 0
-
01-02 18:50...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使传统文明体整体转型、进入现代文明的成功通道。中华民族借助于极其快速的现代化,逐步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世界边缘走向中心,从依附走向独立。过去那种用“传统-现代”“落后-先进”“野蛮-文明”等话语定义中华民族与西方世界关系的做法,丧失了全部的合法性。二是实现中华文明在... 0
-
10-16 11:50...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因为夏商周时代的国家形态是以都邑聚落为基础的方国联盟,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继封,说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又如,经王国维等论证,甲骨文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而诸多先公乃至甲骨文... 1
-
10-13 02:50...珍贵文物占比达90%。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辛弃疾《去国帖》。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成都博物馆交流宣传部主任介绍,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每天约有1.7万人观展,近6成是省外观众,80%以上为年轻观众。记者看到,有的观众一边观看一边记录,有的在认真临摹;有的带着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前来,和文物拍照打卡,与古人“对话”。观众还... 1
-
-
10-12 20:10...40个文博机构的220件珍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占比达90%。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辛弃疾《去国帖》。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成都博物馆交流宣传部主任王立介绍,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每天约有1.7万人观展,近6成是省外观众,80%以上为年轻观众。记者看到,有的观众一边观看一边记录,有的在认真临摹;有的带着自己的... 1
-
10-11 18:50...也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代表者。若要站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节点上追根溯源,河西走廊与辽西走廊的最初互动和交流,与史前的彩陶之路有关,距今已有5000多年。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这些线条流畅、纹样别致、造型独特的彩陶,不仅是河西走廊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风貌的体现,也在中华文明起源... 5
-
10-10 19:20...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为加快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奠定基础。石峁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距今4300年至3800年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史前都邑城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性遗址。近年来,在厘清遗址城垣结构、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重点发掘了遗址核心区——皇城台上的气势恢宏石砌宫殿建筑群和石峁文化最高等级墓地。出土了多... 1
-
10-10 18:20...中华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出生机活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创新的推进,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引。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明确“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 3
-
-
-
本页Url:
-
2025-01-11-22:4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