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4 02:20...覆钵的造像为一佛七菩萨,佛为交脚弥勒,为上生弥勒,塔身有经文,下层塔身有神王像。这座塔有明显的印度风格,但也一定程度汉化,因此覆钵部分大大缩小,印度塔的覆钵为塔的主体,没有塔身,犍陀罗地区已经开始发展塔身,符合中国人对塔的认识。肃州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范晓东说。河西走廊地处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北凉时期,在统治阶层大力倡导... 1
-
10-24 06:10...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央民族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莫尔寺遗址进行主动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2019年到2022年,清理出土大规模佛寺遗址建筑群和数以万计的石膏佛像残片,还采集上百份动植物标本、测年标本,因而对莫尔寺遗址的总体布局、基本结构和历史演变有了一定认识。主要遗迹据其形制、内部设施和出土遗物推断,可分... 8
-
10-16 11:20...也就是说将印度形体巨大的覆钵式塔,微缩之后放置于中国传统的楼阁顶上,就形成了楼阁式塔。魏收《魏书·释老志》将塔的出现与佛教的传入联系在一起,“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魏收未必得见“天竺旧状”,他所描述... 2
-
10-15 16:20...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分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开展的考古工作。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返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入口所在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的佛塔式建筑。2021年起,为配合... 3
-
09-24 12:00...新华社发(金良摄)21日至22日,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分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开展的考古工作。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返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入口所在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 3
-
09-23 10:20...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了考古清理和发掘。考古发现,这里除天王堂外还有数座佛塔和佛堂基址,出土了塑像、壁画残块、木构件等遗物。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这是一处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宗教建筑群。这是2022年4月18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斌摄张小刚介绍,20世纪60年代起,莫高窟开始了多次窟前殿堂遗址发掘... 3
-
-
08-03 03:30...河北省共有8人上榜,其中来自石家庄市灵寿县的国电职工邢海明荣登“助人为乐”类榜单。据了解,河北省荣登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的8人分别是:农民夫妇陈玉理、李青艾,他们创办青蛙漫画组,引领文明新风尚;护鸟使者田志伟,他辛勤奉献20载,描绘和谐生态新画卷;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人张兵,他坚持14载致力传承家风家训;义务护... 0
-
07-17 02:30...基于古建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吉本岗艺术中心正式揭幕,成为西藏古建活化利用首例。图为展览现场展品图为展览现场展品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吉崩岗拉康建成时,不仅配套制作了大量造像、绘画作品,还尽数保存了佛塔原有的十万枚擦擦,但是改造运营团队在清理古建遗存时仅找到三枚上述擦擦,且均仅存身体部分。据介绍,2023年11月,收藏家吴建磊向... 1
-
06-25 08:20...佛像就在绕佛者的右手边,与其相关的出处典故有很多。《佛说无量寿经》中记载,法藏比丘到佛所后,“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听法的比丘和居士们一般也是先向佛陀行礼,顺时针方向绕佛后,再安坐听法。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顶礼于塔”:我们佛教徒见到塔一定要礼拜的。因为塔里边,十方常住三宝都具足,... 0
-
06-05 20:00...如今的喀什从西部边陲走向“通江达海”,已初步构建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向西开放格局正全面形成。当地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处在多重机遇叠加期的喀什,更多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喀什乃至整个南疆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对莫尔寺的研究和保护。为加强遗址保护、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 0
-
06-05 19:40...属于唐代及更早期的密檐塔中非常典型的素面方形塔。现存塔体为清代时所重修,但其古朴形制仍得保留,塔身、塔刹、塔在寺中之布局等,依然向世人展现着唐代遗风。梁思成曾指出,须弥塔“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须弥塔依形制有“雁塔”别名,西安大雁塔是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 2
-
06-05 19:30...依然向世人展现着唐代遗风。梁思成曾指出,须弥塔“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须弥塔依形制有“雁塔”别名,西安大雁塔是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主持修建的,须弥塔过去的主要用途也是供奉佛经或佛舍利。须弥塔高42.5米,正方形塔基,塔身底层砌1米高石陡板,四角浮雕八位... 1
-
-
06-04 18:50...检察机关指控叶某某犯非法狩猎罪,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武穴法院认为,被告人叶某某的无证猎捕雉鸡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鉴于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且认罪认罚,积极承担赔偿责任,遂以非法狩猎罪判处被告人叶某某罚金6000元,支付生态损害赔偿金6000元。一审宣判后,叶某某主动履行判决。6月4日,襄阳市樊城区人民法院发布一... 3
-
05-15 05:20...该村138户、380名村民,分散居住在木佛塔、上水泉溪、下水泉溪等9个自然庄。这些自然庄镶嵌在蜿蜒、狭窄的盘山路旁,距山下的乡中心约8公里,没有小卖部。人们戏称当地山路为“72拐”,老人们出趟门很不容易。为此,在工作之余,邢海明就成了老人们的“双腿”。5月10日12时,南营乡中心一家商店前,店主张秀芳热情地招呼进门的邢... 2
-
04-28 21:40...成为西藏古建活化利用首例。图为展览现场展品图为展览现场展品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吉崩岗拉康建成时,不仅配套制作了大量造像、绘画作品,还尽数保存了佛塔原有的十万枚擦擦,但是改造运营团队在清理古建遗存时仅找到三枚上述擦擦,且均仅存身体部分。据介绍,2023年11月,收藏家吴建磊向吉本岗艺术中心率先捐赠较为完整的擦擦一枚;恰在同... 0
-
04-25 17:10...两个明窗分别凿于佛窟两侧,是云冈石窟为数不多的一门双窗的洞窟之一。窟内中央雕有五层中心塔柱,东、西、北三壁满雕千佛,窟顶雕有平棊藻井,内雕阿修罗、飞天、团莲和蛟龙。初步统计,第39窟现存各类佛教人物造像1920余尊。云冈石窟第39窟“塔庙窟”因保护调查等原因暂停开放。云冈研究院供图该窟雕刻了一座云冈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传... 3
-
04-18 20:00...东西两间较狭小,中间一间较宽大,形制规格较高,布局严谨。为了保护楼兰遗迹,当地设有文物保护站,一群文保员扎根在环境恶劣的罗布泊,守护着古老文明。19岁的阿迪力江·吉里力是文保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的工作是在大漠深处进行日常巡视,不让文物盗窃者或游客进入故城和附近的墓葬群。寂寞是这份工作的底色,也常有惊险时刻。多年前,保护... 4
-
04-15 18:20...图为展览现场展品图为展览现场展品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吉崩岗拉康建成时,不仅配套制作了大量造像、绘画作品,还尽数保存了佛塔原有的十万枚擦擦,但是改造运营团队在清理古建遗存时仅找到三枚上述擦擦,且均仅存身体部分。据介绍,2023年11月,收藏家吴建磊向吉本岗艺术中心率先捐赠较为完整的擦擦一枚;恰在同日,吉崩岗社区居民欧珠亦来... 3
-
-
04-13 21:20...窟门上侧雕一佛龛,两个明窗分别凿于佛窟两侧,是云冈石窟为数不多的一门双窗的洞窟之一。窟内中央雕有五层中心塔柱,东、西、北三壁满雕千佛,窟顶雕有平棊藻井,内雕阿修罗、飞天、团莲和蛟龙。初步统计,第39窟现存各类佛教人物造像1920余尊。云冈石窟第39窟“塔庙窟”因保护调查等原因暂停开放。云冈研究院供图该窟雕刻了一座云冈现... 15
-
04-11 18:00...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塔群遗址由9座废弃佛塔及1座完整佛塔组成。拉萨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静介绍,拉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已成立,在资金保障方面,拉萨市已落实普查经费199万元(人民币,下同),各县区已落实173.7万元。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赵兴邦介绍,此次试点工作是普查全过程的预... 3
-
04-05 21:50...蚕豆长势良好。“三熟制就是早稻3月下旬育秧,晚稻6月下旬播种;蚕豆10月下旬育苗,次年4月中下旬采收。”该村农户告诉记者,得益于“春化”栽培技术,村里种植的蚕豆采收时间提早,采摘期延长,产量、品质也显著提高。在三佛塔村,“一个屏幕管理万亩良田”得以实现。农事综合管理、智能水利灌溉、土壤信息、气象数据、农作物生长状况、病... 9
-
04-04 19:10...不让文物盗窃者或者游客进入故城和附近的墓葬群,一次大概两个小时,大多时候,沿途只有死寂般的荒凉。寂寞是这份工作的底色,也常有惊险时刻。多年前,保护站站长李鹏飞曾经碰到过拒不听劝,甚至“抄家伙”威胁他们的闯入者,最终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这些闯入者被全部带走,并搜出了他们试图盗走的文物。大漠孤烟,雄关漫道。楼兰故城及周边气... 2
-
-
-
本页Url:
-
2025-02-02-13:5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