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2:00...誓将“退群”进行到底,为世界上演了一场“二进二出”的抓马剧情。两任美国总统之间的这场“拉锯游戏”,将国际条约和联合国组织视同儿戏,严重伤害了全球治理体系,并大大削弱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和公信力。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疫情、地区冲突等危机接踵而至。面对这些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必须团结协作加以应对,任... 0
-
01-25 15:40...还宣布将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和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回顾特朗普的第一任期,“退群”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动作。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早在2020年就曾启动过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程序。不过,这一程序在当时未能立即实施,因为退出过程需要一年时间,而特朗普在2021年1月就卸任了,接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在就职当天便宣布停止这... 0
-
01-19 07:30...并通过国际旅行逐步输入至非洲其他国家及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非洲以外地区猴痘病毒Ⅰb亚分支疫情进展如何?截至目前,已有瑞典、泰国、印度、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巴基斯坦、阿曼、中国等12个非洲以外的国家报告输入性的猴... 0
-
01-11 06:10...一些人开始担忧赴华旅行的安全性,网络上甚至出现“中国出现不明病毒”等论调。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当前中国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处于正常范围,HMPV也是一种常见已知病毒。不少专家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出现了更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近期我们已经多次回应有关问题。冬季是北半球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3
-
12-26 02:10...在当前财政年度缴纳评定会费约2.6亿美元,占所有成员评定会费的22%,还通过自愿捐款渠道提供约6.9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可见,美国一旦“退群”,将给这些全球治理机构带来严重冲击,削弱其应对全球性危机的财政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再者,特朗普过渡团队在新政府就职前频频释放“退群”信号,可能对部分治理机构产生胁迫效果,迫使其日后... 9
-
12-24 13:30...我们将继续支持其所有工作。”这是2023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拍摄的世卫组织标识。新华社记者连漪摄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近两天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特朗普团队正推动在特朗普就任首日让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有报道称,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是美国白宫前新冠应对工作组协调员阿希什·杰哈。美国乔治敦大学全球卫生法教授劳伦... 1
-
-
12-13 06:00...取消了“每次身体活动至少持续10分钟”的建议,因为有研究表明,任何持续时间的活动都有益。这些发现对于促进身体活动改善健康的高效策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零食运动由此应运而生。“零食运动”是什么?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运动策略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忙里偷闲地健身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种运动方式就叫做零食运动(ExerciseSn... 2
-
12-08 07:40...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视频致辞中谈及屠呦呦分离出青蒿素对世界疟疾治疗作出的贡献时表示,中国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方面一直处在领先地位。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重申了加强安全有效传统药物的证据基础,并支持将其纳入国家卫生系统。这表明传统医药正进一步强调循证医学理念。针对加强传统医药进一步整合的问题... 1
-
12-07 12:50...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筹办领导小组副组长、筹办工作组组长秦怀金说,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正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重大慢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双重挑战。国际社会更加渴求现代... 2
-
11-20 19:30...“自从人类发明抗菌药以来,细菌耐药的问题就一直存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主任医师杨帆介绍,随着新药的诞生,一些原本耐药的细菌会重新被药物所抑制,然而,由于前些年人类在抗菌药研发方面的松懈,新药推出较少,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愈发严重,因此被称为“超级细菌”。但杨帆也表示,近年来国家对“超级细菌”也越来越关注,也... 3
-
10-07 15:40...2型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合并症,是心血管疾病的既定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0%以上。由于以往的研究样本量小,并未得出红肉摄入与增加糖尿病罹患风险之间的可信度较高的结论。而前一段时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荟萃分... 2
-
10-02 10:20...欧盟总计转移救治45名加沙地带危重病人,接收国包括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为救治加沙地带危重病人,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强调当地医疗后送的紧迫性,呼吁为加沙地带遭受脊柱损伤、截肢等严重创伤的病人开通可靠安全通道,将病人送出加沙地带救治。今年7月末,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合作,正式启动加沙地带医疗后送。前期转移救治的加沙地... 4
-
-
09-23 10:50...是心血管疾病的既定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0%以上。由于以往的研究样本量小,并未得出红肉摄入与增加糖尿病罹患风险之间的可信度较高的结论。而前一段时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荟萃分析了43项脑血管疾病研究和23项糖尿病... 3
-
09-11 05:50...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国家疫情防控和人民健康安全需求为导向,自国外猴痘疫情暴发之初就紧急启动了猴痘疫苗开发工作。此次获批临床的猴痘减毒疫苗是基于复制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开发,该疫苗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临床数据论证。疫苗采用成熟的细胞工厂生产工艺,工艺稳定,质量可靠。经临床前研究证明安全性良好,可在非人灵长类模... 0
-
08-21 03:20...再沿着尘土飞扬的道路回家,道路两旁是成片的废墟。“过去,我可以在商店里买到淡水。但现在,有时我甚至不得不去买咸水喝,这对身体造成了伤害。”哈马德告诉新华社记者。哈马德一家并非个例。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7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加沙地带民众每天早上都要在烈日下排队数小时,才能在瓶子和罐子里... 3
-
08-20 06:10...妇女和15岁以下儿童受影响最大这并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就猴痘疫情发布“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警报。此前一次从2022年7月持续到2023年5月,影响了116个国家的近10万人,主要感染人群是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而此次披露的数据却显示出了不同。与此前猴痘疫情相比,此次受影响最大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儿童。儿童占病例人数的... 2
-
08-20 02:20...国内多家企业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获欧盟CE认证,拥有成本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将率先获得市场份额,应积极关注猴痘疫情变化和相关药企疫苗、治疗药物研发、开发、获批和放量进度,关注创新产业链相关研发、开发和生产需求变化。猴痘警报再起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猴痘病毒新毒株“分支Ib”去年在刚果(金)出现并迅速传播,已蔓延至布隆迪、肯... 2
-
08-18 15:10...非洲发生了什么?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目前超过96%的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发生在该国。刚果的疫情始于一种被称为I型分支的地方性猴痘毒株的传播。今年5月,科学家在该国东部发现了一种被称为Ib型分支的新毒株,初步研究发现新毒株似乎更容易通过日常密切接触传播,包括性接触。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疫情已蔓延... 1
-
-
08-18 02:50...“我们确实需要疫苗制造商真正地增加产量,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多疫苗。”报道称,世卫组织还要求拥有猴痘疫苗库存的国家,将疫苗捐赠给正在发生疫情的国家。当地时间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称,这是世卫组织2022年以来第二次作出该决定。据介绍,一种猴痘病毒新毒株正在刚果... 1
-
08-17 17:50...就报告了16789例猴痘病例,死亡511例。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 0
-
08-13 20:50...2%年龄在65岁以上,另有18.1%年龄在50至64岁之间。韩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宣布,高危患者的口服治疗使用量,从6月第四周的1,272人增加到7月最后一周的42,000人,增长了33倍。这对韩国的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压力,甚至引发了相关药物的短缺。与此同时,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和中秋假期的到来,专家预测韩国本轮疫情将在今年8... 1
-
06-29 22:00...尼古丁不致癌,从未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作者也在论文中强调,有证据表明,尼古丁不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卷烟中的有害物基本都在烟草燃烧时产生。研究显示,烟草燃烧会产生4000多种化学物质,包括焦油、亚硝胺等69种致癌物,以及大量氧化物质(会引起DNA损伤和细胞坏死)。研究人员分析,大量氧化物质应该就是损害心... 8
-
-
-
本页Url:
-
2025-02-12-18:4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