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3 01:00...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连续7年总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新华社记者王松摄2月20日,在位于双鸭山市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铁路农资货运专用线货运站,工人进行化肥卸车转运作业。眼下,黑龙江省垦区各地陆续进入备耕季。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北大荒... 0
-
02-22 23:20...他把目光落在了种植草莓上。从最初的一两亩,到现在的三十亩,侯保全渐渐尝到了种植草莓的甜头。酸甜可口的草莓。新华网发(赵怀勇摄)“种草莓经济效益挺高,见效也快。”侯保全高兴地说。很快,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开始效仿,村里掀起了“种草莓热”。为了做大草莓产业,前洼村对道路、村庄、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 0
-
02-22 22:30...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让“冬闲田”向“增收田”转变。“这批早熟品种正月初五就开摘了,每天出菇五六千斤。”基地负责人庞根友捧着刚采下的菌菇如数家珍,“这是四川省农科院研发示范的新品种,抗寒性好、出菇早,亩产预计可突破1500斤,产值可达每亩6万元。”据介绍,羊肚菌富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0
-
02-22 14:40...市民古丽皮耶姆·托尔地说:“听说这里种了蓝莓,就过来采摘了一些给家里人吃,在我们库车能吃上新鲜的蓝莓了,挺开心的。”有着十余年大棚种植经验的赵培增夫妇是乌恰三村水果种植的“老把式”,2024年初,了解到蓝莓市场前景好、效益高后,他们便决定种植蓝莓,并通过网络自学和参加培训掌握了蓝莓的种植技术。赵培增说:“我们的蓝莓口感... 0
-
02-22 14:20...还有这边的凤梨,长了三个月。而我手中拿的火龙果则分量十足,足足有1.2公斤。大家可能难以想象,这片种植热带水果的地方,并非热带丛林,而是我们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的阿依玛克村。”大棚技术员阿卜来艾则孜·麦麦提江查看火龙果长势(央广网发乃比江·艾则孜摄)走进阿依玛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智能化的温室大棚。在中国科学... 0
-
02-22 10:30...村民们穿梭其中,手脚麻利地忙着打包装箱,一筐筐西红柿映红了村民的笑脸,整座大棚洋溢着幸福喜悦。西红柿的丰收离不开棚内先进的高智能化农业设备。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自动灌溉系统则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动精准地进行补水滴灌。远程监控系统更是让村民们实现了“掌上管理... 0
-
-
02-22 08:30...二茬能超过250公斤。”九头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洪站在大棚前,难掩喜悦。他介绍,基地通过“稻菌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羊肚菌,既保障粮食生产,又大幅提高土地效益。这种一田多收的创新模式,让原本闲置的冬季农田焕发新生机,提高土地效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羊肚菌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如羊肚而得名,营养丰富、周期短、效益高。但... 0
-
11-29 16:20...在2023年荣获全国优质草莓金奖。(玉拉村基地草莓大棚丁泉莲摄)玉拉村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光照足,在草莓种苗生产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育出的草莓苗质量优、病虫害少,是远近闻名的“发展温室致富村”,50%的村民从事与温室种植相关的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重要力量。玉拉村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在核心... 1
-
11-29 10:50...西红柿市场价在每斤1元左右,也能收上1.5万元左右。温室大棚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的果蔬产品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如今,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模式,种植户们一年四季都有蔬菜种植,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这些果蔬通过采购商销售到各大菜市场、超市、饭店,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鼓起了农民的... 7
-
-
-
本页Url:
-
2025-02-23-05:1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