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2 20:00...”山东艾绿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内,采用水培技术种植的蔬菜。新华社记者邵鲁文摄“一张认证书,使得很多南方省份的知名商超纷纷抛来合作的橄榄枝。”董立新说,自从使用自动水培温室技术后,绿叶蔬菜不受天气影响,生长周期缩短、产量提升,蔬菜供应实现四季不断。“现在既卖北方,也供南方。”记者看到,除了水培技术,艾绿吉泰农业在蔬菜... 0
-
02-12 14:10...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为贵州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汇集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医科大学等单位相关专家建立体系团队,设产地环境功能实验室、废弃物利用功能实验室、资源保护功能实验室、生态监测功能实验室、品质提升功能实验室5个功能实验室,贵阳综合试验站、遵义综合试验站、毕节六盘水综合试... 0
-
02-12 14:00...村集体苗圃的“百亩花田”成为乡村“新IP”,游客坐着“小火车”看稻海、穿花田,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开农民增收新路。同在祥顺镇的南六方村,适度规模经营别具特色,村党支部带领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江湾地马铃薯种植,连续多年抢在涨水前取得大丰收,每年分红直接发放一沓沓的现金。“最初两年效益低,经大伙商量,收入直接投入下一年扩大生产... 0
-
02-12 13:00...人工种植藕超过20万亩,其中专门产藕带的面积达6万亩。藕带作为莲藕的幼嫩部分,以其脆嫩口感和丰富营养,成为湖北农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藕带产量,许多种植户的亩产量从300斤增至1000斤,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藕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展现了湖北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 0
-
02-12 09:10...现代农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深入开展“吨半粮”高产创建工程,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核心区130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79.6公斤,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总产达157.6亿斤、增长0.8%,单产全省第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8万亩。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净增加,新建改造高标... 0
-
02-12 08:40...以改革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生金。宁夏十三届人大代表、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罗成虎。新华社记者刘海摄罗成虎介绍,过去一年,宁夏农林科学院持续推进科研质量提升,25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区农业类获奖数的54.35%。科研成果喜获丰收的同时,成果转化亦实现突破:两次组织线下成果拍卖会,全年有125项科研成... 0
-
-
02-12 08:30...保障年末岁尾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2025年01月20日18:00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中新网1月20日电国新办20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24年,... 0
-
02-12 08:20...新华社记者潘旭摄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题:支撑发展有力扎实促进衔接——聚焦“三农”工作“成绩单”新华社记者古一平粮食产量比2023年增加221.8亿斤、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3年实际增长6.3%……在2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 0
-
02-12 08:20...其业务涵盖种猪育种繁殖、生猪屠宰、肉食品深加工、饲料配方研制加工、冷链配送、产品销售等,可追溯从农场养殖到餐桌全过程可,科学规范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生物安全和环境处理等环节,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和服务。此前,湖南农业集团与Cooperl科普利信多次开展合作交流,双方希望在种猪育种、养殖技术、肉制品深加工、团队交流等领域... 0
-
02-12 07:20...近年来,中心在超高产杂交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验室里的新品种,只有农民种出来才算数。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种业国家队”发挥商业化育种和测试体系优势,帮助优质食味杂交稻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端上餐桌。“我们在产业端发挥优势,与科研端共同发力,推动现有品种在高产基础上向... 0
-
02-12 07:20...2024年,经友谊关口岸,对东盟国家进出口4726.9亿元,增长13.4%,占整个口岸外贸的98.9%。近年来,该口岸也成为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口口岸,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榴莲、菠萝蜜、火龙果等水果大量通过该口岸运往中国市场,2024年,友谊关口岸进口水果200.6亿元。农业是广西与越南合作的重要领域。作为中国与东盟国... 0
-
02-12 07:20...5%,比常年高6.8个百分点,奠定了生产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左右,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认为,今年农业要在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稳产增产,应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不仅要坚定稳住农地面积,更要聚焦大面积提高单产这一重心,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 0
-
-
02-12 07:20...农业农村部召开相关会议,强调强化农资农机保障,加强供需调度,及时调剂余缺。这一系列举措,就是要确保各类农资能及早下摆到村到店,让农民朋友在春耕时能够及时用上放心的农资。只有保障工作做到位,春耕生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农民才能安心播种,为全年的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正如新疆阿克苏的一家肥料企业,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储备原料,成... 0
-
02-12 06:30...到次年春季病虫害会大量繁殖,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农民不得不增加农药的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使土地质量恶化,这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是最大的危害。(二)污染环境的理由过于片面科学研究表明,秸秆焚烧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局部空气质量下降,产生烟雾和灰尘等污染物,但从对大气环境的整体影响上看,相比于其他污... 0
-
11-19 23:40...此次展会在休闲农业馆重点推出10个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区,13个设区市各推介一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一个中国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一批休闲农业创意产品等展示项目,宣传推介“苏韵乡情”休闲农业品牌。作为鱼米之乡,江苏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泰兴银杏栽培系... 1
-
11-19 21:50...90后王伶俐装扮时尚,完全不似一般人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庄稼人。她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担子,用8年时间,带出了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经营专业合作社4家,管理土地面积达6500亩。10月10日,在成都崇州市隆兴镇,王伶俐(左)和父亲王志全在查看今年新收获水稻的品质。新华社记者王曦摄2... 1
-
11-19 18:10...该县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安徽移动黄山分公司依托5G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搭建5G+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数字化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据了解,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智能虫情测报灯、大田气象站、温湿度传感器、光照监测器等各类设备,通过采集种... 2
-
11-19 17:30...农产品产出和消费量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有效解决农民产品保鲜之痛,湘阴大力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让本地农副产品就地保存,增强集中采购、错峰销售等能力,让农副产品销售对接市场更有优势。三塘镇民岳村藠头种植大户欧宏应种了270亩藠头,年产可达400吨。藠头若采用常温保存,最多两天就会腐烂。他深知建设冷库的重要性,于2... 1
-
-
11-19 14:40...农业技术人员边查看播种情况,边为种植户讲解土壤墒情、小麦良种选用、施肥、播种技术和如何加强冬管,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今年我计划种植冬小麦150亩,再有几天就播完了。二畦村一组小麦种植大户马文良说,最近连续下了几场雨,土壤墒情良好,相信明年一定会有好收成。为保证秋播工作顺利进行,凉州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投身冬小... 1
-
11-19 09:50...”在涉县王金庄村,梯田春耕计划的发起者、村民王虎林的一席话,道出了当地村民和旱作石堰梯田的依存关系,也表达出当地人对梯田的浓浓情感。数百年来,涉县山区人民针对当地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耕技术,用山石垒起梯田田埂,覆土耕种。石堰梯田系统采用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和多种作物轮作制度,解决了... 16
-
11-19 07:40...在军、民航等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10月到11月中旬抢抓有利天气时机,在全省9个市州55个区县科学实施地面火箭作业31次,飞机增雨作业11架次,飞行时长33小时,作业影响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催化的共同作用,作业影响区普降小到中雨,补充了农业干旱区的土壤水分,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有利于油菜、小麦等秋冬... 1
-
11-19 04:10...并在此基础上鉴定资源、解析机理、培育优异新品种,为农民算好增收账。来自上海点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王金悦是农业创业者,儿时的他看着父母在地里辛勤劳作,梦想发明一种代替父母耕种的机器。“未来谁来种地呢?”带着这个疑问,他辞去互联网高薪工作,从零开始制造农业机器人。花光积蓄、变卖房子、克服技术关卡,他终于回应了童年的期待,农业... 2
-
-
-
本页Url:
-
2025-02-12-22:0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