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6:20...甘南州对居住在湖边的牧民群众实施了整村搬迁,平整土地面积401.86亩,覆土植绿,恢复了草场和湿地的生态功能。“一开始,我们在保护区内实行全年禁牧。后来经过实地禁牧的效果评估,政策有了调整,从2020年开始实施半禁牧,每年的5月1日到10月1日为禁牧期。”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湿地科科长范龙说,近年来,政策的... 0
-
12-21 20:10...新华社发(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从最初仅靠两条腿、一个望远镜的翻山钻林式监测到现在的红外相机、智慧化管理平台、电子围栏等多角度监测体系设备不断更新的同时团队的监测和保护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图为在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黑鹳。新华社发(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据监测,黑河湿地目前累... 4
-
12-16 19:30...從最初僅靠兩條腿、一個望遠鏡的翻山鑽林式監測到現在的紅外相機、智慧化管理平臺、電子圍欄等多角度監測體系設備不斷更新的同時團隊的監測和保護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圖為在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的黑鸛。新華社發(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據監測,黑河濕地目前累計有82處黑鸛巢,其中繁殖巢有30余處且數量每年... 1
-
12-15 18:50...新华社发(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从最初仅靠两条腿、一个望远镜的翻山钻林式监测到现在的红外相机、智慧化管理平台、电子围栏等多角度监测体系设备不断更新的同时团队的监测和保护手段也更加多元化图为在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黑鹳。新华社发(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据监测,黑河湿地目前累... 1
-
12-03 09:30...当地摄影爱好者时常在沟里乡地区拍摄到雪豹、猞猁、兔狲、狼、岩羊等多种高原野生动物。图为猞猁在山坡上觅食。日前,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陶哈村,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到两只猞猁在雪山草地中悠然踱步的珍贵画面。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体形大,属于中型猛兽,耳朵尖端长有黑色耸立的簇毛,是一种离群独居的野生动物。近年来,随着柴达... 1
-
11-15 12:10...白藏羊在自然放养情况下,从羔羊到成年,至少需要10个月,而在养殖基地,长到成年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相比散养,托管代养有哪些好处?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村民更登尖木措说:“环境好、还省心,喂养、防疫等都有技术员操心,政府还给找销路。这样一来,村民就可以腾开时间干其他事。”近年来,哈勒景乡依托山东援建规模化养殖场和当地白藏... 1
-
-
11-12 07:20...确保实现禁牧草原‘禁得住’、超载牲畜‘减得下’、牧民收入‘涨得了’、草原生态‘变得好’。”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旦正道吉说。甘南州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和机制建设,研究制定26个生态环保... 2
-
11-11 13:40...确保实现禁牧草原‘禁得住’、超载牲畜‘减得下’、牧民收入‘涨得了’、草原生态‘变得好’。”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旦正道吉说。甘南州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和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和机制建设,研究制定26个生态环保... 2
-
08-27 23:50...它可以是圣洁庄严的拉卜楞寺,也可以是奇峰秀景的扎尕那,还可以是梦幻多姿的首曲草原。在甘南,草原的夏秋,碧草连天。常常可以聆听到,鹰族和羚群把黄河首曲的神韵踩动。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几十座白色的帐篷点缀在绿草地上、小溪旁、灌木边,悠闲的人们喝着酥油茶,聊着天,一... 0
-
07-11 00:20...这是一只身形矫健、线条优雅、充满力量的成年雪豹,其捕捉到的猎物是马麝,红外相机清晰地拍摄到了雪豹进餐、打盹、休息、离开的全过程,十分罕见。据介绍,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称,是一种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中国西部和中亚东... 1
-
06-29 21:50...”这次大会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大会举办的时间。十年前,也是在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习主席当时也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政新闻眼》注意到,1954年中印发表共同倡导五项原则的联合声明,正是在6月28日这一天。历史,总是在特殊时间节点,给人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平共处五... 16
-
06-29 21:50...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尕海所在的尕海湿地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少有、甘肃唯一的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各种自然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也是甘肃唯一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享有“高原之肾”“高原明珠”之称。6月26日,海外华文媒体在尕海湿地拍摄采访。九美旦增摄“曾经由于过度放牧、水... 7
-
-
06-29 10:50...锁定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作为青海省饲草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省级试验示范基地。2019年,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与海西州德令哈市两个乡镇的4个村集体签订1066.6公顷土地流转合同,开展品比和种植技术试验,引进青海省饲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准备大规模种植燕麦、玉米、小黑麦等农作物。在干旱缺水、土地盐碱化的戈壁滩上种草,不是... 2
-
05-10 16:00...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藏高原东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之一。进入候鸟繁殖期以来,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尕海保护站多措并举,大力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和繁殖地,确保繁殖期的鸟类不受外界的干扰。尕海保护站站长洪小强形象地说:保护区原来只是候鸟南迁北徙路上的中转站,如今却... 9
-
01-22 21:40...项目主要以虹鳟鱼、螃蟹水产养殖为主,垂钓休闲为辅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辐射带动两村530户1714人。坚持市场导向,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德令哈市尕海镇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化建设项目,整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内5个党支部的补助资金1380万元,购置大型先进农业机械,与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协议和分红协议,由... 0
-
12-25 02:20...草原的夏秋,碧草连天。常常可以聆听到,鹰族和羚群把黄河首曲的神韵踩动。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遍野,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几十座白色的帐篷点缀在绿草地上、小溪旁、灌木边,悠闲的人们喝着酥油茶,聊着天,一切都显得那么惬意、祥和。在甘南,风景没有点,都是区,所以甘南没有景点,只有景区。对于甘南人... 0
-
11-20 15:20...可以看出这片地里曾生长着茂盛的植被。与此同时,一些像鹅卵石般的碎石夹杂在残留的苜蓿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块地原本是撂荒的盐碱地,周围最多也就是长了些骆驼草和蓬蒿。能在这片地里种出苜蓿草来,真是奇迹!”达西告诉记者,放置这些小石头就是为了稳固土壤,好让来年种植牧草的时候地里不会返碱。盐碱地改良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碱化... 9
-
11-20 13:10...“这块地原本是撂荒的盐碱地,周围最多也就是长了些骆驼草和蓬蒿。能在这片地里种出苜蓿草来,真是奇迹!”达西告诉记者,放置这些小石头就是为了稳固土壤,好让来年种植牧草的时候地里不会返碱。盐碱地改良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碱化度高,物理性质恶劣,养分有效性低,盐碱空间差异显著,进行大面积改良和利用尤为困难。2016年,德令哈市政... 1
-
-
08-11 00:40...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碌曲走出一条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人民群众幸福感强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尕海湖景区上班的村民夺吉甲高兴地说:环境越来越好,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上班非常满足!碌曲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两条主线,按照举生态旗、谋生态策、走生态路、吃生... 9
-
06-08 22:00...又在尕海湖出口修筑一条长174米的梯形拦水生态坝;2009年,对尕海湖引水口护岸、溢流坝及分水口进行维修……一系列有效措施,向湖中补充了水源,增加了水量,扩充了尕海湖的水域面积,为使尕海湖成为“活水湖”有了补给保障。当前,尕海湖的水域面积由20世纪末的485公顷增加到2500多公顷。尕海湖。碌曲县委宣传部供图华龙网发除... 28
-
-
-
本页Url:
-
2025-02-06-12:1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