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1 19:30...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川渝地区二十余家文博单位共同策划,即日起至5月30日,共将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套,集结参展各单位所藏传世碑铭及拓片精品,并加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重要石刻。参展碑铭镌刻时间上迄东汉、下至民国,内容涵盖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地理、风俗、民生等,全方位、多角... 0
-
01-21 10:50...此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川渝地区20余家文博单位共同策划,共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套,集结参展各单位所藏传世碑铭及拓片精品。参展碑铭镌刻时间上迄东汉、下至民国,内容涵盖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地理、风俗、民生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川渝地区两千年来的历史风貌。本次展览策展人、重庆中国三峡... 12
-
01-20 18:30...由首句“眺”字引出。诗人在高处俯瞰江景,视角由地文而及天色,尽在俯仰之间。所谓“地文”,盖指地理状貌,北齐刘昼即云“山川者地之文也”(《新论·慎言》)。“生草树”呼应“春”,“列星辰”突出“早”,仍然扣紧题面。颈联描写眺望之近景。黎明的曙光很快便驱散了迷雾,黯淡了星辰,伴随着朝阳的升起,碧空与春水都变得澄澈清晰起来。这... 0
-
01-20 07:20...加以杜甫和杜牧所撰家族人物的碑志相印证,杜氏家族的世系网络就会清晰表现出来,杜甫和杜牧作为家族同源的文学谱系也可以进一步构建。唐代杜氏家族产生的文学家,以杜甫为中心者就有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杜甫的弟弟杜佐,杜甫的侄儿杜济;以杜牧为中心就有杜牧的祖父杜佑,杜牧的伯父杜式方,杜牧的从兄杜悰,杜牧的弟弟杜顗等。杜甫和杜审言诗歌... 0
-
01-14 13:30...尚玉平介绍,李重晖墓志出土于巴达木东墓群M16墓后室,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志石竖排右起阴刻楷书19行580字,首题“唐故西州都督府长史朝散大夫太子中允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初步释读可知,墓主人李重晖去世前担任西州都督府长史,生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享年83岁。这是巴达木东墓... 1
-
01-11 14:40...以及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比如,我国长城绵延万里,不仅是古代防御工程的伟大智慧,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丰碑;埃及金字塔展示了古代埃及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那些巨大的石块、精确的角度和神秘的构造无不诉说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对永恒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 2
-
-
01-11 14:40...是吴恭亨对卖地者行为的揶揄之辞,失笑之余,令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当下意绪难舒。“买山”一词不着痕迹地化用《世说新语》中“支遁买山”的典故,将生死之事类比为归隐山林般自然平常,不着生死之沉重,尽显洒脱。“痛人弃地”则反用《史记·货殖列传》“人弃我取”之典,独辟蹊径地表达出对这片土地的钟情以及对生死的独特体悟,含蓄而深邃。... 0
-
01-07 11:30...为研究西安地区北周墓葬与步六孤逞家族世系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步六孤逞,本名陆逞,出身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士族、官宦世家,仕宦西魏、北周。《周书》《北史》中均有陆逞和他的兄长陆通的传记。陆通因功勋卓著,被赐姓“步六孤”。陆逞在北周太祖宇文泰立国过程中,因功也被赐姓“步六孤”。步六孤逞墓葬虽遭盗扰,形制仍完整。出土101件器物... 1
-
01-05 02:10...后来李琯被选授为河南县尉,张留客也随之赴任。但不幸的是,不久张留客就因为操劳过度而生病。临终之时,她拿出自己的衣物、首饰用于施舍,并和骨肉至亲饮酒诀别。大约有10%留下遗言的女性是未婚女性,她们大多出身于官宦家庭,但也有数例是平民出身。比如,马氏女雷五,卒于元和中前期,她的姨母是永州司马柳宗元之妓,所以她认识柳宗元,柳... 0
-
01-04 03:00...为研究西安地区北周墓葬与步六孤逞家族世系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该墓葬保存较好,其形制为斜坡墓道、两天井单室土洞墓,坐北朝南,全长25.46米。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及墓室等部分结构完整,墓室四壁涂抹白灰,西南角残留红彩,疑似原有壁画。地面以条砖纵向对缝平铺,虽未发现棺痕及人骨,但整体形制为研究北周墓葬结构特点提供了重要实... 0
-
12-31 03:50...看起来很密集。再配以青绿色的宣纸,显得格外醒目,而且很厚实。近几年来,以魏碑为代表的楷书,在各类展览、比赛中层出不穷。它的结构,有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再加上一条红线,让它看起来像是一种仪式。但是,大多数的魏碑作品都是互相摹仿的,个别的创造和创造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崔敬邕墓志》、《元怀墓志》为蓝本,以“人云亦云”... 0
-
12-19 14:00...也是碑林儒学原典的典型碑石。《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年间,呈长方柱体。碑身为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亲笔抄写的孔子《孝经》及他亲自作的序,楷体小字为立碑人员及机构;碑侧为玄宗行书批注;碑额为唐肃宗李亨小篆额题。一座石碑集两位帝王的四种书体于一身,在碑林中实属罕见。唐玄宗立碑以孝治天下,《石台孝经》的整体设计体现出这一理念:三层... 2
-
-
12-16 00:30...共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灰坑2295座、其他遗存134处,涉及年代为西汉早期至清代晚期,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此次考古发现唐玄宗董贵妃亲族董氏家族墓,出土八方石刻墓志,确认该墓地以董彻墓为祖茔,至少存在祖孙四代人的墓葬。董彻墓损毁极其严重,出土大量唐三彩,为研究关中早期唐三彩提供了材料。考古人员还在董氏家族墓发... 1
-
12-13 18:50...该书对近几十年来厦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被发现、发掘,以及作者在各处田野调查所见、所闻的碑碣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人们常说,碑志是“会说话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早在2004年,何丙仲就曾主持编纂出版《厦门碑志汇编》一书,收录了厦门历代碑碣和墓志共548方,详细记录了它们的出土地点、石质规格和现状等。随后的20... 0
-
12-13 06:20...”唐代诗圣杜甫在诗中盛赞的这位庾信,在连年征战、崇尚武力的南北朝时期,以“妙笔生花”的诗文著称。他不仅是当时中国文坛稀缺的顶尖人才,更在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重要篇章。正因为如此,求贤若渴的北周皇室扣留了从南朝出使而来的庾信,加官晋爵,就是不让思乡心切的他回南方。庾信一边思乡,一边化身社交达人,所以很多西魏北... 1
-
12-03 09:20...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死于正德十六年(1521)。朱彦澬娶武冈州民戴苍之长女为妻。但墓志没有记载两人是否有子嗣,也没有记载朱彦澬的仕宦历程。墓志称:“(朱彦澬)嫡母张氏,继母鲁氏,生母易氏。”又据《明实录孝宗实录》,有“岷府唐年王庶第四子曰彦澬”,可知朱彦资为庶出,其生母易氏为朱膺录小妾。墓志称,朱彦澬十五岁时受... 1
-
12-02 10:20...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死于正德十六年(1521)。朱彦澬娶武冈州民戴苍之长女为妻。但墓志没有记载两人是否有子嗣,也没有记载朱彦澬的仕宦历程。墓志称:“(朱彦澬)嫡母张氏,继母鲁氏,生母易氏。”又据《明实录孝宗实录》,有“岷府唐年王庶第四子曰彦澬”,可知朱彦资为庶出,其生母易氏为朱膺录小妾。墓志称,朱彦澬十五岁时受... 8
-
11-30 18:40...墓主十五岁时受封为镇国将军墓志记载,朱彦澬为朱膺录(封号唐年王)第四子,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死于正德十六年(1521)。朱彦澬娶武冈州民戴苍之长女为妻。但墓志没有记载两人是否有子嗣,也没有记载朱彦澬的仕宦历程。墓志称:“(朱彦澬)嫡母张氏,继母鲁氏,生母易氏。”又据《明实录孝宗实录》,有“岷府唐年王庶第四子曰彦... 1
-
-
11-29 10:20...朱彦澬为朱膺录(封号唐年王)第四子,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死于正德十六年(1521)。朱彦澬娶武冈州民戴苍之长女为妻。但墓志没有记载两人是否有子嗣,也没有记载朱彦澬的仕宦历程。墓志称:“(朱彦澬)嫡母张氏,继母鲁氏,生母易氏。”又据《明实录孝宗实录》,有“岷府唐年王庶第四子曰彦澬”,可知朱彦资为庶出,其生母易氏为... 1
-
11-16 06:20...根据11月最新一期《故宫博物院院刊》透露,西安警方根据韩休墓被盗案的线索顺藤摸瓜,经过数年追查共追回了二百余方墓志,其中就包括《五牛图》作者韩滉的墓志。目前,墓志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了解中唐时期官员的频繁转迁和背后政局的变化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韩滉墓志韩滉墓志为青石质,四周边线刻内外两周纹饰,内周每边饰折枝卷叶牡丹... 1
-
11-16 00: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河南段全长731公里。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河南省供水超230亿立方米,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直接受益人口3100万人。新华社记者郝源摄河南省焦作市区南水北调干渠及两岸风景(1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 1
-
11-16 00:00...王潮墓在明代被盗的时间应该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或万历二年(1574年)。此后数百年间,由于风雨侵袭,坟墓损毁严重,如“华表推折,半出地土,坟堆被水倾圮数丈”。清代举人王逢魁等人“思本溯源,触目伤心”,于是发动族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进行重修。1928年,王潮墓再度被盗,漳平知县王炜奎等人又率族人于1945... 1
-
-
-
本页Url:
-
2025-02-01-20:0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