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5:00...“滴钩滴钩”的叫声异常清脆悦耳。蓝冠噪鹛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目鸟类之一,全球种群数量只有250余只,已知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婺源及其周边地区。记者不禁好奇,蓝冠噪鹛为何偏爱婺源?原来答案就在村庄后面的这片水口林里。石门村依山傍水,古树参天,是极危物种蓝冠噪鹛的栖息地。人民网记者时雨摄“蓝冠噪鹛很爱干净,每天要在溪水里洗两次... 0
-
01-04 14:30...我们要尽量保持安静。”俞旺金说道。为了守护好蓝冠噪鹛这张石门村的生态名片,村民成立了志愿护鸟队,护鸟员已从最初的2名增至8名。他们不仅每天值班巡护,还建设了蓝冠噪鹛鸟类博物馆,宣讲护鸟知识和政策。每年蓝冠噪鹛繁殖期间,队员们在其栖息地周边拉起隔离线,避免打扰它们;蓝冠噪鹛在非繁殖期飞离石门村后,村民自发“看家护院”,静... 3
-
12-11 19:40...走进西安市鄠邑区白龙沟村,看着眼前的坡地从昔日的砖厂、别墅,到如今复耕成为农田、果园,村民李树林颇为感慨:“现在我们村的生态账算得明白着呢,一心护生态、搞绿色产业,日子很滋润。”这是2019年7月26日拍摄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潇摄2018年,陕西省秦岭... 0
-
12-09 03:40...看着眼前的坡地从昔日的砖厂、别墅,到如今复耕成为农田、果园,村民李树林颇为感慨:“现在我们村的生态账算得明白着呢,一心护生态、搞绿色产业,日子很滋润。”这是2019年7月26日拍摄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潇摄2018年,陕西省秦岭北麓西安境内开展违建别墅专... 0
-
08-15 05:50...蓝冠噪鹛野生种群的已知分布范围主要在婺源及其周边地区。月亮湾上,古树倒影水中(央广网见习记者郇康新摄)石门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蓝冠噪鹛的“天然居室”。每年4月至7月,蓝冠噪鹛都会如约而至,在两岸的古树上筑巢繁衍。这期间,也是石门村护鸟志愿队最忙的时候。“自动物学家过来宣讲蓝冠噪鹛是极度濒危的珍稀物种后,村民们便自发组成... 3
-
08-06 23:30...这座拥有1380多年历史的村落,每一处角落都在低诉着岁月的故事。这里尊儒崇学之风浓郁,进士文化源远流长。在“海口通”董文才站长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一户户古民宅,那高超的建筑技艺,散发着古朴的气质。董文才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当地如何通过开展保护修复古民宅的工作,深挖海口的文化底蕴,凭借古村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 1
-
-
07-17 20:50...它们都会飞来这个小岛上筑巢繁衍,我们要尽量保持安静。”俞旺金说道。7月3日,石门村护鸟队队长俞旺金在村里为人们讲解。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为了守护好蓝冠噪鹛这张石门村的生态名片,村民成立了志愿护鸟队,护鸟员已从最初的2名增至8名。他们不仅每天值班巡护,还建设了蓝冠噪鹛鸟类博物馆,宣讲护鸟知识和政策。每年蓝冠噪鹛繁殖期间,队... 3
-
07-17 11:40...普及护鸟知识和政策。在护鸟志愿队的带领下,村民们都成了蓝冠噪鹛的守护者。好生态不仅把珍稀鸟类引来了,也让石门村村民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村民陆续返乡创业,开办农家乐、摆起小吃摊来石门村不仅可以观鸟,还能体验农耕文化。广场上,一排排晒盘盛满了红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独特的晒秋农俗景观吸引游客慕名参观。随着暑假来临... 2
-
07-10 17:20...护鸟员已从最初的2名增至8名。他们不仅每天值班巡护,还建设了蓝冠噪鹛鸟类博物馆,宣讲护鸟知识和政策。每年蓝冠噪鹛繁殖期间,队员们在其栖息地周边拉起隔离线,避免打扰它们;蓝冠噪鹛在非繁殖期飞离石门村后,村民自发“看家护院”,静待“老邻居”归来。良禽择木而栖。“前天在巡护过程中,我没刻意寻找就在小岛上看见了三四十只蓝冠噪鹛... 2
-
06-23 18:00...蓝冠噪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曾在国内销声匿迹80多年。目前,蓝冠噪鹛野生种群数量250余只,已知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婺源及其周边地区。“观一鸟知生态。蓝冠噪鹛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它们选择婺源,是对这里生态环境的肯定。”洪元华说,婺源天然水系发达,河流纵横... 4
-
04-05 20:20...据婺源县林业局监测,目前蓝冠噪鹛野生种群仅有200余只,分布范围仅在婺源及周边地区。在蓝冠噪鹛发现和保护的背后,还有一段中法两国友好交往的故事。1919年,法国友人里维埃在婺源县采集到蓝冠噪鹛标本,这是关于该物种的首次记录。1923年,法国鸟类学者为其正式命名。但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婺源县的蓝冠噪鹛野生种群几乎销声匿迹... 1
-
03-31 22:20...据婺源县林业局监测,目前蓝冠噪鹛野生种群仅有200余只,分布范围仅在婺源及周边地区。在蓝冠噪鹛发现和保护的背后,还有一段中法两国友好交往的故事。1919年,法国友人里维埃在婺源县采集到蓝冠噪鹛标本,这是关于该物种的首次记录。1923年,法国鸟类学者为其正式命名。但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婺源县的蓝冠噪鹛野生种群几乎销声匿迹... 1
-
-
03-31 21:40...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婺源县林业局监测,目前蓝冠噪鹛野生种群仅有200余只,分布范围仅在婺源及周边地区。在蓝冠噪鹛发现和保护的背后,还有一段中法两国友好交往的故事。1919年,法国友人里维埃在婺源县采集到蓝冠噪鹛标本,这是关于该物种的首次记录。1923年,法国鸟类学者为其正式命名。但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 2
-
11-21 02:20...坐落在江西婺源秋口镇月亮湾畔的石门村醒来了。记者跟随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遗产与生态保护研究室主任杨海明一起,穿过白墙黛瓦的徽派村舍,走过石桥,踏上新月形的石门洲。洲滩之上,村民世代保有的水口林密密丛丛,构成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腹地最浓的那抹绿。突然,阵阵欢快悦耳的鸟鸣打破了周遭静谧。记者循声举起长焦镜头,透过枫杨树... 1
-
11-03 23:40...蓝冠噪鹛野生数量仅有300余只,非常珍稀。我们研究它们,就是为了揭开它们濒危背后的谜团,帮助这个物种恢复、壮大。”张微微说。蓝冠噪鹛不仅身世曲折,殊不知,它的名字也来之不易。曾经,大家对蓝冠噪鹛认识不多,一度把它作为黄喉噪鹛的婺源亚种。直到2006年,英国鸟类学家考勒尔博士从形态学角度,将蓝冠噪鹛列为一个独立物种,并以... 1
-
11-01 00:00...中法环境月系列活动——蓝冠噪鹛科研交流会暨婺源观鸟赛开幕仪式在江西婺源举行。主办方供图蓝冠噪鹛,是一种蓝冠、黄喉、黑脸、褐腰,啼声清脆悦耳的稀世鸟类,全球种群数量仅有250余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江西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因绝佳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国际鸟类红皮书极危... 1
-
10-16 20:40...蓝冠噪鹛首次在婺源被发现此后便一直销声匿迹直至2000年婺源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在树林中再次发现它们的身影蓝冠、黄喉、黑脸、褐腰啼声清脆悦耳,动作轻盈矫捷蓝冠噪鹛是野生种群、群居鸟类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四月前后蓝冠噪鹛出现在婺源筑巢、产卵、孵化、育雏窝卵数2... 3
-
-
-
本页Url:
-
2025-02-05-10:3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