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7 06:10 .. 网友“明天的阳光”写道:黄河宁夏段河面盛开冰莲花,冰凌相互碰撞,发出美妙的声音,仿佛黄河在歌唱。
网友“夏中华”赋诗一首:黄河忽开冰莲花寒潮袭来冰塞川黄河川布冰莲花冰玉触碰叮当响冰封浊浪多琼花。
首凌提前1天而至首封长度已达118公里数据显示,今年,黄河宁夏段首次出现流凌的时间是12月17日,较多年平均日期提前了1天,较2022年晚了2天,黄河宁夏段进入2023年至2024年凌汛期。
12月21日,黄河宁蒙河段封河上首进入宁夏界,麻黄沟(省界断面)至麻黄沟上游5公里河段封河,封河日期较多年平均提前13天,较2022年晚了一天,水位较封河前上涨了3.6米。
封河上首至银川市兴庆区通贵河段流凌,长度118公里,密度10%—40%。
12月21日,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受南下弱冷空气影响,黄河宁夏段持续低温,预计黄河凌情将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1990年以来的32年间,黄 .. UfqiNews ↓
1
...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太原市文物局指导晋祠博物馆牵头组建了黄河流域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7省区的晋祠、黄帝陵、伏羲庙等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
“万流同归——黄河流域根祖文化展”由晋祠博物馆策划制作,旨在用好联盟平台,进一步增强联盟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良性互动.
展览汇集黄河流域7省区近百件(组)文物精品和内涵丰富的文化元素,分天、人、根、祖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介绍了黄河的形成与流域状况;第二单元讲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与相关文化;第三单元分别从文化、经济、政治的角度介绍黄河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与贡献;第四单元介绍了自黄河流域发展壮大的华夏文明及黄河文化蕴含着的精神特质.
展览的展品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时间线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延伸至当下,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演变轨迹,阐述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提炼出.. 07-07 18:40 ↓ 16
...由于村民只能依凭地势来修建房屋,无法按照北方地区惯有的“坐北朝南”进行布局,这也是外村人来到这里无法凭借房屋坐落,分辨方位的主要原因.
1958年,黄河漫滩,洪水吞没了斜辛庄村,大量村民被迫投亲靠友,无家可归.
当地干部群众用了四年的时间,才重建起村庄,从此改名为辛庄村.
改名后的辛庄村依然没能摆脱涨水漫滩的噩梦.
“这五十多年,发了几次水,最厉害就是七五年涨了一次大水,把生产队里的财产都冲毁了,那时候街道上的水都有一米多深.”
原斜辛庄村村民陈思温回忆,当时村民最大的心事就是房子.
攒下钱,筑高台,借钱盖房再还账,当地居民把这个过程称为“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
这一恶性循环也直接导致这里的居民虽然背靠黄河,拥有丰富的资源,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
随着2017年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的启动,辛庄村的居民走出“三三循环”终于有了盼头:将辛庄村纳入建设规划的黎明新.. 10-11 10:10 ↓ 1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