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8 13:30...保苗率为69.1%,单铃重为6.2克,籽棉产量为402.5公斤/亩。而对照区(未处理区)的棉花有效收获株数为8660株/亩,保苗率为54.3%,单铃重同样为6.2克,但籽棉产量仅为357.5公斤/亩。塔里木大学农学院资环系主任、教授、博士伍维模表示:“通过测产,我们发现暗管处理地块相较于未处理地块,每亩棉花增产45公斤... 2
-
03-12 21:20...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块盐碱地第一次种上了耐盐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养水分,叶片覆盖能减少蒸发返盐,棉花还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逐渐发展成商品棉种植基地。90年代,随着河道水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日益完善,这片盐碱地引来了上游淡水。那时,棉花的收益较低,这里开始种植水稻,实施“水改”。“有了灌溉水,洗盐加速了... 12
-
12-23 04:40...:盐碱地改良在农业应用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以实现高产高效。盐碱地改良主要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以选育耐盐碱作物为核心的生物育种技术,选用耐盐碱作物品种,不需要改良土壤直接种植;二是以改土为核心的工程技术,通过增加灌排设施或施加土壤改良剂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土壤进行排盐控盐,将土壤盐... 0
-
12-04 13:10...:盐碱地改良在农业应用中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以实现高产高效。盐碱地改良主要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以选育耐盐碱作物为核心的生物育种技术,选用耐盐碱作物品种,不需要改良土壤直接种植;二是以改土为核心的工程技术,通过增加灌排设施或施加土壤改良剂等物理化学手段,对土壤进行排盐控盐,将土壤盐... 3
-
11-21 04:20...焉耆盆地农田暗管排盐与灌排协同调控示范课题组选择灵峰家庭农场作为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这里靠近水源,博斯腾湖侧渗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引起耕地盐碱化,探索其治理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新疆绿洲节水抑盐灌排协同产能提升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首席专家徐万里说。记者了解到,过去,当地农民... 1
-
11-01 02:30...东北地区的苏打盐碱地与黑土地其实是比邻而居的,地势高的地方是肥沃的黑土地,地势低的地方容易形成盐碱地。如果不从盐碱地的形成机制入手,难以治本。王鸿斌说,治理这种盐碱地,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使其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同时,通过开挖田间排水沟排涝脱盐、灌水洗盐,将土壤盐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通过施用明矾、硫酸亚铁等化学改... 1
-
-
09-04 23:10...”新洋农业试验站站长洪立洲告诉记者,当时水利工程尚未完善,开挖沟渠后用雨水来冲洗排盐,也叫“旱改”。为了在改良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块盐碱地第一次种上了耐盐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养水分,叶片覆盖能减少蒸发返盐,棉花还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逐渐发展成商品棉种植基地。90年代,随着河道水系和农... 3
-
-
-
本页Url:
-
2025-02-15-09:0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