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6 15:40...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历史书上的文字,在现代舞台科技的加持和演员的精彩演绎下,变成了眼前的画面。为达到演出效果,《伟大转折》与传统舞台剧相比,舞台上多了许多机械装置。舞台中央的360度旋转舞台是剧目中最大的装置,一面是高山,一面是会址小楼,许多场景切换都由它来完成。《伟大转折》戏剧组组长杨程文介绍。《伟大转折》... 0
-
01-25 06:30...”孔霞有个心愿:到遵义会议召开100周年的时候,这些年轻的讲解员可以独当一面,把红色故事一代一代讲下去、传下去。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也有一支“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2017年起,我们常态化开展‘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训,联合遵义市教体局选拔有意愿的中小学生参与,由馆内专业讲解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在节假日义务为游客讲解。”遵义... 6
-
01-22 10:50...引进茶企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短短数年,荒山变茶园,当地出产的茶叶卖到各地、远销海外。不仅如此,二龙村还抓住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的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顺利申报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开春时就更热闹了,采茶的、赏花的、骑游的,到处是游客。”骆地刚自豪地说,老乡们在家门口也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 1
-
01-16 19:00...”四渡赤水教学服务中心教研处教师韩世倩说,通过红军后人讲房子里曾发生的故事,深刻表达了“家风”的主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何木林与儿媳、孙女、曾孙女代代传承,在这片洒满红军热血的土地上接续讲述红军的故事。林成英说,父亲从江西跟随红军长征,将自己的名字从何垂丰改为何木林,就是想要成为“在哪里都可以生长的树木”,跟着红军... 0
-
01-15 12:20...通过红军后人讲房子里曾发生的故事,深刻表达了“家风”的主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何木林与儿媳、孙女、曾孙女代代传承,在这片洒满红军热血的土地上接续讲述红军的故事。林成英说,父亲从江西跟随红军长征,将自己的名字从何垂丰改为何木林,就是想要成为“在哪里都可以生长的树木”,跟着红军为老百姓打天下,“他把‘树’种在了土城,我... 5
-
12-04 03:00...希望遵台两地以本次参访交流为契机,搭建起沟通桥梁,共谋遵台两地合作发展。11月23日,遵台融合发展推介会在湄潭县举行,遵义市投促局、文旅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全市整体情况介绍和文旅推介。团员们表示,遵义资源丰富,茶、酒、旅游产业都做得很棒,新竹茶产业也很有特色,希望两地加强联系,共同推进茶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随后,代... 3
-
-
11-30 02:30...“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变化。总书记温暖的话语,说进了花茂村村民的心里。2015年6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宽敞高大... 6
-
11-14 21:30...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变化。总书记温暖的话语,说进了花茂村村民的心里。2015年6月16日下午,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宽敞高大的大棚里,架子上、地上... 2
-
10-31 21:40...经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花茂村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乡村。在花茂村,外国使节和专家们看到了美丽醉人的田园风光,参观了花茂村的古法造纸文创产品店,走进了惬意舒适的“农家乐”小院,还观看了传承百年的陶艺制作。他们被这里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村风貌深深吸引。“花茂村的人间烟火,这里的山清水秀。村庄一片... 3
-
10-02 19:50...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十几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2023年7月11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游玩。新华社发(王炳真摄)“花茂人家”古法造纸工坊负责人张胜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拼。当她发现家乡变得越来越... 5
-
09-17 20:10...另一方面用好公益性岗位等,强化政策兜底。”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的话掷地有声。曾几何时,花茂村被唤作“荒茅田”,到处是荒芜的田亩和土墙茅草房。近年来,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十几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花茂... 6
-
09-09 09:10...”花茂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的话掷地有声。曾几何时,花茂村被唤作“荒茅田”,到处是荒芜的田亩和土墙茅草房。近年来,花茂村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十几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3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2023年7月11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 4
-
-
08-28 02:30...红军队伍来到花茂村停留、住宿,并在相邻的苟坝村召开会议,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实现历史转折之后,又一场十分重要的会议。△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2015年6月,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贵州考察调研,遵义是第一站。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后,总书记走进花茂村,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巨大变... 2
-
07-17 00:00...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花茂村,一个名字里就藏着诗意与梦想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潺潺的溪水绕村而过,还有层层叠叠的梯田绿意盎然;不仅有古朴的民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更有勤劳的村民用双手编织着新时代的幸福篇章……”直播间中,小云雀服务队成员马伊蕊和谷泽旭为线上观众细致讲解了花茂村的相关景色和非遗文化。当天,直播间还邀请到... 1
-
06-10 23:00...大陸的鄉村振興做得非常好,來到這麼漂亮的鄉村仿佛置身打卡景點。”貴州女婿、臺灣青年賴翊凡説道,“來到花茂村後了解到,遵義還有很多擁有田園風光的鄉村,在這方面臺灣有很大落差。”在參訪過程中,臺灣青年們首次體驗了古老而神秘的古法造紙紙漿壓花畫技藝。黃馨巧用一片片花瓣拼出一隻“金雞”圖案,把臺灣和大陸合在一起,繪就了一個“完... 0
-
06-05 11:50...陆羽《茶经》盛赞“其味极佳”。来到中国茶海,了解到湄潭茶又称“爱国茶”,其曾肩负着战时茶叶经济,以茶叶出口换取枪支弹药等战略物资支援前线抗战的重任,为抗战胜利作出过重大贡献,台湾青年梁以柔兴奋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茶园,真的就像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感觉闻到了缕缕茶香味。”台青们还在茶工业博物馆品尝抹茶后表示... 4
-
06-05 10:20...来自台湾嘉义阿里山的黄馨巧是一名台湾“小当归”的妈妈,她感慨,“看到花茂村让我非常震惊。大陆的乡村振兴做得非常好,来到这么漂亮的乡村仿佛置身打卡景点。”贵州女婿、台湾青年赖翊凡说道,“来到花茂村后了解到,遵义还有很多拥有田园风光的乡村,在这方面台湾有很大落差。”在参访过程中,台湾青年们首次体验了古老而神秘的古法造纸纸浆... 3
-
05-31 20:40...台湾青年黄馨巧用彩色花朵,拼出一只“金鸡”图案,把台湾和大陆合在一起,绘就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大陆的乡村振兴做得太好了”,台湾年轻人们惊讶感叹,“大陆乡村像打卡景点一样美”。两岸联合采访团走进花茂村体验古法纸浆压花画。(中国台湾网记者吴晓龙摄)今日的花茂村拥有“中国最美红村”之誉,以及“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
-
-
05-26 19:50...兩岸媒體人共同拍攝錄製小視頻。(台灣網記者孫路路攝)5月26日,聯合採訪團首站來到遵義花茂村,了解當地守住綠水青山、發展鄉村旅遊的典型做法,並參觀花茂村古法造紙和陶藝文化,親身體驗古法造紙“紙漿壓花畫”的製作技藝。大家在當地老師的指導下,將自己的創意融入片片花瓣和半濕的紙漿中,呈現出造型各異的“紙漿壓花畫”。“海峽兩岸... 13
-
05-26 19:50...“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贵州——走进遵义”活动首站走进遵义花茂村,两岸媒体人共同拍摄录制小视频。(中国台湾网记者孙路路摄)5月26日,联合采访团首站来到遵义花茂村,了解当地守住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做法,并参观花茂村古法造纸和陶艺文化,亲身体验古法造纸“纸浆压花画”的制作技艺。大家在当地老师... 2
-
05-22 02:50...花茂村以前不叫“花茂”,因其荒田遍地、茅草丛生和处处是土墙茅草房,加之“出行难、饮水难、增收难”,被十里八乡的村民叫做“荒茅田”。“荒茅田”叫多了,便成了村名。后来,花茂村人决定将“荒茅田”改名为“花茂”,要给全村树立一个“花繁叶茂、繁荣兴旺”的美好愿景。改名后的花茂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将红色、乡愁、农耕... 4
-
11-04 08:00...远在百里之外的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似乎更有“发言权”。“这几年,我们花茂是产业兴、生态优、乡风好、民风顺、党建强。”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自豪地说。母先才是花茂村靠手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10月25日不是节假日,但“陶艺馆”依旧人头攒动,妻子热情招呼着来自广东的客人,母先才低头默默做着手中的罐子。母先才正在制陶... 7
-
-
-
本页Url:
-
2025-02-06-19:3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