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6 07:30...家里全指望着那些牦牛生活,但我心里明白,光靠养牦牛,迟早得被社会发展的大潮给落下呀。”洛桑一边整理案台上的藏香原料,一边和记者唠着家常,手上的动作没停,眼神里透着对过去的回忆,“后来我咬咬牙,在村里开了个小茶馆,日子这才慢慢有了好转。”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线形藏香。说话间,洛桑轻轻拿起一旁摆放着的藏药材,向记者展示:... 0
-
02-05 12:50...青峰岭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上门开导他,要他为了两个孩子,必须把这个家撑起来。村干部鼓励沈光贵发挥养殖特长,因地制宜养殖山羊,又联系一家爱心企业,资助沈光贵搭起了羊棚,修建了石子路,进行了电力改造。2016年,沈光贵一家顺利脱贫。“今年过年,政府还给我们送来了新春大礼包,这份牵挂,让我们很感动。”沈光贵说,下一... 0
-
02-04 15:00...图为:崔鲜梅正在制作煎饼在崔鲜梅家的西房内,全自动煎饼机正满负荷运转。电鏊上,热气氤氲升腾,蒸汽裹挟着阵阵煎饼清香扑面而来。崔鲜梅夫妇忙着配料、磨糊、上糊、摊匀、起边、叠放包装,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完成后,一张张薄如蝉翼的煎饼就“摊”好了。崔鲜梅作为摊煎饼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幼便与这门手艺结下不解之缘。在她记忆中,煎... 2
-
02-04 13:30...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而且这些特色年俗情景花灯采用了非遗技艺,全部由北庄村村民自己制作完成。“腊月里就没闲过,村上100多人都在忙活。”村党支部副书记郭孝勇告诉记者,北庄村藏于太行深山,社火文化源远流长。以前村里各家各户自己手工制作花灯,近年来,该村以市场思维盘活社火文化,成立流连非遗民俗文化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花... 0
-
02-03 03:00...“十桶酸辣粉,八桶河南造,六桶在通许。”记者春节前夕在河南通许县采访了解到,起源于川渝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酸辣粉,近年来在豫东小县通许落地生根,当地不断将酸辣粉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公司目前拥有包括红薯酸辣粉、土豆酸辣粉等60多个单品。在涂布粉丝生产领域技术先进,目前国内众多的涂布式酸辣粉生产线由... 0
-
01-31 04:20...走上特色文旅致富路。黄南州以高质量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为目标,全力构建青海东南片区的“服务门厅、生态客厅、文化展厅”。在过去的2024年,黄南州以“青海·热贡文化旅游节”为引领,以“藏戏艺术展演周”“五彩神箭邀请赛”“六月热贡民俗节”等为主要内容,成功打造了具有青海特色、黄南特征的“两周四赛四节庆”系... 1
-
-
01-20 18:30...为公司引进了金融的‘活水’,让我的‘养鸡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黄平微笑着说。2006年11月,怀着对种养业的热爱和对红土地故乡的倦恋,黄平回到家乡养鸡创业,开始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养殖蛋鸡,然而传统的养殖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经验不足、风险抵御能力弱等。“最初只养了5000只蛋鸡,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前面几年吃了不少... 2
-
01-19 12:00...打造出一系列既契合自身定位又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过年的必需品,春联、福字、灯笼、挂饰等喜庆用品进入热销期。该村支村“两委”瞄准商机,提前筹备,订购大量货品,在新一佳家政综合服务公司院内搭建起展销平台,各式各样的春联整齐排列,大红灯笼高高悬挂,“福”字挂件随风轻摆,年味十足... 0
-
01-19 12:00...新增加了13个品种的小番茄,大家快来采摘品尝!”图为:紫玥(左)正在指导工人采摘草莓紫玥是一名“95后”,从小生活在长治市区。两年前,她外出旅游时,顺便做了一项市场调查,发现草莓市场价格好,种植大棚草莓很有前景,于是,她和丈夫萌发了种植草莓的想法。随后,在双方亲属的支持下,夫妻俩投资80余万元,回到黎城县李庄村流转了1... 0
-
01-19 05:50...道路狭窄、坑洼不平。到了香蕉、沃柑、甘蔗等农作物成熟季节,一些种植大户为了将农作物运出村,不得不自掏腰包修整路面。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的运输成本,也让不少有意向在村里投资发展农业种植基地的公司望而却步,致使那溪村和邓柳村丰富的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面对路难行、产业发展受阻的困境,武鸣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将该条道路纳... 0
-
01-17 16:10...他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这里地处偏僻,但有着优质的生长环境,非常适宜种植烤烟。从父辈那一代开始,我们就种植烟叶。这里产出的烟叶色泽鲜亮、品质高,卖价也好。通过种烟,我的生活质量确实提高了不少。”烟农将装运的烟叶送往烟站交售点。陈斌摄好山好水出好烟。竹山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条件,烤出了一片片金黄、品质上乘的烟叶... 5
-
11-10 18:20...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选举产生的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像陈雨佳一样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姜丽娟是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村书记。7年前,她辞掉杭州的稳定工作,回乡做精品民宿。“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农村。”她说。近年来,姜丽娟的民宿做得有声有色,入住率常年保持在... 7
-
-
11-07 15:50...修路需要拆除侵占道路的土坯房、土院墙等,是摆在杜向荣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道理,让村民知晓不要只顾眼前一己私利,要考虑长远发展。”杜向荣说。群众工作做到位了,问题也就迎难而解,被村民侵占的道路很快全部收回。除了修路,杜向荣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铺设污水管网,整村推进厕所革命,为独居老人开办“老... 3
-
11-05 18:00...实现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在隆回县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兴业小区,442户1600余名搬迁户有家有业,生活日新月异。小区内,养老服务中心、图书馆、充电桩、休闲文化长廊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物业服务公司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篮球赛、茶话会等活动丰富多彩。小区外,配套建设的城东幼儿园,让搬迁户子女就近入学,学年画、做印染、制... 1
-
11-05 06:50...共同种植蜜柚。高玲熙提到的合作社,是五竹村去年10月成立的,采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社员模式,按照市场价回收农户的柚子,并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五竹蜜柚品牌。蜜柚产品实现就地销售,各类订单也纷至沓来。合作社成立当年,随着采摘季到来,短短两三天,就卖出2000多箱蜜柚,总利润达14000多元,解决了村民原先面临的散卖难问题。... 3
-
11-05 04:10...帮助绿色种植农业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电力助农新模式,针对特色产业用电需求重新规划线路路径,将变压器架设到田间地头,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和保障,为产业的发展铺就用电快车道。我们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为老百姓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和保障,让广大果农过得更富裕、更幸福、更美好。国网烟台市牟... 1
-
11-04 18:20...忙碌地穿梭在一排排鸽笼之间,给鸽舍清理,检查每个鸽舍里鸽子的生长情况,养鸽棚里一派忙碌景象,给鸽子喂完食后她就去拣鸽子蛋,平均每天可以拣150枚左右。刘海芳告诉记者,她负责的这个鸽棚里面的鸽子都是双母蛋鸽,在这里工作多劳多得,时间自由,完成自己每天的工作就可以下班,这样不耽误忙农活和回家带孩子,还增加了家庭收入,日子过... 15
-
11-03 08:50...五颜六色的农作物被拼成精美的图案,庆祝丰收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特色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晒的粮食和烘干的不一样,用太阳晒的风味很好,吃起来香,我们这里都喜欢这样晒粮食。”阳产村民郑顺香介绍,今年收成不错,这些大豆、玉米都是新收的,要分批在晒场上晾晒一下。晒秋通常是每年8月左右,晒到11月底,差不多要3个月,晒得... 1
-
-
11-01 07:20...茗洋村栀子种植面积5000亩,鲜果采摘期可持续40多天。随着当地黄栀子种植声名鹊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应运而生,为茗洋村黄栀子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果兴业,福鼎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栀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栀子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并实行设备购置奖补、规划建设仓储点等,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栀子产... 2
-
11-01 01:10...如何立足实际,将茶叶变成致富增收的“黄金叶”?2009年,首章村在周宁县率先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生态茶园和茶叶精加工,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不断推动群众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切实提高茶产业生产质效。同时,利用在外乡贤做生意的优势,联合在外党员,... 1
-
10-31 05:50...让中药材真正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当地百姓走上致富增收之路。大力村党支部书记全康主扎什介绍到,我们大力村在培育产业上,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400余亩,发放土地租赁费30多万元,带动周边群众130人就近务工,预计大力村药材的生产总值能达到410多万元。秋高气爽,处处好丰景。像... 2
-
10-29 10:40...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选举产生的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充分体现了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像陈雨佳一样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比例进一步提高。姜丽娟是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村书记。7年前,她辞掉杭州的稳定工作,回乡做精品民宿。“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农村。”她说。近年来,姜丽娟的民宿做得有声有色,入住率常年保持在... 1
-
-
-
本页Url:
-
2025-02-06-12:5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