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5 21:20...”种植户姜春成满脸笑容地介绍。随着春节临近,黄瓜的价格也逐渐回升,最高能卖到10多元一斤,仅春节前后20天左右的时间,村民家每个大棚能收入2万元以上,这不仅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黄瓜每年可产出2-3茬,1茬的销售期可达3个月左右,产销旺季时,每天清晨,一辆辆满载黄瓜的货车从村里驶出,将新鲜的... 0
-
02-05 21:20...”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农户阿提开木·许库尔提醒说。据阿提开木·许库尔介绍,现在正值蓝莓成熟变色期,因此部分蓝莓已经成熟,而有些还略显青涩。阿提开木·许库尔已经在这个基地工作两年多,当前这个阶段,她的主要工作是摘花、拉枝、收放棉被,保证蓝莓充分采光,生长成熟。一簇簇如珍珠般的蓝莓新鲜诱人(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蓝莓成熟后,... 0
-
02-05 02:50...为羊建立档案资料,推动肉羊产业向“数字化”迈进。图片由AI生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建设根基牢固,也要人民生活品质有保障。近年来,段村接入了城市供水管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实现动力电、5G网络全覆盖,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和通信有保障;家家还改建了水冲式卫生厕所,铺设了排污管道;村民通过煤改电奖补,实现了冬季取暖清洁化。... 0
-
02-05 02:20...铆足了劲儿发展蔬菜产业,现在全村已经拥有日光温室286座,户均1.21座。“要不是根清叔,俺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会这么得劲,根清叔是全村的‘财神爷’。”梅长伟笑着对记者说。2011年,梅根清带领村民去山东寿光学习后,便谋划起了发展蔬菜大棚的计划。但没人带头示范,谁也不愿掏出真金白银建大棚。梅根清决定自己先干,当年他贷款3万... 0
-
02-04 17:20...人民网丁纪摄2024年6月,陈瑞作为安徽省第九批选派干部,来到吴寨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同时他也是安徽省财政厅定点“双包”帮扶派出的第四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14年以来,吴寨经由基础设施改善、实施项目带动,已经从一个“贫困村”转变为一个“百万村”。接过前任驻村干部手中的接力棒,思索如何持续带领乡亲们致富,陈瑞肩上挑起了重担... 0
-
02-04 17:20...“春节这几天我们不光要灭火还要与严寒作斗争,真是体会到了‘冰火两重天’。”于新东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只有13人的消防救援站,从今年除夕到大年初三共灭火13起,除夕夜从下午4点到次日凌晨2点,转战了8个火灾现场,10个多小时没吃上一口饭。“春节期间农村发生的火灾基本上都是鞭炮引起的草垛着火、民房着火、大棚着火,如果不及时扑... 0
-
-
02-04 15:30...每亩可产两万斤左右。按照平均每斤3元计算,村民种一亩大棚可收入五六万元。”图为:村民采摘彩椒在大棚里种彩椒是老军庄近年来主推的一项富民产业。据了解,为有效推进特色蔬菜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该村注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日光温室大棚44栋,形成“集体+个户+公司”经营、服务创收的经营发展模式,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 0
-
02-04 10:30...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落实“三资”监管,流转整合闲置土地资源120余亩,科学规划建设智能温室大棚40座,承包给本村村民经营,走出了一条强村富农的新路子。“为了加强‘三资’监管力度,村里还上线了‘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平台系统连接着村民的手机端,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信息。平台上每个月都进行财务公开,村里收的每1分钱、花... 5
-
02-03 22:10...今天别客气,有啥想法,竹筒倒豆子,全说出来!”“我先说!”90后孙晨天抢先站起来,他在北京一家信息公司上班。孙晨天说:“每年回来,都能看到新变化,心里可美。但我也发现个问题,村里这么多好东西,像我家大棚种的西红柿,不打农药,新鲜得很,就是卖不上好价钱。市里超市卖的西红柿,有的一斤15块钱,咱村里的才卖几块钱,这差距太大... 6
-
02-03 22:10...从事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这片大棚的主人赵玉刚是山东人,从事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去年9月偶然机遇来到西邵村,一眼就看中这块“宝地”,顿觉喜出望外。“这样好的黑土地,土质真的是全中国都很稀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和水的EC值(可溶性盐浓度)都很低,pH值测量结果也非常适宜种草莓。”赵玉刚多维度测量发现... 8
-
02-03 20:40...然而在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村和下塔迈村,温室大棚内暖意浓浓,村民们正在把分拣好的蔬菜打包分装,准备运往市场。图为种植的草莓。共和融媒供图走进大棚,一垄垄蔬菜青翠欲滴、生机勃勃,一颗颗水果色泽鲜艳、长势喜人。“这个采摘园离家很近,今年能在家门口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真的太开心了,而且这里种植的蔬菜水果品种多、口感好,今... 0
-
02-03 20:10...现在全村已经拥有日光温室286座,户均1.21座。“要不是根清叔,俺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会这么得劲,根清叔是全村的‘财神爷’。”梅长伟笑着对记者说。2011年,梅根清带领村民去山东寿光学习后,便谋划起了发展蔬菜大棚的计划。但没人带头示范,谁也不愿掏出真金白银建大棚。梅根清决定自己先干,当年他贷款3万多元,建起了2座日光温室... 1
-
-
02-03 17:20...其种植过程同样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助力。河南漯河市临颍县一处温室大棚里,无土栽培的番茄缀满枝头。番茄种植户高家绘忙着招呼乡亲们,采摘、分拣、装箱……过去,种番茄要看天,气温高了容易烂,低了长不快。如今,高家绘的大棚里装上新装备——智能传感器,温湿度能自动调节,施肥灌溉也能精准控制,确保番茄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天气... 0
-
02-03 16:50...相比2023年增长了14%,能有这成绩,这蘑菇可‘撑’起了大梁。”陈瑞介绍起村里的这个致富宝贝,顿时精神抖擞。陈瑞在车上整理礼包。人民网丁纪摄2024年6月,陈瑞作为安徽省第九批选派干部,来到吴寨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同时他也是安徽省财政厅定点“双包”帮扶派出的第四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14年以来,吴寨经由基础设施改善、实... 0
-
02-03 16:20...过年好!咱村这几年变化不小,还想再往前奔,得靠大伙一块儿使劲。今天别客气,有啥想法,竹筒倒豆子,全说出来!我先说!90后孙晨天抢先站起来,他在北京一家信息公司上班。孙晨天说:每年回来,都能看到新变化,心里可美。但我也发现个问题,村里这么多好东西,像我家大棚种的西红柿,不打农药,新鲜得很,就是卖不上好价钱。市里超市卖的西... 0
-
02-03 14:50...“唯有牡丹真国色,年宵花‘顶流’必须有它。”菏泽牡丹栽培已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当地拥有观赏牡丹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是重要的牡丹生产、出口和观赏基地。牡丹区花农在温室大棚管理催花牡丹。新华社发本该在春日盛放的牡丹,为何能走进春节消费市场?“自然是离不开牡丹催花技术的帮忙。”牡丹区牡丹产业协会秘书长... 0
-
02-03 14:10...与市面上常见的鲜花品种不同,落新妇属于草花,整体呈黄绿色,盛开状态的落新妇犹如一簇毛茸茸的棉花糖,清新低调,多用于与玫瑰百合等传统花卉相配成束。“园区目前种植的花卉品种主要有落新妇、鸢尾、大花葱,共300亩。其中21亩落新妇已经进入采摘旺季,鸢尾和大花葱将在二月中旬陆续进入采摘季。”产业园花卉种植负责人鲍辉已有20年的... 3
-
02-03 13:20...“欢迎大家,我们家是草莓和西红柿的采摘基地,主要做免洗无农残产品,达到了绿A标……”一张矮圆凳、一个手机支架、一部手机,茂密的西红柿植株间,李娜娴熟地架起设备,面对手机镜头,声音响亮地说道。当李娜将镜头扫向绿叶下的西红柿,“助播”王宝德立即摘下一颗,走到镜头前说,“给家人们掰一个我们的西红柿。”大特写的直播镜头下,王宝... 0
-
-
02-03 13:00...瞬间在味蕾间绽放,那美妙的滋味,令人赞不绝口。谁能想到,这一颗颗看似普通的番茄,背后却凝聚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长达20多年的心血与汗水。多年来,重庆设施大棚在冬季的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地番茄在10月至次年3月期间几乎从市场上消失,种植经济效益也难以达到预期。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打破冬季农业发展的瓶颈,重庆市农... 0
-
02-03 12:50...在山西省高平市建宁乡郭庄村的集体花灯车间里,村民已经复工赶制元宵花灯。“一对花灯能卖几百元,元宵节前卖个上千对不成问题!”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广说。“刚摘的,尝尝!”在种植大棚里,杨文广将一颗西红柿递给记者。一口咬下,清凉且带着鲜甜。“春节每斤能卖到2元多,一个大棚就是好几万元的集体收入。”翻起账本,老杨有点得意。老杨... 0
-
02-03 10:30...老杨的得意,来得并不容易。十几年前的郭庄村,一半以上村民靠煤吃煤。煤尘多、环境差,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大伙儿都知道应该干点别的营生,具体干啥就没了思路。在村里当了十几年村干部的武伟凌回忆,2009年村办煤矿整合后,村民没了生计,环境差、矛盾多、治理难。煤矿说停就停,杨文广想了老半天:这块祖宗地就挖不出金疙瘩吗?心一横,他... 0
-
02-02 13:50...蹲下摸摸土壤看水分足不足2021年从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来到那受村,肖春雷先后带领村民引进彩虹西瓜、樱桃小番茄等新奇特优水果,为村里带来可观收益。从2021年到2024年,那受村集体年收入从20多万元跃至200多万元。肖春雷在为草莓掐尖。新华社记者罗江摄村民苏其文回忆说:过去大家种植瓜菜缺技术、缺资金,一户只能种两... 0
-
-
-
本页Url:
-
2025-02-05-22:0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