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2 12:30...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的国际典范。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认识这一历史性转变里的中国智慧,有三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的维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2024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 0
-
01-22 11:00...作为我国建立最早的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沙坡头站被誉为防沙治沙的“桥头堡”,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研发“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外,沙坡头站还研究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水量平衡、以水定植”等固沙理论与方法,不仅在本地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全球防沙治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我们的工作不只有防沙治沙... 0
-
01-21 23:40...翁牛特大米、牛肉、荞麦、葵花籽等7个农产品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产方面,锚定再造一个翁旗工业,深入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在建及待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75万千瓦;围绕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水平、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集群,推动赤峰玉龙工业园区增加冶金产业定位,百万吨铁合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功签约,远景、武晓、双圆... 0
-
01-21 23:40...“三北”工程沙地种子包是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揭榜挂帅”项目“沙地治理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成果,创新种子配方,定制化混合配置“乔灌草+保水因子+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通过复合丸衣、沙土改良等新材料及添加剂组配,在“三北”地区各类型生态治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形成行业标准《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企业标准《沙地修复... 0
-
01-21 23:30...目前已有京能11万千瓦光伏、大唐20万千瓦光伏成功入驻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新能源基地,且实现并网发电。同时,通过防沙治沙以工代赈模式已带动4500余名农牧民实现就地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2350万元。向沙漠要效益,以科技做引领。乌海市乌达产业园内的BDO产业链产品。人民网记者富丽娟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乌海市坚... 0
-
01-21 21:20...到处都有党员服务队的身影。2024年,兴安盟直属机关工委联合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党组织,先后组建了17支党员服务队,活跃在兴安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六个工程落地见效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前段时间兴安盟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来村... 0
-
-
01-21 18:50...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的国际典范。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认识这一历史性转变里的中国智慧,有三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的维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2024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 0
-
01-20 18:30...持续的综合治理,使鄂托克旗取得了绿色矿山治理“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实现了矿山治理、产业发展、生态改善的“共赢”。黑水焕彩,润泽民生之福黄河流经鄂托克旗蒙西段51公里,是黄河几字弯的重要河段。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至今,当地实施了河道修复工程和新农村现代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黄河蒙西段生态... 0
-
01-20 05:40...再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的国际典范。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认识这一历史性转变里的中国智慧,有三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的维度。《联合国... 0
-
01-19 03:10...今后还要将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在沙漠边缘种上更多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肉苁蓉,让农民也能从治沙中获得更多收益,调动大家参与治沙的积极性。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深入推进,自治区人大代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托格拉吾斯塘村农民吾而也提·吾加不拉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显著改善,现在她家房前屋后的田地里都种上了玫瑰花。“回家路... 0
-
01-18 08:00...实施诚信建设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成立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和重点民营企业党委,开展国企“突围”行动,出台并实施若干政策,吸引行业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到内蒙古干事创业。近两年引进到位资金1万亿元、高层次人才1431名,2024年全区民营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增长6.4%,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 3
-
01-17 23:20...治理面积22.48万亩,其中包括光伏装机94万千瓦、治理面积11.28万亩,风电装机56万千瓦、治理面积11.2万亩。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我市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总量达到1590万千瓦,综合治理沙化土地10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2022年的41.6%提高到51%。沙漠土地资源、光热资源、风... 2
-
-
01-17 18:10...是中国第三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中已探明的湖泊144个。巴丹吉林沙漠一沙山湖泊群自然遗产位于广袤沙漠的中部,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记者看到,在沙漠腹地,沙山与沙丘间海子(湖泊)星罗棋布,湖岸芦苇茂盛、水鸟漫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自然公园管理处处长孙铁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全球有无数沙漠分布,但由于巴... 5
-
01-17 15:40...该公司通过沙土改良,增加有机质。今年,该公司在试验田种植的花生、蛋白桑、罗布麻、甘草等作物获得了丰收。且末县富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是陕西一家企业,该公司在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承包了9720亩沙地栽种梭梭。“今年,我们对2700亩老林区进行了补植补造,全部栽的梭梭苗,后年就可以接种肉苁蓉了。”该公司负责人和志鹏说。截至目前,... 0
-
01-17 15:10...吸引行业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到内蒙古干事创业。近两年引进到位资金1万亿元、高层次人才1431名,2024年全区民营经营主体净增16.4万户、增长6.4%,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3%,企业活跃度提升到70%以上。三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引导各级增强“资源富集但一点也不能浪费”的意识,部署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 1
-
01-15 23:40...原本黄沙松散的沙丘上,整齐的草方格宛如棋盘不断延伸铺展,一片片裸露的沙地被牢牢锁定,为广袤的沙漠增添了无限的希望。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温阿勒台库什村三面环沙,周边民房距离沙漠仅30米,沙进人退,荒漠化趋势严重。温阿勒台库什村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通过以保护天然林为主、人工造林为辅的营林方式... 3
-
01-14 17:50...即便在白天,100多米高的塔顶耀眼的光芒依旧让人惊叹。在其下方,成片的巨型蓝色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向上输送光能。如今,这片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成为光伏产业聚集的“金窝窝”。除了经济效益,光伏给这里带来的生态效益也日益凸显。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建成光伏园区后,该区域的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度达8... 1
-
01-14 03:10...毕力贡达来和老伴回到了家乡,踏上了治沙征途。一开始,他在自家平房周边植树种草。松树苗在沙地上站稳,草籽萌发出嫩绿,毕力贡达来眼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松树和小草成活了。他想到登吉宝力格嘎查230多户牧民还饱受草场沙化的困扰,便萌生了带领大家植绿治沙进而增收致富的想法。“先将退化最严重的8户牧民的草场围封,再种植沙柳、柠条等抗... 0
-
-
01-13 09:50...如今治沙战场不再依靠“人海战术”。而草方格的原材料,除了传统的稻草,他们还选用当地盛产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葵花秸秆和芦苇秸秆等进行工程固沙,达到就地取材、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机械化装备技术、植被建植技术、沙障建植技术等新装备、新材料,正广泛应用于磴口县荒漠化治理一线作业中,让一线造林人员有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收获。连日来... 14
-
01-13 08:50...巴彦淖尔市也成功打造了“防沙治沙+光伏+旅游”的产业新模式。产业向绿向新发展离不开金融赋能。今年来,建设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全力支持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累计投放贷款超10亿元,支持了大唐集团磴口县10万千瓦光伏+治沙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创新示范项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磴口县100MW光伏治沙项目、国家能源集团磴口100MW光伏治... 0
-
01-13 07:20...总能远远地被一束耀眼的光柱吸引,这就是热熔盐光热塔。即便在白天,100多米高的塔顶耀眼的光芒依旧让人惊叹。在其下方,成片的巨型蓝色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向上输送光能。如今,这片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成为光伏产业聚集的“金窝窝”。除了经济效益,光伏给这里带来的生态效益也日益凸显。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建成光伏园区后,该区域的风速... 0
-
01-12 18:40...将以工代赈模式运用到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吸纳带动当地及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已吸纳农村劳动力18843人,发放劳务报酬42251万元,参加劳动技能培训18007人次。据了解,2022年以来,阿拉善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一期、二期项目先后被列入全区、全盟适用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清单。阿拉善盟全... 0
-
-
-
本页Url:
-
2025-01-23-10:0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