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 20:10...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浮尘或扬沙天气。今8时较昨8时,内蒙古中西部、华北、黄淮北部及陕西北部、宁夏等地出现6~8℃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达12~16℃。目前,冷空气前锋已到达江淮地区。今明两天(7日至8日),冷空气继续东移南下,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将... 0
-
02-03 14:40...晶状雾凇出现在气温低于零下15摄氏度并且有雾、微风的天气里。空气中的过冷却雾滴蒸发变为水汽,随后凝华在树枝等物体表面的冰晶上,冰晶不断增长,形成雾凇。晶状雾凇的结构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粒状雾凇则形成于气温零下8摄氏度至零下2摄氏度、有浓雾、风速较大的天气里,雾滴冻结时仍保留着原来的粒状外形。在冬季晴朗的夜里,地面辐... 0
-
02-02 18:10...我们也将迎来立春节气,开启新一年的四季轮回。虽说立春意味着全国气温将逐渐向暖,但从常年来看,立春期间,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气温时有起伏。今年立春伊始,冷空气的影响仍将持续。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至3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等地气温下降4℃至8℃,北方地区伴有4至5级风,阵风... 3
-
01-22 11:00...故宫博物院藏古代要涂“九九消寒图”在老北京的习俗里,冬至日起要画“九九消寒图”,这图是一幅梅花图,画一枝梅花。上面有81个花瓣,代表着九九八十一天,每过一天就用笔染一个花瓣。待过完这81天,81个花瓣也全染过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图”。明朝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 0
-
01-08 04:20...绝大多数农村很难看到农民烧煤、烧柴被呛得烟熏火燎的场景了,一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型取暖方式更屡见不鲜,一个个农家小屋变得既暖和又干净了。所以未来仍要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原则,把农村清洁取暖工程做深、做实,确保更多村民在温暖中度过寒冬,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更强动力。同时,当前暴露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0
-
12-14 23:10...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东线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T”字形的供水大动脉。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及以上。“受水区城市供水保障率得到大幅提升。”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说。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工程... 2
-
-
12-13 10:30...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一批项目加快实施国家水网建设全力推进2024年12月13日07:10来源:经济参考报[][][字号]□记者汪子旭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10周年,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 1
-
12-13 04:30...南水北调工程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十年来,南水北调工程显著提升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有效促进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目前,“南水”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 0
-
12-13 03:30...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地区拓展,受益人口也逐年增加。十年来,东线工程的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中线工程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总体得到回升,一大批河流和湖泊重现生机。东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沿线湖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南四湖跻身全国水质优良... 1
-
12-13 02:20...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东线从扬州出发,13级泵站提升长江水,北至鲁北,东抵胶东半岛。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全程自流流经豫冀京津。丹江口大坝(2024年11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为主骨架和大动脉,每年数十亿立方米水资源从南方调往北方,助力我国水资... 1
-
12-12 20:00...内蒙古新建改造各级管网和楼栋立管近万公里,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居民室温在线监测系统,大幅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北京推进供热感知体系建设,并按照极端天气下“3026”要求,即30分钟内接单联系、2小时内上门处置和上门后6小时内办结的办理时限要求,加快诉求办理;天津市智慧供热监管平台实时监测全市热源运行数据和燃气锅炉房燃... 0
-
12-12 18:30...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通水以来,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 0
-
-
12-12 13:40...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作为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从战略上、全局上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通水以来,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 1
-
12-12 08:30...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王道席表示,十年来,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沿线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地区拓展,受益人口也逐年增加。十年来,东线工程的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中线工程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 0
-
11-24 22:00...部分地区阵风可达7级以上。同时,北方地区将迎来降雪、雨转雨夹雪或雪过程,尤其是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等地降雪较强,将迎来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本次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全分析,由于此次冷空气聚集的能量比较强,其东移南下后,基本全国范围都会受到影响。此前,多地气温较常年偏高,南方有些地方甚至多次... 2
-
11-24 00:50...事实上,11月我国已经经历了两次冷空气过程,只是强度较弱,在气象上未达到寒潮标准。和常年相比,今年寒潮来临时间是否偏晚?今年寒潮出现的时间和往年相比差不多。基本上每年首场寒潮都会在11月份出现,只是不同年份时间跨度较大,有时候在11月初,有时候在11月末甚至12月初。董全说。本次寒潮过程后,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前期偏高... 12
-
10-21 08:10...北方多地需要关注18日开始的大风降温天气对交通、农业生产及人体健康的影响。16日白天,云南、江西、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雨或大雨。预报显示,16日夜间至18日,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江南西部、华南西部和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山东中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部、湖南西部、贵州、广西北部等... 14
-
10-19 11:30...内蒙古大部、黑龙江西部、辽宁大部、新疆东部、甘肃河西、河北东北部、天津大部、山东大部、江苏北部等地有5~6级、阵风7~8级的大风,其中内蒙古西部和东部、辽宁南部、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阵风可达8~9级;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域的风力可达9级、... 9
-
-
10-16 17:00...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天气将至,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华北中东部、黄淮东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东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8至10℃,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下降10至12℃,局地降温超过14℃。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将抵达华北北部一带。公众需及时关注气温变化,做好保暖措施,注意身体健康。当前,多地秋收、秋种正在推进中。... 1
-
10-10 22:30...推广清洁取暖、加快散煤替代,是破解难题的必然之选。2017年,我国启动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此后数年,我国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因地制宜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如今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已高达73.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1
-
10-06 19:40...青海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局地有雨转雨夹雪或雪,高海拔地区局地中到大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伴有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6~7级。此外,6日-8日,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国内未来三天具体预报10月6日8时至7日8时,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西藏东南部、江苏东部、浙江南... 3
-
10-05 03:30...新北市和台北市局地降水量超过300毫米;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湾北部出现6~8级阵风,局地10级。另外,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云南贡山等局地暴雨。今天,台风残留云系还将继续给江苏、上海、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带来强降雨。同时,受弱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今后三天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预计,西北地区东部、华... 12
-
-
-
本页Url:
-
2025-02-09-06:0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