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1 04:00...财政政策历来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是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的选择,也是财政担当作为的重要表现,能够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同时要认识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做好政策沟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政策沟通,使更加积... 0
-
01-29 06:00...希望欧盟也能成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科斯塔也表示,欧方愿同中方一道,加强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强化伙伴关系。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双方领导人保持战略沟通,发出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为中欧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欧相向而行有着坚实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 1
-
01-21 15:40...增进战略互信,强化伙伴关系。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双方领导人保持战略沟通,发出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为中欧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欧相向而行有着坚实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平... 1
-
01-14 15:00...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此外,还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廖岷说,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稳向好对于财政... 0
-
01-12 08:40...目标都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为什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的选择。财政政策历来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是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的选择,也是财政担当作为的重要表现,能够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同时要认识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做好... 1
-
01-12 03:00...财政政策的制定既要求尊重经济运行规律,充分掌握各方面信息,又要求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做到因时因势而变。这体现了把握科学规律和坚持辩证思维的有机统一,保持了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当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目标都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为什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 3
-
-
01-11 15:50...大公报记者任芳颉北京报道2024年中国财政可实现收支平衡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廖岷表示,2024年中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入方面,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年财政收入可以完成预算目标。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8万亿元(人民币),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 2
-
01-11 10:40...为什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的选择。财政政策历来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是适应市场需要、回应社会关切的选择,也是财政担当作为的重要表现,能够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同时要认识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做好政策沟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3
-
01-11 10:40...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部表示,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在力度上,将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赤字规模将大幅度增加。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 1
-
01-11 07:40...加大对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教育、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都得到了较好保障。2025年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廖岷表示,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内涵可以从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资金效益四方面来说明。其中,赤字率备... 1
-
01-11 06:40...赤字率提高以后,可以更多利用财政空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随着赤字率的提高,再加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必然会带动更多的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的投资,进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更多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就业和消费,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关于提高赤字率的条... 1
-
01-11 05:40...第二,扩大债务规模。我们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强基础、补弱项、促发展。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 1
-
-
11-07 11:10...但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国的赤字。美国政府10月20日表示,其赤字在截至9月30日的一年内增至1.7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而上年的赤字为1.4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早些时候发布的预测中预计,美国各级政府的赤字在2024年和2025年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4%。但欧洲的情... 1
-
11-05 05:1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实现群体性崛起。东西、南北之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演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趋势。然而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冷战思维、集团政治抬头,个别国家试图搞唯我独尊,... 1
-
11-05 04:5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实现群体性崛起。东西、南北之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演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趋势。然而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冷战思维、集团政治抬头,个别国家试图搞唯我独尊,... 1
-
11-02 07:50...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实现群体性崛起。东西、南北之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朝着更趋平衡的方向发展演变,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趋势。然而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冷战思维、集团政治抬头,个别国家试图搞唯我独尊,... 3
-
11-01 08:50...用意在于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面对突发灾害,无论从眼前的支持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看,还是从防灾减灾救灾长远计,必须及时有力应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 1
-
11-01 04:50...个别西方大国秉持冷战思维,威逼他国在一些尖锐复杂的问题上“选边站队”。从本届论坛代表的发言看,绝大多数国家对这一套相当反感。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诸多冲突背后都有复杂的历史经纬,划分“阵营”对解决问题无益,反而会将世界推向分裂与对抗。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契合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 2
-
-
10-31 10:00...2022年官方发展援助约为2040亿美元,远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巨大需求。发达国家普遍未能履行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总收入0.7%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世行等传统国际金融机构在动员发展资金方面也行动不足。预计2023年至2025年全球年均发展融资为2845亿美元,仅占发展中国家年均需求的28.5... 1
-
10-30 19:20...这个规则源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不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但还是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同时,由于各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债务余额、偿债能力等情况不同,采用赤字率也因时而异,不一定拘泥于这一水平。近年来,在应对经济波动中,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实际上经常突破3%。从我国情况看,这次增发国债后,赤字率仅略增0.8个百分点... 8
-
10-30 12:30...我国也在每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确定当年财政赤字水平。举债必须严格管控风险,我国一直坚持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水平,过去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2023年预算则按照3%左右安排。在全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赤字率在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一种留有后手的科学安排,用意在于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 7
-
10-30 02:20...风险问题该如何看待?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这个规则源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不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但还是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同时,由于各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债务余额、偿债能力等情况不同,采用赤字率也因时而异,不一定拘泥于这一水平。近年来,在应对经济波动中,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 21
-
-
-
本页Url:
-
2025-02-01-04:0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