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7 16:50...“叶先生认为,我们的理想和志意是寄托在古典诗歌里边的。我们还透过古人的诗歌,把他们的品格、理想、修养传递给学生。”叶嘉莹助理、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说。“叶先生对诗词和讲课都非常投入。”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文学院原院长陈洪说,有一次讲座,他看到叶嘉莹已经讲了两个多小时,就递了一个条子,希望她休息一下,但她还是继续讲了... 0
-
12-31 18:30...相应表现为反省力、领悟力、觉悟力、启发力、唤起力、感受力、想象力等思想创造能力。《论语》中出现的诗兴范畴,大致形成了四类“家族相似”的观念群。第一类以“好学”为核心,包括“学”“诲”“疑”“问”“思”“为”等;第二类以“省”为核心,包括“闻”“敏”“观”“三省”“内省”“自省”“自讼”“自厚”等;第三类以“起”为核心,... 0
-
12-21 05:00...古典诗词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可以从作者到读者之间,不断传达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她的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的人,她把她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化作一点星火,借此点燃了无数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心中热爱诗词的火焰。诗词的永恒之美在于由古通今... 2
-
12-09 19:50...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回国传承中华诗教她的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改革开放后,思念祖国的她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 2
-
12-03 03:00...“叶嘉莹让古典诗词重回现代人的生活,深深影响了几代人。”许多网友这样留言。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诗词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焕发新生,不断掀起热潮。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段维认为,叶嘉莹先生的孜孜努力,以及近年来大量诗词类节目的热播、诗词类图书的出版,有力促进了中华传统“诗教”的回归,令人欣喜。叶嘉莹... 1
-
11-29 17:40...活动现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教授进行了新书发布。《培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一书是刘铁芳教授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与教育发展方向深度思考的力作,书中强调对中国少年的生命文化价值引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中国精神引领学校整体变革,构建系统的中国少年培育实践体系;《中国少年诗歌》是由刘铁芳教授主编,由70多位大学和小学... 10
-
-
11-28 08:20...“叶先生认为,我们的理想和志意是寄托在古典诗歌里边的。我们还透过古人的诗歌,把他们的品格、理想、修养传递给学生。”叶嘉莹助理、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说。“叶先生对诗词和讲课都非常投入。”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文学院原院长陈洪说,有一次讲座,他看到叶嘉莹已经讲了两个多小时,就递了一个条子,希望她休息一下,但她还是继续讲了... 1
-
11-27 20:30...评选出“中华诗教”特色学校20余所,共有超15万名学生参与到“中华诗教”的各类活动中。深圳青少年的心中已播下“中华诗心”的种子。叶嘉莹资料图叶嘉莹曾发来祝贺视频2021年7月,“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成立,该项目为“中华诗教”在全国的推广普及提供典型示范和成功模式,推动了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当知道这个消息时,叶嘉莹十... 4
-
11-27 20:10...深圳推行“中华诗教”结出硕果,已设立“中华诗教”试点学校超100所,在深圳学子心中播下“中华诗心”的种子。深圳充分挖掘以“中华诗教”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诗词吟唱音乐资源创新用于教学实践中。深圳市教科院供图时光回到三年多前,2021年7月24日,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深圳举行,与此同时,“中华诗... 3
-
11-26 18:10...诗歌能够用美丽的韵律、声音传达一种教化。所以,我曾写过一首诗,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旧诗说到伟大的诗人,只说李白跟杜甫是两个最出名的诗人。所以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作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的年轻人,要共同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不久前百年华诞时,叶嘉莹曾如此总结自己的诗词人生。往返太平... 1
-
11-24 18:30...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总台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资料图为叶嘉莹。中新社记者张道正摄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弃医从文她志在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如果不... 2
-
11-09 16:30...”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如是说。南开大学文学院师生与四川省大邑县西岭镇的小朋友共同创作诗词绘本。徐薇摄/光明图片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自幼就对诗词阅读有着浓厚兴趣和极高天赋。后来,她曾多次感慨,小时候背诵的《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诗文使自己终身受益。而在跨越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叶嘉莹孜孜不倦地品诗、讲诗、教... 2
-
-
10-31 11:10...由语文老师与音乐老师联手,选定经典诗词篇目,谱曲教唱,让学生们在弹唱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叶嘉莹先生曾说,古典诗词的生命,有一半在声音里。在深圳的中华诗教特色学校里,“上下课铃声变成优美的诗词吟唱,组织学生晨读午诵,通过学习诵读、吟唱,能让孩子从潜移默化地感受诗歌声韵之美、诗词韵律之美。”诗教虽然传统,但丝毫不... 7
-
10-31 11:00...小时候背诵的《论语》《唐诗三百首》等诗文使自己终身受益。而在跨越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叶嘉莹孜孜不倦地品诗、讲诗、教诗、传诗,以丰盈的生命感发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曾撰文指出,叶嘉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阐释诗教的功能,改变了传统诗教说单一的政治教化目的,强调诗歌对于塑造国人心灵品质... 3
-
10-13 12:30...汇为“迦陵书系”,于重阳节隆重发布,向这位矢志传播中华诗教的“诗词的女儿”致敬。10月11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南开大学、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书局共同主办的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座谈会暨“迦陵书系”(百岁典藏版)发布会在京举行。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教育家,多年来积极倡导“中华诗教”理论。中央文史馆... 3
-
10-03 03:50...当看到学校“三个第一”(课堂第一,个性第一,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更让他们体会到个性第一的独特之处。随后来到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萧楚女展馆,听小小讲解员讲解萧楚女故事,感受红色文化。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更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参观萧楚女展馆。通讯员供图农历趣廊和太子书廊,及神话墙,一步一景... 6
-
08-27 21:40...《华文童诗》主编雪野的指导下,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赏荷写诗。一句句小巧精妙、想象力十足的诗句让雪野连连称赞。雪野说:“孩子们写出来的诗句不仅生动形象,更透露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充满了灵气和创意,每一句都闪耀着纯真的光芒。”据悉,此次研学营活动是2024华文童诗交流大会的一项子活动。该大会邀请海内外儿童诗教... 0
-
07-20 20:40...完成了一场跨越年龄、地域的诗词对话。参与活动的嘉宾年龄最小的仅12岁,年龄最大的则是当天的寿星叶嘉莹先生。尽管身处不同人生阶段,但大家都在诗词中汲取到了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有网友因此感慨:“读诗原来是读我们相似的生命体验。”抖音知识创作者“意公子”讲述属于诗人的三十岁整场直播持续了3个多小时,累计观看人次281.6万。... 3
-
-
07-16 20:00...除产品品质受到认可外,胖东来的低价也是重要原因,大部分品牌的啤酒通常单价在6元起,而胖东来只卖4元以内。此外,胖东来啤酒的销售渠道以自己超市为主,因而引发许多消费者去胖东来超市进货。然而现在胖东来的新品矿泉水要想复制啤酒的热度并不容易,饮用水是一个竞争极度白热化的品类,而且彼此之间的价格差异并不会太大。超商渠道卖自有品... 3
-
07-16 20:00...超过17亿人次观看了#我在抖音读唐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一成不变、一潭死水,而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借助新媒体平台,书本上的诗词歌赋正变得丰富多彩,既可以是凄婉美艳的动人故事,也可以是一段大彻大悟的人生经历;无论是伴着戏腔低吟浅唱,又或是顺着吉他和弦豪迈高歌,诗词的呈现方式不拘一格,也能让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用自... 1
-
07-11 18:40...分别就自己关注思考的问题以及从诗词中获得的感悟进行分享。嘉宾们还通过朗诵、吟唱、摇滚、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古典诗词之美。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主持直播活动。王蒙张伯礼吴小兰当天,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广东省吴小兰慈善基金会名誉会长吴小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通过视频方... 0
-
07-04 22:40...她家里在北京的四合院拆迁后,折算成人民币总共有两三千万,(捐钱)其实主要是捐的这笔钱。”自回国以来,叶先生给南开大学捐资三千余万,无任何附加条件,全部用于投入学科建设与诗词文化的传扬中。这在中国教师,尤其是文史哲的教师里独一无二的。“这很了不起。”陈洪顿了一下,又重复道:“真的了不起。”记忆中的叶嘉莹自奉甚俭,经济并不... 0
-
-
-
本页Url:
-
2025-02-02-19:5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