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3 17:20...她要多采点,每年能采到5到6斤鲜叶。她也很注重把鲜叶的采摘质量,品相好的鲜叶还能有更好的收购价格。流口镇属于新安江源头地区,近年来,立足新安江源头保护,流口镇大力发展有机茶等绿色产业,推进国家级“茗洲茶”地理标识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及茶产业大脑项目建设,提升茗洲茶品牌知名度,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保障茶农利益,推动了5... 0
-
04-13 17:10...用通俗易懂的乡间俚语讲解与农业生产、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茶农们了解如何在茶叶交易中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合同陷阱。为了打破法律知识传播的壁垒,让不同群体都能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祁门县人民检察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普法举措。“指尖普法”借助了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传播力。该院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阵地定期宣传,结... 0
-
04-13 16:20...走进位于屯溪区屯光镇审坑村的茶园,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茶农们身背茶篓,穿梭在茶垄间,熟练地将一枚枚鲜嫩的春芽收入篓中。审坑组组长徐国庆说:“我们村400亩茶园自3月20日起陆续开采,目前日均采收鲜叶200斤左右,预计采摘期可持续至谷雨前后。”在阳湖镇紫阜村武蓉茶园,连片的茶树青翠欲滴,淡淡茶香弥漫山间。茶农陈继明正忙着... 0
-
04-13 01:50...对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安全隐患等,共商良策。同时制作警民联系卡片,发放至各茶企老板和种茶大户,定期召开“警茶”恳谈会,随时为茶农、茶企、采茶工提供警务服务,当好“护农人”。警务前移,站好茶园“安全岗”。“老乡,今天雾大,开车一定要慢点,注意安全。”4月3日,民警在虎形山黄茶山脚对正在驾车上山的茶农温馨提醒。针对辖区茶山... 0
-
04-12 08:20...刘杰便背着竹篓上了茶山。他家种了12亩茶,正值“明前茶”采摘的黄金时期,他得赶在芽叶变老前采完第一道“芽茶”。金花村的茶园层层叠叠的茶树吐露着新芽,空气中弥漫着茶的香气。刘杰是村里的“采茶能手”,他双手并用,指尖轻捻,一芽一叶便稳稳落入篓中。“明前茶贵如金,芽头嫩、香气足,采得慢了,芽叶就老了!”他一边忙活一边说着。金... 3
-
04-07 10:50...在九畹溪镇丝绵茶核心产区,九畹丝绵茶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厂房内,新采的鲜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等工序,化作清香扑鼻的成品茶。“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5个村、800多户茶农签订合作协议,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标准化管理。”公司负责人龚颖年介绍,通过统一技术指导、采摘标准、收购价格和利润分红,既保障了茶叶品质,又... 0
-
-
04-07 08:00...陈潇榆干过工地、也外出打工过,年少时的“种茶梦”,他一直惦念在心。“我还是想种茶叶。”十多年前的某一天,陈潇榆向妻子提出了这个想法。“四十多岁了,还吃这苦干嘛?”虽不情愿,妻子还是支持了陈潇榆的决定。从茶院镇20多亩茶园起家,如今,陈潇榆的茶叶遍布宁海。“西边双峰片区300多亩,东边越溪乡220亩,北边茶院镇也有100... 3
-
04-07 02:30...“比我们自己赚了400多万还开心”从收茶和捐建现代化的茶厂入手,在当地发挥标杆性的引导作用,进而有效带动当地茶产业的工业化和标准化建设,再带动当地茶农有效增收。这是钟睒睒想联合各方“陆羽”推广云南茶的助农新实践。“浙江如果没有(茶圣)陆羽,就不会有龙井,也不会有紫笋。云南就是缺了一个像陆羽这样的人。希望大家在重视三农过... 0
-
04-06 23:50...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茶农收入稳步提升。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常宁塔山茶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高质量发展。科学培育,提升茶叶品质塔山瑶族乡坚持科技兴茶战略,邀请常宁市茶叶办的茶叶技术专家联合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采茶技能培训,面对面指导农户掌握茶叶采摘标准及技术要点,按“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标准采摘... 0
-
04-06 21:30...”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制茶”:科技重塑茶产业基因云南拥有1200多年的种茶史,但分散的小农生产、落后的加工技术,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景东茶仓茶叶公司总经理刘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已经做茶30年了,同时也是农夫山泉捐赠茶厂项目选择的合作伙伴之一。他表示,厂房内安装有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 0
-
04-06 21:10...习水县同民镇大树茶进入春茶采摘的“黄金季”,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穿梭其中,指尖飞舞,开启了一场与春天的甜蜜“约会”。清晨,曙光初照,同民镇蔺江村的茶农们便身背竹篓,沿着蜿蜒山路奔赴茶园。采摘大树茶可是个精细活儿,经验老到的茶农们双手并用,轻轻捏住芽叶,以恰到好处的力度折下,确保采下的每一片都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 11
-
04-06 21:10...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是德江茶香的源头。终年缭绕的云雾为茶树披上天然纱帐,昼夜温差让茶叶积累了丰沛的养分。春日采茶季,茶农踏着露珠上山,手指在茶垄间跳跃如舞,一芽一叶被轻柔摘下。“我们的茶,呼吸的是云雾,喝的是山泉。”德江县平原镇上堰村茶农老牟笑着捧起新采的茶青,叶脉间还沾着山岚的气息。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德江... 8
-
-
04-06 18:20...新华社记者邵瑞摄焕古镇是紫阳县茶叶品质最优的核心产区。但长期以来,由于其茶园坡度陡、管理难度大、亩均产量低,焕古镇茶叶产业一度发展乏力。国家高校院所科研技术专家的到来,为焕古镇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春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曾建明,清楚记得10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时的感受:“茶山陡得令人惊心,茶农如壁虎,采茶似攀岩;仰头看... 0
-
04-06 00:20...当地为振兴茶产业,通过建立“合作社+茶农”等长效机制,努力书写“绿叶”变“金叶”的共富故事。潘岱的十二盘岭山海拔近400米,山水资源丰富,沿途“千年古道”植被茂盛,坡地土壤利于茶树的种植。“这山上曾经种满了茶树,当地居民也有相对完备的清明早茶种植经验,但是茶叶销路狭窄,居民就没有了种植茶树的积极性,茶山也渐渐荒废。”瑞... 0
-
04-05 23:40...“今年春季气温适宜,茶叶长势良好,目前芽头、品相都很好,预计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大沟村党支部书记莫足兵介绍,大沟茶场生产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红茶和白茶,每年产量可达两万五千斤。村民罗小丽是采茶能手。每年春天,在茶山上总能见到她忙碌采茶的身影,凭借着娴熟的采茶技艺,罗小丽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有了更多时间照顾家庭。“采茶... 1
-
04-05 18:10...清泉镇玲珑茶以“芽叶肥壮、汤色清亮、栗香持久”的独特品质闻名遐迩。在海拔600米的万亩生态茶园里,茶农们遵循着百年传承的“三炒三揉”古法工艺。“我们镇几乎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制茶,现在天天摘,天天卖,每天收入有三四百元!”清泉镇党委副书记周常青站在茶史馆的荣誉陈列墙前感慨。走进清泉茶企智能化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将传统工艺... 2
-
04-04 21:50...满载珍贵的“三月冬”茶青的塑料筐被送回天台,茶农们迅速将茶叶铺开晾晒,争分夺秒留住这缕春茶香。潮州智慧农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晓锋表示,这是他们第二年来帮茶农吊运茶青,去年试点后茶农的反馈不错。“今年春茶一开采,我们就跟着忙碌起来了。”乌岽村所处海拔较高,气温低,采摘的时间比其他地方略晚。乌岽村茶农文达辉告诉记者,... 2
-
04-04 12:40...茶叶在传送带上翻飞飘舞,一时间,清新的茶香四溢。"开园仅五天就收了1700多公斤鲜叶,车间三班倒都赶不上订单。"总经理贾凤刚望着繁忙的生产线感慨。这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联结300余户茶农的企业,不仅让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机械完美相融,更在青山碧水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桥。据了解,该茶厂茶厂是天池茸缘投资建设的五峰天池... 0
-
-
04-04 10:20...邀请“紫阳毛尖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开园仪式、开展采茶能手技能比赛、紫阳富硒茶免费品鉴活动、举办紫阳民歌对唱、富硒茶香长桌宴品鉴、富硒食品产品展销和电商直播、围炉煮茶赏民谣……这是3月29日在紫阳富硒茶开园时上演的场景。随着安康紫阳县2025年新茶开园系列活动的举行,标志着紫阳县26万亩茶园全面进入“采茶季... 1
-
04-04 03:40...”秭归橙农余习桃熟练地采摘茶叶。2月28日,夷陵区的早市茶一开园,余习桃和另外3个姐妹就来采摘鲜叶了。柑橘上市,他们是橙农;茶叶上市,他们又变身茶农……眼下,在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邓村乡等茶叶主产地,出现大量“斜杠”农人,根据自家田间作物生长周期,跨区域切换身份。“明前茶,贵如油,一天一个价,最怕采摘人手不够。相较本... 0
-
04-03 21:40...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6.5万亩,茶产业成为半高山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兴山拥有存活了358年的白茶古树,是非常好的种质资源。”兴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特产服务中心主任胡平说,该县借助古白茶树进行品种选育,开展白茶扩繁推广,同时统一白茶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和“昭君白茶”品牌,并联合宜茶集团成立湖北昭君茶业有限公司,以市... 3
-
04-03 15:00...”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制茶”:科技重塑茶产业基因云南拥有1200多年的种茶史,但分散的小农生产、落后的加工技术,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景东茶仓茶叶公司总经理刘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已经做茶30年了,同时也是农夫山泉捐赠茶厂项目选择的合作伙伴之一。他表示,厂房内安装有目前国内最高标准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单厂日处理鲜叶能... 12
-
-
-
本页Url:
-
2025-04-14-19:4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