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7 03:10...被扣押人员家属敦促以政府推动下阶段谈判15日晚,部分仍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家属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集会,敦促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继续推动加沙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谈判,让剩余的被扣押人员得以释放。被扣押人员家属赞高克:内塔尼亚胡,我们听说你要召开安全会议,我们要求你作出决定,派出一个高级别代表团,给他们授权,以确保停火协... 0
-
02-17 02:10...协议当月19日生效。在持续六周的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应释放33名以方人员,以方应释放上千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本月8日,双方完成第五批人员交换。这是2月10日拍摄的加沙地带与以色列边界围栏加沙一侧的景象。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然而,停火期间,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有违反停火协议行为。哈马斯10日宣布暂停释放以方人员。... 0
-
02-17 02:00...以色列定于15日释放369名巴方在押人员,其中3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333人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遭以方逮捕。遭判终身监禁的36人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高级成员马尔万·巴尔古提的助手艾哈迈德·巴尔古提。据悉,艾哈迈德与马尔万于2002年一同遭以方逮捕,以方指控艾哈迈德在本世纪初派遣自杀式爆炸袭击者对以色列平民... 0
-
02-17 00:40...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应在加沙地带承担责任,必须允许巴勒斯坦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重建,并朝着落实“两国方案”的道路迈进。他还强调,必须制止以色列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和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土地的计划,以方的这些行为会阻碍“两国方案”的落实,破坏在该地区实现和平与稳定的机会。此外,阿巴斯还向马克龙通报了即将在埃及开罗举行的阿拉伯... 0
-
02-16 15:10...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其他武装组织多次对加沙地带的以色列目标发动袭击,再加上国内和国际压力,以色列2005年从加沙撤出大约9000名定居者和军队,使这片飞地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统治。2006年,巴勒斯坦举行立法选举,哈马斯击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 0
-
02-16 02:40...获释人员送医就诊前先接到以色列南部雷姆基地的收容中心,接受初步身体和精神检查,并与家人见面。作为交换,以色列当天也会释放369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此次交换计划一波三折,从“换”到“不换”再到“换”,背后是国际社会的多方斡旋和巴以双方的激烈博弈。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迟迟没有实质进展总台记者江浩宇:此前,哈马斯指控以色列仍在... 0
-
-
02-15 18:20...于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当天被加沙地带巴武装人员扣押。另据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消息,以色列定于15日释放369名巴方在押人员,其中3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333人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遭以方逮捕。遭判终身监禁的36人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高级成员马尔万巴尔古提的助手艾哈迈德巴尔古提。据悉,艾哈迈德... 0
-
02-15 17:20...第十四批加沙地带伤员当天早上已通过拉法口岸抵达埃及。停火或在今后数周内面临更大挑战加沙地带停火协议1月19日生效以来,哈马斯已释放21名以方人员,以色列已释放730多名巴方在押人员。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和以色列应分别释放共计33名以方人员及上千名巴方在押人员。就在本周,哈马斯和以色列停火协议的执行出现... 0
-
02-15 13:30...此外,总台记者获悉,第十四批加沙地带伤员当天早上已通过拉法口岸抵达埃及。停火或在今后数周内面临更大挑战加沙地带停火协议1月19日生效以来,哈马斯已释放21名以方人员,以色列已释放730多名巴方在押人员。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和以色列应分别释放共计33名以方人员及上千名巴方在押人员。就在本周,哈马斯和以色... 0
-
02-15 03:00...哈马斯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与埃方会谈,并与卡塔尔方面沟通。斡旋方承诺“清除一切(阻碍协议执行的)障碍”,“相应地,哈马斯重申,愿执行所签协议,包括在指定时间交换在押人员”。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运送预制房屋和推土机的卡车停在拉法口岸埃及一侧。报道说,卡车在接受以方检查后将开入加沙地带。哈马斯定于15日释放三... 0
-
02-15 02:20...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旅游迎春休闲过年·跟着年味游湖南”2025年新春旅游休闲宣传推广活动,让“跟着年味游湖南”成为海内外新春热议话题,助力湖南春节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活动期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采用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为游客“种草”年味湖南。1月22日活动启动时,现场推介了湖南八大休闲旅游主题线路,同时,... 1
-
02-15 02:20...这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月19日达成停火协议以来,首次有火箭弹试图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制造了此次事件。10日,哈马斯指责以色列未兑现允许帐篷等物资运入加沙地带等部分停火协议条款,因此宣布推迟原定15日释放部分被扣押以方人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1日说,以安全内阁已一致决定... 0
-
-
02-12 13:30...一串串蜿蜒的人流,一行行坚定的脚印,好像是对近期美方所谓“清空”和“接管”加沙言论的无声反击。1月27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启程返回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穆罕穆德·达伍德一身黑衣,站在一条狭长小巷中,两旁的建筑千疮百孔。这里曾是她和4个孩子的家。“以军空袭夺走... 0
-
02-11 10:40...将在本月27日主办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以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称,埃及外交部发布的声明称,应巴勒斯坦要求,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将齐聚开罗,讨论“巴勒斯坦问题新的危险发展”。这家媒体提到,举行此次峰会是因为地区国家对特朗普关于加沙地带未来的提议感到担忧。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本月4... 0
-
11-23 10:10...童年经历过战乱。他表示,十分理解加沙地带儿童每天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到处是)炮火声,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硝烟弥漫,曳光弹照亮夜空,恐惧、疼痛和伤感一直伴随着我。”谭德塞说。在当天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与会代表为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丧生的平民以及1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起立默哀。11月10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地区,加沙地带北... 6
-
11-23 07:10...并加大努力重振“两国方案”政治前景。会议上,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拉塞尔以及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执行主任卡内姆就加沙人道主义局势进行了通报。三名通报人都表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虽然是良好的开始,但是时间远远不够。他们呼吁临时停火能发展为长期停火。中国常驻联合... 1
-
11-23 01:40...以色列如今面临着来自人质家属与同情人质家属的国内民众的强大压力,“确实需要交换一些人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了交换部分人质的协议,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讲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在人质问题上的压力。”此外,董漫远还指出,与哈马斯达成人质交易,有助于缓和以色列同美国在人质问题上的矛盾。另一方面... 1
-
11-22 18:50...目前该医院已被以军包围,医院内有数千名无家可归的人以及约700名医护人员和伤员等。巴勒斯坦方面消息人士2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军当天还对位于加沙地带中部布赖杰难民营的一所联合国学校发动空袭,造成至少12人死亡。巴勒斯坦安全部门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来自约旦的野战医院设备已于当天经由拉法口岸进入加沙,该野战医院将设在加沙地... 10
-
-
11-22 05:00...埃及方面已调派3.8万名医生和2.5万名护士为来自加沙地带的患者提供医护服务。11月19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一家医院,医护人员照顾从希法医院撤离的早产儿。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这些早产儿来自加沙地带最大的希法医院。以色列军方先前以希法医院地下暗藏哈马斯军事指挥中心为由,上周起包围医院并展开军事行动... 7
-
11-21 18:00...以军士兵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当天上午在宰通区激烈交火。哈马斯媒体办公室19日发表声明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1.3万人死亡、3万余人受伤。死者中有5500多名儿童和3500多名妇女。另有约6000人失踪。声明还说,本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201名医护人员、22名民防人员和60名记者死亡... 4
-
11-21 12:50...是我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来的任何冲突中从未见过的。根据联合国网站发布消息,谈及新一轮巴以冲突结束后该地区接下来的情况,古特雷斯表示,重要的是将这场悲剧转化为机遇。他还说,为使这一点成为可能,有必要在战后坚定、不可逆转地选择两国方案。综合今日俄罗斯等多家外媒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0月7日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 1
-
11-19 02:30...但造成一定程度的设施损毁。《以色列时报》18日援引以色列军方一份简短声明报道称,以色列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一枚从黎巴嫩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该导弹未进入以色列境内。拦截行动触发以色列北部地区拉响防空警报。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消息,两辆油罐车17日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据报道,以色列战时内阁16日晚间... 9
-
-
-
本页Url:
-
2025-02-17-03:3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