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8 07:50...邵永灵:冷战时期,欧洲是美苏对抗的前线。面对苏联强大的常规力量和核力量,美国提出了“延伸威慑”战略,旨在为欧洲国家提供核保护伞,确保盟友的安全。而美日之间,则是在2010年之后开始磋商,希望借鉴这一模式,加强双方在核威慑领域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延伸威慑”需要有具体的落实程序,即“延伸威慑”指针。要将核对抗引入亚太资... 5
-
12-24 04:40...韩国废除了旨在缓解军事紧张局势的协议,美韩在朝鲜半岛进行了七年来的首次精确制导武器轰炸演练。无人机事件使得朝韩两国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朝鲜放弃了与韩国和解的目标,炸毁了朝韩边境道路。新加坡《联合早报》:刷新朝鲜战略导弹能力的纪录朝鲜在美国大选临近之际发射“火星炮-19”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上升顶点高度超过7600公... 0
-
12-19 20:30...俄军正在逐步实现此前设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在回答有关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问题时,普京表示,库尔斯克的战斗正在持续,俄军一定会将乌军击退。普京还表示,每天都收到有关在库尔斯克完全击退乌军的相应计划和汇报,但是目前无法明确何时最终完成。西方说可轻易击落“榛树”?普京:可向乌提供“萨德”试验一下关于“榛树”导弹是落后型... 2
-
12-19 16:00...他向与会记者展示了俄太平洋舰队155陆战旅交给他的战旗。普京表示,俄军在接触线全线每天都在向前推进,俄军正在逐步实现此前设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在回答有关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问题时,普京表示,库尔斯克的战斗正在持续,俄军一定会将乌军击退。普京还表示,每天都收到有关在库尔斯克完全击退乌军的相应计划和汇报,但是目前无法... 4
-
11-25 14:20...凌晨API数据显示美国超预期累库,虽然汽柴油降库但整体数据偏空,数据公布后油价小幅回落。可以看出周一油价大涨对市场情绪还是有明显改善,周二下午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偏好回暖也提供了助力,另外本周美元的回调及俄乌局势近期再次紧张也限制了油价的回调,诸多因素影响下油价整体表现的较为抗跌。但对中长期展望市场对原油市场供需预期仍较为... 2
-
11-22 18:50...路透社说,这意味着在俄乌冲突第1000天,紧张局势出现“重大升级”。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美联社评论称,这份文件“降低了核打击门槛”。路透社说,这是莫斯科向华盛顿发出了警告。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分析称,特朗普即将就任美国总统被认为能为俄乌冲突的结束带来转机,... 2
-
-
11-20 19:50...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纵深目标。对于基辅19日的行动,路透社说,这意味着在俄乌冲突第1000天,紧张局势出现“重大升级”。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更新后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美联社评论称,这份文件“降低了核打击门槛”。路透社说,这是莫斯科向华盛顿发出了警告。新加坡《联合早报》等... 2
-
11-20 18:30...乌方则首次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了俄境内目标。一时间,外界担忧这场冲突的紧张局势会再度升级。据“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当地时间11月19日报道,正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在会议间隙敦促俄罗斯总统普京“保持理性”、放弃核威胁、不要对国际社会表现出“咄... 0
-
10-13 18:30...以及超过60架飞机参与此次北约年度核演习。报道称,演习将持续两周,不会使用实弹武器,但将军事人员将模拟战机携带美国核弹头的任务。不过,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北约官员称,此次演习并非是对俄罗斯近期声明的回应,该演习已连续举行了十多年。北约负责国防政策和规划的助理秘书长安格斯拉普斯利表示,我们不会因为某一天的言论而不断进行调整... 2
-
10-13 12:30...北约负责国防政策和规划的助理秘书长安格斯拉普斯利表示,我们不会因为某一天的言论而不断进行调整。他表示,此类演习对于展示北约的核能力和阻止袭击非常重要,我们寻求以多种方式威慑任何对手,主要是俄罗斯但核威慑始终是基础。据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在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晤后称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我们必须测试... 11
-
10-03 13:50...微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可灵活部署于众多设备中,尤其是海军舰艇等军事装备。据悉,此次活动要求相关行业专家提供一些关键信息,包括适用于海军水面舰艇的第4代核能系统的详细技术规格、功率输出和安全协议,以及如何改造现有舰艇等。此外,英国防部还希望了解舰艇配备第4代核能系统后,舰队人员如何分配、训练和参与维护。报道还称,此次信息征集... 4
-
09-27 20:10...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仍是俄罗斯安全的最重要保障和保证全球平衡的工具。普京表示,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快速变化,俄方应该关注这一事实,其中包括出现对俄罗斯及其盟友造成军事威胁和风险的新源头。对俄方而言,重要的是使国家战略规划文件适应现实变化。普京表示,在更新版俄罗斯核学说中,俄方已经增加了将对其采取核威慑措施的国家和军事同盟的类... 3
-
-
09-27 11:30...三位一体核力量仍是俄罗斯国家和公民安全的最重要保障,是保持世界战略均势和力量平衡的工具。俄方无计划扩大核武库根据俄罗斯2020年推出的《俄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基本原则》,只有在俄罗斯的国家主权或领土面临威胁的特殊情况下,俄罗斯才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普京在当天会议上表示,当前军事政治形势正快速发生变化,出现了针对俄罗斯及其盟... 3
-
09-27 01:20...在俄方获取有关开始对俄进行空天攻击的确切信息后,俄方将以核武器进行回应。另外,当常规武器对俄罗斯主权造成严重威胁时,这也将是俄方做出核回应的理由。普京还表示,当白俄罗斯作为俄白联盟成员遭到入侵时,俄方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近期,包括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内的多位俄官员都表示,俄罗斯正在制定更新后的核学说,并将西方的行... 4
-
09-26 11:20...使用核武器的核心原则依然不变——俄罗斯将核武器作为捍卫国家主权的最后手段。普京表示,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快速变化,俄方应该关注这一事实,其中包括出现对俄罗斯及其盟友造成军事威胁和风险的新源头。普京称:“建议对核武器使用条件的界定做出多项澄清。在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草案中扩大予以核威慑的国家和军事联盟范畴。对需以核威慑... 1
-
09-13 16:30...“觅敌者”号核潜艇于2017年下水后,进行了长时间海上测试,对推进系统、武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此次正式服役后,预计将配属给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觅敌者”号核潜艇长112米,由83兆瓦加压轻水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排水量约6000吨,水面最大航速15节,水下最大航速24节,配备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可携带12枚射程750公... 3
-
09-12 18:50...这一决定“与我们的西方对手(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的升级进程有关”。点评:俄罗斯是拥有三位一体核威慑、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其核力量使用与核政策变化对全球战略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俄罗斯的现行核政策,核武器仅是一种威慑手段,但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率先使用。俄罗斯这种核政策虽然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但由于对在极端情... 1
-
09-02 21:30...要快速将乌军赶出去,也是一厢情愿。现实是,尴尬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乌克兰。库尔斯克行动可以描述为,一个无核国家首次占领有核国家领土。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而且让核升级理论家数十年的工作完全白费。几十年来,核升级理论家一直认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基本上不会受到攻击,但库尔斯克显然颠覆所有人的认知。乌克兰不是核大国,武器装... 0
-
-
06-03 20:30...在5月举行的一个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海军中将约翰尼·沃尔夫表示,改装“弗吉尼亚”级攻击潜艇以配备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沃尔夫强调了这只是初步的成本估算。参议员马克·凯利对这种改装表示担忧,尤其是对鱼雷性能和其他战略武器计划的影响。考虑到经验丰富的人员有限,以及核武器工业... 0
-
05-16 20:10...它将是2045年前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2020年俄罗斯军工联合体消息人士称,“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2018年成功测试后已列装俄海军,但该说法此前并未得到俄官方证实。“布拉瓦”导弹试射的画面俄罗斯《消息报》15日称,“布拉瓦”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最新的海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导弹,装载在“北风之神”级... 2
-
05-01 18:50...以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在其领土上拥有美国核武器的国家涉及的核武器”。那么,马克龙话里说的这些国家是哪些国家?报道称,长期以来,建设欧洲防务一直是法国的雄心壮志,但是北约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这种集体防御。北约32个成员国中有30个是欧洲国家,有23个是欧盟国家。俄乌冲突以及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再次引发对欧洲防务自主的讨论。法国... 2
-
04-02 11:00...英国目前拥有225枚核弹头。近年来,伦敦一直在大力加强其核能力。例如,2021年,在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领导下,英国宣布多年来首次扩大其核武库规模的限额,将核弹头的储备数量增加至260枚,而不是像原先计划的那样,到2020年代中期将核武库削减为180枚弹头。苏纳克政府也在继续执行这一政策。3月25日,在英国内阁宣布... 0
-
-
-
本页Url:
-
2025-02-13-08:2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