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05 13:00...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这样耕耘在祖国大地上。被校长提到名字时,37岁的李文强正在距离北京会场近3000公里外,和往年一样,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的玉米地里忙碌。3月正是科研玉米种子成熟收获测产的关键时期,团队师生和工人们一起收玉米。春节之前,他在南繁基地住了近1个月,为玉米授粉。春节之后,他又多次往来武汉与三亚南繁基地,观... 0
-
03-03 21:00...这些即将收获的水稻种子将陆续北上播撒到田地中。??在海南南繁基地,实现“一年繁育多代”,是这里的核心优势之一。如今,随着智能温控、人工光照等技术的突破,加代效率再次跃升。地处崖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正在利用智能化表型设施平台采集农作物生长数据,集成了6种传感器的表型设施就像给植物做全身扫描一样,轻松获取了眼前... 0
-
03-03 07:00...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邹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实施10年来,科研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创新平台主体持续集聚,南繁产业加快培育,管理服务日益完善。海南省委省政府对南繁工作高度重视,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 1
-
03-02 12:40...每次对这种数据量进行一个标注,最后再送给模型去训练。何沛桐说,去年11月份这批棉花种下去后,团队就开始用机器人采集影像。每7天采集一次,之后进行数据标注与AI训练,记录下不同苗期、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的棉花生长信息,等到棉花收获时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其间对AI不断进行数据喂入,最终将得到一个“棉花通识课”成绩优秀的A... 1
-
02-27 19:00...去年11月份這批棉花種下去後,團隊就開始用機器人採集影像。每7天採集一次,之後進行數據標注與AI訓練,記錄下不同苗期、不同地塊、不同品種的棉花生長資訊,等到棉花收穫時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其間對AI不斷進行數據喂入,最終將得到一個“棉花通識課”成績優秀的AI模型。有了這些AI模型,種源攻關的“最初一公里”——篩選海量... 0
-
02-26 02:20...每年集聚全国各省区市的800多家科研机构、8000多名科研人员来此开展南繁工作。全国已育成的近3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都与南繁有关,80%以上的水稻品种曾通过南繁育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军说。数据也许抽象,身边的南繁故事大家不会陌生。袁隆平在三亚发现了野败,打开了杂交水稻的突破口,被外... 0
-
-
02-25 17:20...防止永久基本农田发生新的“非粮化”;构建以优质耕地为主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合理调整置换不稳定耕地,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逐步推动良田集中连片;强化南繁用地保障,优先保障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用地,确保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范围长期稳定。《意见》要求,要加强高标准农田、耕地灌排保障体系建设,分区分类分步... 3
-
02-22 01:00...地处崖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正在利用智能化表型设施平台采集农作物生长数据,集成了6种传感器的表型设施就像给植物做全身扫描一样,轻松获取了眼前这些玉米植株的各项数据。植物CT是给植物进行体检,体检之后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表型数据,希望缩短当前作物的育种周期,提高新品种产出效率。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已聚集全国29个省... 0
-
02-21 13:40...乐东抢先抓早,加快推进海洋南繁种质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乐东海洋南繁种质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该县利国镇球港村。项目计划打造以名贵鱼种及南海热带观赏鱼研发培育、展示和交易以及休闲渔业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种业产业园区,着力发展成为国家级名贵鱼种南繁示范基地、国家级珍稀海洋鱼类种质资源库、国家... 1
-
02-21 11:20...地处崖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正在利用智能化表型设施平台采集农作物生长数据,集成了6种传感器的表型设施就像给植物做全身扫描一样,轻松获取了眼前这些玉米植株的各项数据。植物CT是给植物进行体检,体检之后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表型数据,希望缩短当前作物的育种周期,提高新品种产出效率。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已聚集全国29个省... 0
-
02-21 10:20...确保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21.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8万亩。《意见》提出,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到地块并上图入库,探索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从严管控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督;构建以优质耕地为主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 0
-
02-15 13:00...加快构建登记作物品种DNA指纹图谱库。“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把种质资源“保起来”。农业种质... 3
-
-
01-30 02:30...今年在这里分两批播种各类玉米材料1万多份,包括自交系加代材料、复配新组合材料、群体选择材料等。预计4月初,经过筛选、脱粒、晾晒等程序的玉米材料就会被打包邮寄回内蒙古。刘志雄说。海南气候独特、土壤肥沃,热量和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每年冬春,众多科技人员汇聚于此,从事各种作物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一粒种子,为什么... 2
-
01-27 07:20...中科院、中种业集团等“科企”集群加速聚集,南繁发展进入“加速跑”阶段。根据中央12号文件“要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安排部署,以及《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建设南繁硅谷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的任务要求,海南省政府积极向国务院争取农作物种子进口、从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审批权限下... 0
-
01-22 10:50...光明日报记者徐鑫雨摄/光明图片在育种学上,“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得益于越来越多像焦明大这样来自北方的科研单位的育种专家,到南繁村开展加代扩繁工作,如今,南繁村常年为国内外85家科研院所加代扩繁育种,成为麦类、青稞、蔬菜加代扩... 15
-
01-21 18:20...内蒙古南繁基地玉米单倍体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近日全面投入使用。据悉,该平台由自治区种业振兴资金支持建设,实验室面积170多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80多台(套),配套试验用地50亩。该平台具备完善的设施设备,可进行单倍体诱导、单倍体鉴别、染色体加倍等技术研究。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缩短育种年限、大幅加快育种进程,获得高度... 0
-
01-17 10:20...为何要发展三亚经济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升三极一带一区能级,要求三极要挑大梁,三极中的其中之一就是三亚经济圈。报告还提出探索跨市县合作发展新机制,促进跨区域产业链优势互补,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三亚经济圈如何协同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海南自贸港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三亚学院盛宝金融科... 5
-
01-17 10:20...南繁各单位一省包一镇一院帮一村等工作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总结交流经验,海南省南繁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南繁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交流会暨大茅专家人才服务团成果转化展示活动和培训班,进一步推动南繁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动力。专家座谈会现场。吉阳区委组织部供图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长郭涛致辞表示,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正致力... 4
-
-
01-07 11:50...8个院士工作站、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3095名高层次人才在崖州湾畔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一批批种业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加速汇聚,中种集团、国投种业等一批头部种业企业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累计注册种业企业3000余家,认定南繁种业CRO企业15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共享试验平台16个。南繁种业产值从2022年的83.... 2
-
01-03 23:40...于1953年毕业于原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一书深入挖掘大量珍贵一手资料,生动讲述吴明珠院士为祖国西甜瓜育种事业艰苦耕耘奉献一生,构建起世界领先育种技术平台的传奇人生,高度颂扬了以其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南繁精神。《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 3
-
12-13 22:40...了解橡胶、油棕、甘蔗等新品种研发,询问热带作物生物育种最新进展。他强调,要投入更多资源,建设更多平台,支持中国热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热带产业发展难点问题,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争取尽早取得一批新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抢占热作科技创新制高点,辐射带动热带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唐仁... 1
-
12-02 08:20...要投入更多资源,建设更多平台,支持中国热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热带产业发展难点问题,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争取尽早取得一批新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抢占热作科技创新制高点,辐射带动热带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唐仁健详细了解该院开展生物育种、作物表型研究等情况,要求研究院锚定打造全球种... 3
-
-
-
本页Url:
-
2025-04-02-15:5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