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4 20:20...介绍了“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的最新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为解决“何以良渚”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答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宁远介绍,在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迈入了“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在距今5300年左右,良渚文明兴起后,长江下游地区进入了... 0
-
11-23 06:50...介绍了“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的最新考古发现,这些发现为解决“何以良渚”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答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宁远介绍,在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迈入了“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在距今5300年左右,良渚文明兴起后,长江下游地区进入了... 1
-
07-12 10:50...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中东部、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江苏中南部、河北中部、北京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中部、江苏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6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7月12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 2
-
04-29 01:10...新华社发(上海博物馆供图)上海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象牙权杖(资料照片)。福泉山遗址是上海地区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上海地区良渚文化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从1962年发现起,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在遗址前后开展八次试掘和发掘工作并对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探,确认福泉山遗址的地下埋藏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地处长江下游... 9
-
04-17 16:00...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又相继发现了约20条水坝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王宁远说,5000年前,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当地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考古机构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 13
-
04-05 20:4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王宁远说,5000年前,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当地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考古机构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展了“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课题。良渚遗址聚落考古研究... 3
-
-
04-04 17:00...近年来公布的一个个重大考古发现给世人以不断的惊喜和启迪。从2020年起至2023年,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又相继发现了约20条水坝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王宁远说,5000年前,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当地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 2
-
04-04 16:40...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又相继发现了约20条水坝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研究员王宁远说,5000年前,良渚周边水利系统极为复杂,当地的水利开发程度远超想象,这为全面认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考古机构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 3
-
03-31 14:40...磨盘山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个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遗址延续时间长,谱系完整,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新华社发(磨盘山遗址考古队供图)图... 2
-
03-27 20:30...并初步认定磨盘山遗址为一处区域中心聚落。南京大学副教授、磨盘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赵东升表示,目前初步确认现存遗址区域分为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其中西侧区域为东西长290米、南北宽240米的不规则曲尺形,面积约52000平方米,遗存年代以马家浜文化时期至春秋时期为主,也有少量宋代墓葬;东侧区域为东西长1... 3
-
03-26 18:30...搜索融媒体矩阵山东手机报海报新闻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官方微博抖音人民号全国党媒平台央视频百家号快手头条号哔哩哔哩国宝画重点丨从这里看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来源:新华社作者:手机查看playstopmutemaxvolumerepeat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 0
-
03-26 00:50...考古专家基本确定这里为一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2015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开启对遗址的系统性发掘。首次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核心区布下10个探方,发掘出20余座崧泽文化时期墓葬。“每个人都非常兴奋。”磨盘山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东升说,他与这处遗址已相... 2
-
-
03-19 03:30...在经过附近地铁6号线后宰门一处施工围挡时,他看到工人正忙着进行地质勘探打钻,钻出来的土壤看起来比南京地区陆上土壤要偏黑,且细腻得多、分层明显,肉眼还能看见少量的植物残体。“这泥土不简单,可能是湖体的泥巴。”出于职业敏感性和好奇心,他征得施工方同意,取得部分泥土带回研究所,先进行碳-14年代测年。“一测果然不简单,钻孔最... 0
-
02-26 22:00...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是少有的连续延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同类型的遗址不会超过5个。”发掘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东分析,磨盘山遗址之所以如此特殊,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紧密关系。磨盘山遗址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 1
-
11-29 00:10...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介绍,今明天的较强冷空气将主要影响北方,东北、华北是降温的核心区域,尤其是东北东南部降温可达8至12℃。后天,第二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它强度更强、影响范围更大,降温可波及中东部大部地区,江南、华南等地也将出现气温下滑。降温过后,最低气温0℃线会南压到长江下游附近。在这两轮冷空气过程中,东北降温最为... 6
-
10-07 21:50...它的濒危等级为野外灭绝。1986年,我国从英国重引入麋鹿39头,放养于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经过30多年的科研攻关、种群重建、栖息地保护恢复等举措,目前我省沿海滩涂区域麋鹿种群数量已达7840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达3356头。据多年连续观测,分布于我省沿海滩涂的麋鹿野外种群,已实现了自然繁衍,恢复了野生习性,表明麋鹿... 0
-
09-04 19:40...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一座仰韶文化墓葬中,尸骨的东西两侧用蚌壳堆出龙和虎的形象,竟然与汉代的四神中东青龙西白虎的方位一致,或说明四神思想具有久远的史前渊源。在距今5500-5300年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和同时期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中,都出土了身体呈C型的玉龙,两地还出土了同样的玉龟和姿势相同的玉人。不仅说明龙的观念在... 1
-
06-30 04:20...由上海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品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在长江下游地区,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现,让人们逐渐了解了开放包容的“崧泽文化”、精致灵秀的“良渚文化”。早在五千多年前,长江下游先民就已创造出比肩世界的辉煌文明,对... 3
-
-
06-29 14:00...也让我们领略了时隔8000年的文明。良渚文化。1936年发现的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的良渚文化遗址,核心部位良渚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都在余杭瓶窑境内。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是... 3
-
05-25 17:40...横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沿线港口多、城市多,船舶流量大,是连接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通航水道。2021年3月起,长江航道局通过航道整治将该河段全年最低维护水深提升至6米,实现了万吨级江海船舶可常年直达武汉。今年起,该局通过组织开展长江下游武汉至安庆河段综合利用航道水深资源专题研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该局再次组织提升该河段5... 5
-
01-28 04:20...内壕以北为墓葬区,处在岗地的最高点,以一处略呈方形的祭坛为核心。在祭坛之上和周边,分布着数十座墓葬,随葬品以玉石器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龟、版、鹰、龙等。2019年,凌家滩遗址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课题,并作为长江流域5处区域核心聚落之一被纳入新一轮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课题... 18
-
-
-
本页Url:
-
2024-12-11-22:1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