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7 16:40...以《极地变化与极地考察》为题,分享了极地气候、考察站建设、雪龙号的前世今生和我国40年极地科考的丰硕成果。(活动现场,大家踊跃提问。极地考察,测绘先行。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员、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韩惠军参加过7次南极科考,作为秦岭站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场,他带领学生们透过测绘的视角认识... 4
-
11-16 05:30...红领巾见证中国力量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有助与科研人员更好的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进行更准确的生态环境评估,更是取得和维护了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应有的地位和权益。1984.11.20——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向阳红10号、海军J121号1985.02——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成1989.02——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 0
-
11-02 22:40...也将为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全面科学认知极地提供良好工作生活条件。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王金辉介绍,考察队将完成秦岭站主体建筑结构和墙板安装收尾,科研栋、室外管线、通信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设施的安装。秦岭站首次迎接越冬考察,由于这次越冬经历的极夜时间长、人数多、... 11
-
06-18 03:10...南极探险队采用帐篷、雪屋和木屋;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运输能力、建造能力、机械装备施工等能力提升,考察站建设主要选择钢结构装配式和模块化建造方式,建筑的保温、抗风、防火等要求极高。如何保温: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陆,考察站一般采用双重或多层保温设计。我国南极昆仑站、秦岭站的保温都是采用内部功能模块与外部保温层相结合,内... 0
-
05-16 19:30...也就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南极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罗煌勋深有感触地说。去南极连往返大致要4个月。最长的一次,罗煌勋连续驻守17个月。14年来,他在南极的时间累计近2000天。他坦言,在南极也会有无助的时候,尤其是对家人很亏欠。有一年妻子做手术,他虽然牵挂,但回不去。“为了那件事她到现在都骂我。”他半开玩笑地说。通常,科考队去... 1
-
04-18 19:20...新考察站,也新在科研价值。罗斯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历来是南极考察的热门区域。美国、新西兰、意大利、韩国等在此纷纷建站,足以窥见其重要性。展望未来,融新理念、新技术于一体的秦岭站,将为全球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看多个“首次”:探秘“5站5海... 3
-
-
04-17 14:00...“雪龙2”号和“天惠”轮成功穿越复杂冰区。新华社记者周圆摄2月7日,经过52天奋战,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新考察站,新在建筑设计。外观呈南十字星造型,一体式设计别具一格;采用高效便捷的模块化安装,模块化率达到45%;新能源占比超60%等。可以说秦岭站为极地建筑树立了新标杆。新考察站,也新在科研价值。罗斯海被认... 1
-
04-17 02:50...一体式设计别具一格;采用高效便捷的模块化安装,模块化率达到45%;新能源占比超60%等。可以说秦岭站为极地建筑树立了新标杆。新考察站,也新在科研价值。罗斯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历来是南极考察的热门区域。美国、新西兰、意大利、韩国等在此纷纷建站,足以窥见其重要性。展望未来,融新理念、新技术于一体的秦岭... 1
-
04-17 02:10...昆仑站首次开展了近红外天文观测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为开展全年空天观测提供了坚实基础。再说说5海。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这些海域的了解并不比月球背面多多少。本次考察队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特别是布放了我国在极地的首个生态潜标,有助于更好分析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 0
-
04-17 00:40...采用高效便捷的模块化安装,模块化率达到45%;新能源占比超60%等。可以说秦岭站为极地建筑树立了新标杆。新考察站,也新在科研价值。罗斯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海洋原始生态系统,历来是南极考察的热门区域。美国、新西兰、意大利、韩国等在此纷纷建站,足以窥见其重要性。展望未来,融新理念、新技术于一体的秦岭站,将为全球评估南极... 2
-
04-13 03:30...中铁建工集团圆满完成了秦岭站建设及开站和中山站工程建设等任务,在南极创下了多项施工纪录。在南极第五个考察站秦岭站的建设过程中,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战风雪、斗极寒,提前13天完成站前区物资卸运任务,创造了南极考察史上最短时间卸运最大物资量的纪录;仅用不到60天,就高标准顺利完成了秦岭站的建设任务,创造了极寒条件下短暂窗口期... 0
-
04-11 19:00...“雪龙”号抵青同样是对青岛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雪龙”号与青岛重聚于奥帆中心,在这里展示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科研成果,讲述极地之旅。绿色施工52天完成秦岭站建设并开站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以建设... 0
-
-
04-11 07:10...通过密封耐低温光学镜筒、全密封直接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望远镜光学方案采用在入瞳处安装密封除霜封窗、全口径近红外滤光片,全视场像质优异、信噪比高。近红外望远镜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索在昆仑站开展全时段、全波段天文观测的可行性。4月8日上午,“雪龙2”号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抵达香港,开启为期5... 0
-
04-09 22:00...”这是一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保障系统。人员配置方面,通常考察站常年设有医生、机械、电气、水暖、维修、通信、厨师等专业保障岗位。物资补给方面,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雪龙”号或“雪龙2”号会给考察站送来一年的补给,包括食品、燃油、配件和专用设备等。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已建立无土栽培蔬菜温室系统,如今能种出生菜、黄瓜、辣椒等。电... 0
-
03-09 03:50...2024-02-0711:55秦岭站以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命名。新站主体造型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主体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为中国现有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2024-02-0719:30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活动举行,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南极长... 4
-
03-08 12:50...从体现时代特点、采用中华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到体现南极地形特征、采用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山系命名的规则。按照这个规则,结合新站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命名为“中国南极秦岭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 0
-
03-08 12:40...都可能被浪“打翻”。队员常出现晕船、呕吐、耳鸣等症状,而穿过西风带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才会进入南极圈。曹涛坦言,5年前,他首次抵达南极时心中不免忐忑。直到“卸货”作业,他才对这里的工作有了信心,“这是在南极打的第一场硬仗”。抵达南极,中山站这边首先要开展海冰卸货作业。“冰下就是千余米深的大海,尽管冰厚约1.5米,仍有... 3
-
03-03 19:50...生活用水经过现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海,固体垃圾须全部运回国内。交通出行方面,考察站配置有工程机械、全地形野外车辆、橡皮艇和直升机等交通设备。此外,中国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南极内陆运输保障车队,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入列后,航空调查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以考察站为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维体系,... 0
-
-
03-01 02:40...我国极地事业从物资比较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很短时间建立中山站挺进了南极内陆,正是一代代极地工作者的拼搏奉献为后续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得我参加南大洋考察时,采集水样还需要手动挂、摘采水器,如今的作业手段和效率已今非昔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说,我们要以总书记的勉励为动力,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艰苦奋斗... 0
-
02-29 20:40...运维保障是考察站运行的基础。在旷古荒寂的南极,一座考察站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魏福海曾多次担任南极考察站站长,“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水、电、暖、吃、住、行等保障系统。”这是一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保障系统。人员配置方面,常年考察站通常设有医生、机械、电气、水暖、维修、通信、厨师等专业保障岗位。物资补给方面,每年... 0
-
02-29 09:30...在旷古荒寂的南极,一座考察站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魏福海曾多次担任南极考察站站长,“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水、电、暖、吃、住、行等保障系统。”这是一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保障系统。人员配置方面,常年考察站通常设有医生、机械、电气、水暖、维修、通信、厨师等专业保障岗位。物资补给方面,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雪龙”号... 0
-
02-29 03:20...魏福海曾多次担任南极考察站站长,“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水、电、暖、吃、住、行等保障系统。”这是一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保障系统。人员配置方面,常年考察站通常设有医生、机械、电气、水暖、维修、通信、厨师等专业保障岗位。物资补给方面,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雪龙”号或“雪龙2”号会给考察站运送来一年的补给,包括食品... 0
-
-
-
本页Url:
-
2024-12-02-19:4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