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6 22:30...脸两侧头发宽大下垂,遮住双耳。29件陶人俑最高的47厘米、最小的29厘米,眉目清秀,面带微笑。“陶俑胎土经过筛选,烧成温度高,制作精良,其神态平和,表达出一种安天乐命的生死观。”张大可说。长沙地区六朝早期流行青瓷俑,此类陶俑从未发现过,其“故乡”远在千里外的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称为“建康式”陶俑。桂花坪东晋墓发现“... 2
-
09-26 10:30...《礼记·郊特牲》所谓:“器用陶匏,尚礼然也。”郑玄注:“此谓太古之礼器也。”所以,陶瓷很早就成为重要的礼乐之器。基于诗乐不分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说,陶瓷很早就参与中国文学话语的建构。陶瓷除了运用于祭祀大典等重要场合,也作为日常用品逐渐广泛使用。《周礼·考工》:“陶人为甗。”甗,是一种用于蒸煮的日用陶器,说明陶器又广泛地... 0
-
12-13 10:10...一边对手里的泥巴进行拍捏,一边旋转着面前的雕塑转台。不到两个小时,一捧再普通不过的泥土,在闫强手下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形神毕肖的蒙古族姑娘形象,他为泥土赋予了“生命”。“受父辈影响,我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3年级,我学画画的同时看着爷爷做泥塑,帮他做些简单的泥活儿。”闫强说。大学毕业后,闫强回到家乡在小学担任... 0
-
11-04 05:20...他为泥土赋予了“生命”。“受父辈影响,我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3年级,我学画画的同时看着爷爷做泥塑,帮他做些简单的泥活儿。”闫强说。大学毕业后,闫强回到家乡在小学担任美术教师。教学之余,他从未放弃过对泥塑、陶艺的制作研究与传承创新。而作为非遗传承人,如何把这项技能传承和发展下去,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图为四子王... 2
-
04-27 03:00...它的身旁还放了一张特写照片,图片说明为:陶塑人像耳朵下方留下的工匠指纹痕迹。图片显示这个陶塑人像的耳朵部位有人类指纹痕迹,但由于这个人像的尺寸很小,参观者又是隔着玻璃柜参观,仅凭肉眼不太容易看到这些痕迹的细节。这件文物的收藏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该陶塑人像出土于湖北石家河三门湾遗址地层,距今4000年左右。不久... 19
-
-
-
本页Url:
-
2025-02-08-22:1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