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2 23:20...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因此,鼓吹“文明优越”,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只会阻碍文明交流互鉴,阻碍人类文明进步。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越要重视各国各民族文明发展的权益和空间,对不同文明采取互相尊重的包容态度。我们要秉持“求同存异”... 0
-
02-22 21:20...充分体现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致性,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二、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现代化原有的推进方式,开辟了人类迈向现代文明的新道路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特征是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全面深刻变革。作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现... 0
-
02-22 21:20...深化了对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的认识等。鲜活语言阐释深邃理论。《问答》一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大众话语,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可读性,也提高了读者的学习兴趣,展现了时代气息和理论之美。第4板块中,在回答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问题时,引用草木... 0
-
02-22 20:30...守护乡村美好和平安的美好画面。借助百姓耳熟能详的越剧曲调,戏歌《采茶新曲》把交通安全意识唱到田间地头,唱到百姓心间;音乐剧《为爱抵达》节目通过深情的舞台情景演绎,还原了妻子牵挂驾货车远行的丈夫、孩子期待送外卖的爸爸、老人盼望远行的子女回家团聚的场景,呼吁每一个出行者文明出行;情景讲述《文明记录》通过回忆,用镜头展示了十... 0
-
02-22 10:20...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名义在《前进》(2024年第10期)刊发《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做强《太原日报》理论评论版阵地,组织推出《深刻理解两个“划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定力一以贯之》等理论文章。撰写完成《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助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索》... 0
-
11-29 20:30...由此衍生出无尽的想象。老子以“澹兮,其若海”,阐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不见边际的水天相接,激发着深藏内心的情感诗意,让孔子、屈原等先贤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和“浮江淮而入海兮”的人生喟叹。西汉时期的凿空西域与放舶南海,进一步把东南、西北的陆疆和海疆贯通起来,多元文明从中兼收并蓄、相互融合,逐渐从内敛转向开放... 2
-
-
11-29 17:50...上溯至宋元时期,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探索中国、研究中国的历史印记,游记汉学首次在西方古典文献里留下了“中国印象”。自清代以来,学界已习惯将“外国对中国的研究”称为“汉学”。1955年,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创建东亚研究中心,聚焦中西方现代接触下的中国研究,带动“中国... 6
-
11-29 12:2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这些中美洲国家只能种植香蕉、咖啡、甘蔗等单一农作物,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些国家至今难以摆脱经济结构单一的沉疴旧疾,工业化现代化无从谈起。美国以同样的手段控制了古巴的制糖业、阿根廷和巴拉圭的罐头业、圭亚那的铝土、玻利维亚的锡、秘鲁的铜……一部拉美现代史,就是一部美国欺凌掠夺... 2
-
-
-
本页Url:
-
2025-02-23-10:0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