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6 23:10...而是该校的学生们用太空泥匠心独运打造的杰作,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的视觉盛宴在此悄然上演。步入展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青花瓷瓶仿作。学生们以细腻的太空泥为颜料,指尖作笔,将经典的青花缠枝莲纹、如意云头纹栩栩如生地镌刻于瓶身。钴蓝之色在洁白“瓷胎”上晕染开来,恰似岁月沉淀下的古韵。虽材质为现代太空泥,却精准捕捉到了青花... 0
-
04-05 05:10...去了解文物修复团队的“文物医生”们是如何治疗青铜病害,让文物获得新生的。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文物修复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这件汉代青铜方壶进行拼接处理。这件出土于南京地区的汉代青铜方壶,因受到地层的强烈挤压造成严重的断裂与缺失,碎片数量多达50余片。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张珮琛:修复... 0
-
04-03 07:30...“岳阳与鱼”这对CP,少说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且看,和岳阳有关的文字记载中,就不乏鱼的身影。《吕氏春秋》载,“鱼之美者,洞庭之鱄(zhuān)。”李商隐曾在途经洞庭湖时作《洞庭鱼》,留下“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的诗句,感叹鱼之多;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写春来洞庭湖,用“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描... 0
-
04-01 13:20...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张珮琛:修复的最大难点就是拼接,因为南方的水分比较多,对这器物造成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它几乎达到了通体矿化的程度,就像脆饼干一样的,轻轻一掰,它就断了,患了病害的文物就很像病人。我们文物修复师就很像医生,会为它量身定做修复方案。目前,这件文物已经拼接完成百分之八十,然后... 12
-
03-30 14:30...1973年对黄土坡墓地的发掘,是北京地区第一次科学发掘的西周墓地。在贵族墓和车马坑中,多件铜器铭文提到“匽侯”,对确认遗址的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86年11月29日,考古队收工的前一天,M1193号大墓正发掘到底部。那是一个严寒的冬日,天空飘起雪花。为了赶在土壤封冻前将墓葬清理完毕,考古人员加快了速度。不过当看到直... 0
-
03-29 20:40...周代祭祀往往以“祼”为先导,所谓“祼则假于鬱鬯,歌则假于声音,舞则假于干戚”。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用“鬯”来进行祼礼,“天子以鬯,诸侯以薰,大夫以兰芝,士以萧,庶人以艾”。也就是说,只有周天子这一“天下之共主”,才有资格将鬯酒赏赐给臣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 0
-
-
03-28 04:20...这些图都以星宿为代表,有的配有神话人物或动物,不仅是科普图,也是具有优美形象的艺术作品。举个例子,《日食图像》画着一只阳乌背驮着内有蟾蜍的月亮来表现,象征着日月交食的天象,也富有一种吉祥的寓意。读书周刊:在您的讲述中,似乎玉器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历朝历代,您从它的发展史中看到了什么?王川:玉器从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在商周和春... 12
-
03-25 15:10...河南信阳浉河港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考古人员依据器物上的铭文等特征将14件青铜器分为2组分别是“父乙”组10件和“父丁”组4件之所以能用“父乙”明确命名是因为这件角上有12字铭文且其中有“父乙”二字父乙角上的12字铭文内容为“晨肇贮用乍父乙宝尊彝即册”介绍了这批器物的作器者“肇贮”的身份以及器物的用途父乙角通体乌黑发亮几乎没... 0
-
03-02 13:20...每一个字都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对后世影响深远。记者:您在书中引用《周易》的观点,将商代审美意识的理念归纳为“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能否为读者阐释其含义?朱志荣:“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说法的确来自《周易》。需要指出的是,《周易》虽然成熟于周代,但它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包括对商代社会实践的总结。《周易·系辞上》有... 1
-
02-22 01:30...无疑是人们了解周秦青铜文化的最佳打卡处。周原膴膴,青铜熠熠,宝鸡作为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自汉代以来,因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何尊、逨盘、逨盉、秦公镈……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件件雄奇宝器以其庄重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周秦文化的源远流长,承载着“何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火与铜的熔... 0
-
02-17 20:40...邬建美表示,正是母亲的夸赞点燃了自己对湘绣的兴趣之火,开启了她与针线相伴的岁月。上世纪70年代,邬建美被推荐到长沙县湘绣厂,从此走上了职业湘绣的道路。此后,她又考入了长沙市湘绣总厂,继家传功夫后有了系统性针法学习,技艺日益精湛。“湘绣是有生命力的,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灵魂的归宿。”上世纪90年代,源于内心深... 0
-
02-06 10:50...除何尊、逨盘、秦公镈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还拥有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00余件。一件件“国宝重器”,如一部部“青铜史书”,记录着泱泱中华灿烂辉煌的“文明密码”。“总书记考察时,我非常荣幸地担任讲解员。我主要向总书记介绍了馆内的‘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四个单元。”... 3
-
-
02-04 03:10...总书记的嘱托给了当地文物保护工作更清晰的指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总书记提到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宣传和阐释。一段时间来,我们工作的主要抓手,就是研究成果、保护成效很好地通过文创、展览、社教的形式,给大众呈现出来。春节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完成了改造提升,使用更先进的陈列设备凸显文物精美细节,让观... 3
-
01-27 23:40...让观众近距离、真实地感受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魅力。第一单元窑火万年,展出文物25件,呈现我国烧制陶器的悠久历史、卓越的科技水平和惊人的艺术表现力。最早的陶片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距今2000019000年的陶片,实证我国悠久的制陶史。同时展出十余件精美绝伦的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4000年)。彩陶... 18
-
01-21 07:40...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数字化文化产业整体规模不大、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民进陕西省委会建议,依托陕西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及素材基础,统筹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建设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安全可信的陕西文化旅游数字资源服务及应用体系。强化科技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会展等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提升陕西文化数... 3
-
01-20 02:20...广受追捧——到武夷山旅游,不看《印象·大红袍》,等于白来。2010年至今,《印象·大红袍》已经演出超过6200场,吸引观众超过870万人次。如今,这场山水实景演出,也要来上市了。1月15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印象大红袍”)递交IPO招股书,冲击港股主板上市。谁能想到,仅仅靠这一个演出,这家200多名员工的公... 16
-
01-20 02:20...而它的图纹是岭南文化和楚文化相互交融的体现,是民族融合的象征。”桂林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宾妮告诉记者,1979年国庆前夕,当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叫中国历史博物馆,为改进展览陈列,到全国各地、各个省区征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物。蛇蛙纹铜尊因其极具地方色彩的图纹和特殊的历史价值,在1978年被选中征调到北京,1979年在原中国历史... 4
-
12-25 04:50...讲解员:张赫辰指导老师:胡珍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包含着文化的种子。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亲爱的孩子们,你是否凝望过一件文物,你是否追溯过一段历史……光明少年带你话瑰宝,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越过山河,遇见历史遗宝,触摸文明脉搏。文物推荐——“何尊”名称:何尊时代:西周早期材质:青铜馆藏:宝鸡青铜... 3
-
-
12-16 13:30...就此成为大英博物馆的所谓“镇馆之宝”。长期以来,希腊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这批雕塑,但都遭到拒绝。有这样遭遇的不止希腊。英国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列强。一座大英博物馆,就是一座英国殖民史的展览馆。从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到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馆里绝大多数藏品都是英国海外掠夺的见证。这其中,也包括约2.3万件中国文物。据联合... 7
-
12-15 22:00...玉器有玉锥形器、螺旋形器等,陶器有平底或小圈足的盆、罐、壶等,花边口沿器占一定比例。三星堆遗址二期文化遗存距今约3600年-3300年(约当商代前期),重要遗迹有月亮湾、青关山等地点大型建筑遗迹及祭祀遗存,以及真武宫等地点城墙。主要遗物有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类,其中,青铜器有铜牌饰、铜铃等,玉器有璧、凿等,陶器有敛口圈... 7
-
12-08 17:20...以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为主,兼有良渚文化玉器、商代骨刻辞、战国钱币、以及多件汉代陶器等文物,阐述了史前至两汉时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上海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藏有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的各时期青铜器,其中不乏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铭文和传世青铜器名品,素有中国青铜器“半壁江山”之称。而上海博物馆之所... 1
-
11-09 03:20...来自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岳阳市博物馆、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到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出土的商代青铜觥形器亮相,这是它出土后首次与公众见面。同时,展品还有来自湖南博物院的四羊方尊口沿及羊角残件。展览从即日起持续到2024年1月10日本次展览由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联合湖南博物院、湖... 6
-
-
-
本页Url:
-
2025-04-07-01:1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