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1 18:10...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在该遗址连续开展了田野发掘工作。考古队员在发掘过程中,对所有发掘出土... 4
-
01-27 13:50...相关考古工作以大遗址考古保护、聚落考古等多重考古理念,对盘龙城展开新一轮深度探索。杨家湾北坡发现的大规模石砌遗迹。(盘龙城遗址考古队供图)盘龙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介绍,杨家湾北坡首次揭露出走向和形状较为明确的大型条带状石砌遗迹,年代属于中商时期,存续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目前... 2
-
01-26 10:10...否则就会带来拥挤、踩踏等严重的安全隐患。”郑州市公安局文化路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4年的元旦跨年夜,他们针对可能出现超越极限的客流,提前谋划,出台商场大客流应急预案,搭建现场指挥部和指挥岗,并合理分配警力,最终成功启动限流措施,确保了商场和客流的绝对安全。此后,文化路派出所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动态掌握不同节点... 5
-
01-26 10:10...距今3500多年的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武汉西北郊,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盘龙城遗址历经了长期、系统的考古工作,证明盘龙城是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的中心聚落。过去10年,相关考古工作以大遗址考古保护、聚落考古等多重考古理念,对盘龙城展开新一轮深度探索。杨家湾北坡发现的大规模石砌遗迹... 1
-
01-24 18:30...(图片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据悉,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在该遗址连续开展了田野发... 0
-
01-23 02:40...(图片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据悉,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在该遗址连续开展了田野发... 0
-
-
01-20 18:50...外壕呈东北—西南弧形走向。内壕基本与外壕平行,两者间距约50米。内外壕之间及内壕以里,分布着密集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各类遗迹。目前已清理灰坑652座,灰坑内堆积普遍可分层,出土大量陶片,陶质为泥质和夹砂两大类,陶色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少量黄褐陶。陶器纹饰多见绳纹、线纹、弦纹、附加堆纹和戳印纹等。彩陶数量较多,以红彩为主、... 3
-
01-20 07:20...从2014年起,经过10年的考古调勘、发掘和研究,基本摸清了河泊所遗址以台地和河道相间分布的原始地貌及景观格局。“同时,在以河泊所村为中心的遗址西部区域,发现了石寨山文化聚落及年代更早的考古学遗存,而在石寨山南部以上蒜第一小学为中心的遗址东部区域,找到了汉代益州郡的重要线索。”蒋志龙说。河泊所遗址上蒜第一小学地点近年的... 3
-
01-17 17:50...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刘文艳:首先是第一次摸清了我们的长城家底。通过我们文物部门的传统考古学和现代测绘技术集合,我们彻底搞清了各时代长城的总长度:21196.18千米。各遗存,我们也知道它的位置,它的保护的情况,可以说我们对长城防御体系有了飞跃式的认识。我们对长城认知有了底,这时候我们才能实施... 4
-
01-17 17:30...曾出土三国青铜马的襄阳再次发现大型三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16日在湖北荆门举办的2024年度湖北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了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早晚为序,本次获评“六大”的项目分别为:荆门市钟祥边畈遗址、武汉盘龙城遗址、荆州楚纪南故城、襄阳宜城王家岗北墓地、襄阳菜越墓地、荆州龙凤庄遗址。与会专家介绍,边... 1
-
01-16 18:40...到了1910年,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已经成为德国最大的钢梁和铁轨的生产商,产品辐射至欧洲各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业发生巨大调整,欧洲规模数一数二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也没能逃脱时代的命运。生产虽然结束了,弗尔克林根却并未将钢铁厂拆除,而是完整保留了高炉和原始的焦化厂外观。1994年,因完好无损地留存原貌和对... 7
-
01-08 22:50...·探访·沟谷里找到多处桥台遗迹“哪怕铁路已无路轨,也不可能彻底消失,尤其是在山地路段,很有可能留下桥台之类的遗迹。”为证实这条铁路的存在,王嵬决定前去实地探访。他参照航拍图,把探访点位锁定在沟谷密集的侯家峪村北部、辛庄村南部的太平岭。地处丰台西部浅山区的南沟路,蜿蜒穿行在南北狭长的沟谷中。站在这里西望太平岭,可见到混凝... 1
-
-
01-07 20:50...洛阳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众多。如何呵护好这份独特的遗产,让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洛阳将古城古建的保护摆在优先位置。矗立在洛邑古城内的文峰塔,是洛阳目前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塔内供奉的文昌星和魁星,是古代读书人眼里的“守护神”。“古人建造这座塔,为的是祈盼洛阳文化昌盛,多出状元。”洛阳市导游协会会长王理想告诉记者,“但随... 2
-
01-05 18:20...包括1组大型建筑基址和1眼水井;发现的汉代遗存主要为建筑基址、水井、马坑,尤其首次发现包含墨书“会稽”“山阴”地名的汉代木刺实物,以及汉代墨书“如律令礼”文字陶片,成为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绍兴城内的稽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原是北宋东京城内城北墙中部城门。2023年... 1
-
12-31 08:10...团队对每个陶器的内表面残留物以及陶胎、文化层沉积物等标本进行微体化石提取与分析,包括植硅体、淀粉粒和真菌,以确定陶器的使用功能和食物加工方式。植硅体分析显示,陶器残留物和陶土含有大量驯化稻的植硅体。这表明稻米是上山人群的重要植物资源。同时,稻壳和稻叶被用于陶器制作,进一步证明稻米在上山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该研究在陶器残留... 8
-
12-29 23:10...是古代读书人眼里的“守护神”。“古人建造这座塔,为的是祈盼洛阳文化昌盛,多出状元。”洛阳市导游协会会长王理想告诉记者,“但随着城市变迁,这座见证了脚下土地昔日辉煌的古塔,渐渐被周边密密麻麻的民房掩盖,失去了往日风采。”“十余年前,文峰塔被纳入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经过精心修缮,古塔的风貌又回来啦!”王理想话语中透着兴... 1
-
12-29 16:20...老厂区通过工业遗存保护和利用,让“新”功能流淌在“旧”空间,曾经的冷却塔、筒仓、精煤车间变身高精尖产业聚集地,园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市会客厅。首钢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路,聚集了城市烟火气,激活了文化经济。传承工业记忆的初心近日,记者在首钢园看到,寒冬中仍有不少参观游览的游客。蒋先生是北京人,他直言,在首钢园吃喝玩乐已经... 7
-
12-26 17:00...我一直有个梦想,与历史文化遗存为伴,研究它们、领悟它们!张珂说。多年前,得知苏巴什佛寺遗址要招募一名野外文物看护员,他舍弃蔬菜批发生意前去报名。不怕荒漠孤凉,不顾亲朋劝阻,他扛起铺盖卷,一头扎进荒无人烟的苏巴什佛寺遗址。苏巴什佛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时至今日虽已破败残缺,但仍是新疆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 1
-
-
12-25 23:40...考古人员确认牛路冲遗址为商代早期城址。这是岭南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址,对华南早期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2024年牛路冲遗址发掘领队何安益介绍,遗址南北长约165米,东西长约140米,总面积约23100平方米。整个城址的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其中西墙保存最好,西墙最高的地方为1.4米左右。记者从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到,牛... 1
-
12-24 10:50...野外文物看护员张珂在巡护苏巴什佛寺遗址。艾合买提·依沙米丁摄生活在库车数十年,他对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遗存非常痴迷,探访足迹遍布市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博物馆、纪念馆,被朋友称为库车文物“活地图”。“我一直有个梦想,与历史文化遗存为伴,研究它们、领悟它们!”张珂说。多年前,得知苏巴什佛寺遗址要招募一名野外文物看护员,他舍... 1
-
11-12 13:00...源自三国、唐代和清代的5条灌排河道遗存,34块石碑、300多块石刻以及滚水坝遗址、决口遗址,延续118年的滚水坝运行纪录和连续127年的水位观测纪录……洪泽古灌区工程遗存蔚为壮观,具有极高的遗产价值。“我省3座灌溉工程遗产,共同体现了从古至今勤劳的人民协调黄河、淮河、运河关系的洪水管理智慧。”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 1
-
11-11 11:50...周边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又有稻米作为主食,这片区域堪称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是远古江南的代表。”蚶壳、螺壳、蛤蜊壳、蛏子壳、牡蛎壳……在考古工地,出土了一箱箱贝壳遗存。2013年,在河姆渡和田螺山两大遗址附近,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井头山遗址。2023年11月3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展示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木... 3
-
-
-
本页Url:
-
2025-02-07-02: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