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20:00...”米玛次仁在地上画出三条线和一个圆圈,然后拍掉手上的泥土,站起来说:“圆圈是临时村委会,三条线分别代表着板房和帐篷。”重新规划的安置点布局,板房排列在帐篷前,中间留出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临时村委会的两顶帐篷布置在左侧。但是,这意味着部分已有的帐篷需要重新搭建。有些村民举棋不定,米玛次仁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抗震救灾是持久... 0
-
02-03 14:50...内蒙古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建设3个国营治沙站,开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造林治沙。从那时起,乌日更的家乡渐渐有了绿色,有了生机。“那时人们把治理库布其沙漠当成一种使命,老一辈干完,下一辈接着干,沙漠中树木越来越多,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乌日更说。2024年4月11日,一名治沙人在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巡护树木(摄影:新华... 0
-
02-03 11:40...而玉米、土豆等稳产高产必须有灌溉水。在开垦中忽视“水”这一根本因素,不考虑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实际,会导致地下水超采,反而加剧林地退化和土地沙化。这警示我们,开发利用耕地资源要做到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耕地开发。一方面,要领会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要义。为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国家出台耕地占补平... 0
-
01-28 01:50...不断书写着赤峰市防沙治沙绿色篇章。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4年的3995.67万亩减少到2661.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足5%达到现在的33.38%,跃居全区第二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赤峰市在沙地治理上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举措。作为生态建设守护人,赤峰林草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八届市委第八次全会精神,... 0
-
01-21 23:40...“三北”工程沙地种子包是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揭榜挂帅”项目“沙地治理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重要成果,创新种子配方,定制化混合配置“乔灌草+保水因子+有机肥+微生物菌肥”,通过复合丸衣、沙土改良等新材料及添加剂组配,在“三北”地区各类型生态治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形成行业标准《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企业标准《沙地修复... 2
-
01-20 18:30...持续的综合治理,使鄂托克旗取得了绿色矿山治理“量”的增加,“质”的提升,实现了矿山治理、产业发展、生态改善的“共赢”。黑水焕彩,润泽民生之福黄河流经鄂托克旗蒙西段51公里,是黄河几字弯的重要河段。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至今,当地实施了河道修复工程和新农村现代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黄河蒙西段生态... 1
-
-
01-17 06:10...创下了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历史最高纪录。自此,阳光村的名号越来越响。“这块地是移民户的‘口粮田’,过去,由于产量低,我们把土地流转过来,将其承包给种植合作社,通过专业技术和管理实现产量突破。”张治华说。从2012年亩产500公斤提高至2018年亩产800公斤,再提升至今年亩产1270公斤,阳光村的玉米田如何从低产田“... 6
-
01-14 03:10...毕力贡达来和老伴回到了家乡,踏上了治沙征途。一开始,他在自家平房周边植树种草。松树苗在沙地上站稳,草籽萌发出嫩绿,毕力贡达来眼看着自己精心呵护的松树和小草成活了。他想到登吉宝力格嘎查230多户牧民还饱受草场沙化的困扰,便萌生了带领大家植绿治沙进而增收致富的想法。“先将退化最严重的8户牧民的草场围封,再种植沙柳、柠条等抗... 1
-
01-12 11:20...2021年,全长91公里的乌白公路建成通车。茫茫沙海中,一条公路穿沙而过,公路两侧密植的草方格将黄沙紧锁,实现以路治沙、治沙护路。2024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翁牛特旗以路治沙实践入选。从翁牛特旗主城区驱车不到1小时,经304省道转入乌白公路,眼前豁然开朗——蜿蜒起伏的柏... 0
-
01-09 18:20...彻底解决草场沙化问题。今年的7月中旬后,锡林郭勒盟迎来大范围降雨降水天气,生态治理项目区里绿意葱茏,到了冬季,时不时下个小雪,让土壤保持着湿度,这些让朝鲁门等牧民信心倍增。清理苗木基地里的积雪。(摄于2024年3月)锡林郭勒盟是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分布较大的盟市之一,沙化土地总面积8645.8万亩,占盟域面积的28.4%。... 0
-
01-09 18:10...一株株柠条苗在沙沟中挺立,组成一条条防沙阻沙的活体沙障。从人工治沙到机械治沙,从因地制宜到就近取材,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无不展现着治沙人的智慧,显示着科技的力量。一直以来,鄂托克旗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向新而行、科技突围,因地制宜推进治沙体制机制创新,在活体沙障成活率等方面探索出新模式。当前,沙化土地治理所采用的是柠条开沟... 12
-
01-06 14:40...全旗8个苏木乡镇、92个嘎查村,约14万人在沙区生产生活。2021年,全长91公里的乌白公路建成通车。茫茫沙海中,一条公路穿沙而过,公路两侧密植的草方格将黄沙紧锁,实现以路治沙、治沙护路。2024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翁牛特旗以路治沙实践入选。从翁牛特旗主城区驱车不到1小时,... 1
-
-
12-30 10:40...推动荒漠化防治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智慧密集型转变,为三北工程注入新活力。科技就像是三北工程的引擎,始终为治理目标、重点任务和攻关方向的确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情况还未根治。记者:进入新时期,三北工程还面临哪些... 4
-
12-22 19:30...一路走来小有收获。2018年,他承包了10亩沙地种红柳、大芸。红柳茁壮成长,大芸产量颇丰,麦麦提年收入超过5万元,从一名普通的雇工成为令人羡慕的致富能手。2024年7月,甫甫克村召开大会,动员村民在后河坝承包沙地治沙。一开始,麦麦提和很多村民一样不敢轻易承包,但当地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激励,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麦麦提主动... 0
-
12-18 23:20...是对其绝美自然景观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充分认可。全长135公里的达达线,穿越了沙地云杉、贡格尔草原、阿斯哈图石林等多个自然景观,将草原、山地、河谷、湖泊、丛林、沙地等多样地貌融为一体。这条自驾路线仿佛一部移动的草原百科全书,让游客在行驶过程中充分领略到内蒙古的壮阔山河。特别是达达线一端的达里诺尔湖,作为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 1
-
12-18 10:30...“陕西由黄变绿”“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这是陕西“三北”工程生态巨变的不朽丰碑。陕西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重点省份,毛乌素沙地约28.4%分布在陕西西北部。陕西“三北”工程区涉及榆林、延安、铜川、咸阳、宝鸡、渭南、... 2
-
12-15 20:20...坚定“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战略定位,聚焦守好秦岭区域、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三大屏障”,打好污染防治和“三北”工程两场攻坚战,走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子”,全面推动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全省以“提高林业高质量项目争取率和计划投资完成率”为抓手,累计谋划储备生态保护修复、生态资源管护等各... 0
-
11-09 23:50...“哥白尼欧洲地球”的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表示,在10月份之前,全球气温就已经连续4个月突破同月份的历史极值。由于长时间大幅度地高于历史同期气温,今年“近乎肯定”将成为地球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爱丁堡大学的气候科学家戴维·雷伊说:“2023年的气温、海水温度、海洋冰川和其他方面的数据如此糟糕,看起来就像是好莱坞电影里... 2
-
-
11-07 17:30...1993年由3个自然湾组建为一个行政村,60%的村民是道观河水库移民,全村人口386人,98户,耕地面积147亩,山林1500亩。由于耕地有限,外出务工人数多达202人。“我们村基础较为薄弱,多年来,村委会带领村民自力更生、引进能人发展农业种植,将沙地变良田,蹚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移居到安居的奋斗路。”石小明告诉湖北日... 2
-
11-05 22:20...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比过去人工扎草方格提高了60%,使用寿命也由3年延长至6年。2022年以来,中卫市西郊林场开始探索在平缓的沙地上用机械轧制草方格。林场团队研发的“轧草车”由手扶车头和代替轮胎的两片圆形轧草刀组成,只要在沙地上平铺两行麦草,工人推车而过,麦草便被整齐地轧进沙地里,大大节省了人力。“寸草遮丈风”,用草方格将... 1
-
10-22 17:10...工人们正在进行标距测量、划线和沙柳栽植,一株株30厘米长的沙障网格沙柳栽植进沙地里,这些当地特有的沙柳将成为防沙固沙的坚实屏障。“我们已经完成了2.2万亩的工程固沙,沙障的搭设利用秋季雨水充沛的黄金时间,接下来将继续进行人工造林1.38万亩,该项工作计划在11月底全面完成。”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林草局综合业务办主任霍飞鹏说... 5
-
10-13 00:10...总结出至今仍在沿用的治沙方法——“前挡后拉、穿靴戴帽,锁边蚕食、逐步推进”。为了缓解草畜矛盾,乌审召人民率先开创了“草库伦”建设,把条件好的草场用防护沟、沙柳墙围封起来,防止牲畜啃食,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此举后来也作为中国先进治沙经验呈送1977年在肯尼亚召开的世界防治沙漠化会议。就这样,绿进沙退,沙库仑变成了草库伦,... 1
-
-
-
本页Url:
-
2025-02-05-09:4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