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 23:10...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也与题目无涉了。”乃以“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收尾,余音袅袅,犹启新章。《红楼梦》所写联句之类文字游戏,在中国六朝、初唐时已在贵族、文人间普及。通常一人作一句或一联,次第相继,中间可转韵,众人合作成一首文气连贯的诗。此外偶见“柏梁体”,每人作七言一句,自陈所负职责或本人情形(或者拍一句马屁),... 0
-
12-03 18:30...既有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书》,又有腾冲县长张问德的《答田岛书》。两篇檄文表达滇西军民保卫滇西、驱逐日寇的决心和信心,传诵一时。在整个国殇墓园地势最低处,有一圆形墓,正面立有长方形石碑,上书“倭塚”、“李根源书”。旁边的指示碑上注明,“里面埋葬的是侵腾日军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副队长太田大尉和桑宏大尉三具敌尸”,“就... 1
-
11-27 14:10...看“书前”一章,方知日文版原书名叫《腾越玉碎记》,“腾越”为腾冲旧称。“玉碎”一词,源自唐代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中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原义是宁愿做高贵的玉器而破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器得以保全。比喻宁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也不苟且偷生。作为侵略者,何谈“正义事业”?自诩为“玉碎”,不过自欺欺人而已。中文译者... 10
-
10-15 06:50...王绩另一首《秋夜喜遇王处士》中“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句也颇有意境。论及初唐诗歌,不少人认为受六朝宫体诗影响,不脱绮丽华靡,缺乏朴素、写实之作,但绮丽之作也有较出色可读的,甚至有极高艺术成就,后世亦未能轻易超越。“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正是运用绮辞丽句和富有音乐感的歌行体写下《长安古意》。诗题“古意”,其实描述了当年长... 9
-
10-03 10:50...他回忆起了自己的曾经。他曾散尽家财,竭尽心智布下重重杀机,只为让那不可一世的天子化作塚中枯骨,当他听闻那位天子逝去的龙体竟与鲍鱼共处,他饮酒三日,大醉三日,欣喜若狂。但在酒醒时分,凭栏望月,又不免淒凉:恨他不是死在自己手中,便立誓让整个国家为君父故国殉葬。而现如今,他的智慧助“赤帝子”的铁骑踏破了咸阳的高墙,首善之地被... 3
-
09-14 03:30...良心尺、公平秤、还金处,无税碑,一个个故事被默默传颂,一种精神在赓续传承,周村自从立起“今日无税碑”算起,到光绪皇帝批准开埠,两百多年的历史。来街市的买卖人一拨接一拨,但作为买卖人的诚信和公德始终不变,因而周村逐步发展成为名扬天下的“金周村”。“天地一杆秤,三尺有神明。”周村芙蓉街东头有家不起眼的秤舖,名叫“正心堂”,... 2
-
-
09-14 03:30...“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只有适应消费需求,推陈出新,满足顾客高品质的“胃口”,才能守住祖传的“金字招牌”。自姜太公封齐建国,就采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基本国策,以农、工、商并重作为发展齐国经济的总方针。他曾称大农、大工、大商为国家的“三宝”,“通商惠贾”的优良传统在齐地延续至今。周村... 1
-
09-14 02:20...恭敬地问:“父亲,您这一生的经商之道是什么?”孟洛川站在东岳之巅,沉思良久,只说了四个字:“大商无算。”鲁商遵循孔孟之道,倡导“德为本、义为先、义致利”。历史上鲁商虽不如晋商、徽商那么辉煌,但兴盛时也曾控制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绸缎布匹、粮食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在周村古大街瑞蚨祥店内,存放着一把“良心尺”。这尺子比普通尺... 5
-
07-24 18:20...徐州不只是汉代的根,它也随之继承汉高祖的粗犷仗义的霸气。徐州民风霸悍跟此地古时出皇帝、出王侯和猛人谋士有关也无关。这块土地上勇敢任侠的不只是男人,女性也有非凡的勇敢和决绝。话说当刘邦还蛰伏在草莽的时代,跟他一起拉杆子起义的有个叫王陵的哥们,他跟刘邦感情甚笃。其后刘邦与楚霸王项羽鏖战,项羽一时难以决胜,遂将王陵的母亲劫为... 3
-
07-16 02:20...放在米饭上吃,作用是“提鲜”,食用时放置酱的位置都有所规定,可见酱在贵族的饮食中地位之重要。除了用动物发酵作“醢”,沿海地区会用鱼、虾、蟹、蚬、牡蛎等海产酿造,制成“提鲜”的酱料,其中虾酱、虾膏、蠔油和鱼露,在中国南方的广东、潮州菜,以及东南亚国家如星、马、越南和泰国菜,在烹调中作为“提鲜”,普遍使用至今,更成为当地的... 1
-
06-24 19:20...原义的危坐指跪坐,跪与坐是当时的坐姿之两种,坐是两膝着地下,两脚脚背向下,臀部压在脚踵上,有称之为跽;而跪是上身虚悬,非常费力,表示尊敬对方。跪坐久令人不舒服,就出现了凭几,容许膝纳于几下,肘伏于几上,上半身有依靠,压力就减轻许多,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有说:“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羊毛)为橐(口袋)以凭之。”... 7
-
06-21 10:30...在一八六○年汕头开埠之前,潮州府统辖潮汕各县,包括了汕头、揭阳等地区,菜式统称为潮州菜。公元八一九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至潮州,韩愈是辽宁人(一说河南),完全不懂远在“蛮夷”的潮州的风俗习惯,在饮食方面更是难以适应。韩愈在潮州为官仅八个月,可是对潮州的影响深远。他向朝廷申请恢复乡校,又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办学,多作... 1
-
-
04-28 20:50...一柄兽骨做的三齿叉,出现在黄河流域甘肃武威皇娘娘台的齐家文化遗址,年代久远,距今已超过四千年。更早出现的全套骨餐具包括刀、叉、匙(见图)是在青海同德县的宗日遗址,属于马家窰文化,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骨叉在战国时期的墓葬里发现较多,但是战国后的墓葬出土的骨叉很少,可能这时餐叉已经被筷子取代了。从出土文物中,刀叉和筷子是在... 2
-
04-16 11:50...正好是代表了南食、北食融合的象征,粉果皮最早是稻米磨粉做的,而虾饺皮是小麦面粉的澄麵,加上生粉做的。粉果,据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中记载,粉果在明末清初已出现,又称为粉角,历史比虾饺更悠久,最早的粉果皮,是用粳米粉做的。据说在一九二○年代,广州有位擅长做粉果的姑娘叫娥姐,娥姐认为单用粳米粉做皮,粉皮过... 5
-
11-07 18:40...压印泥封是古代印章的用途,钤于纸帛是东晋以后的事情了。当纸张、绢帛开始流行普及,取代了竹木简的使用,封泥失去功用而被淘汰,印章压上朱砂印泥,钤于纸张或绢帛上,以作具名,有如于古书画所见的一样了。战国或以前的印章,总体造型规整,主要用于封缄识别,较为小型、四方或长方形,或有边栏竖界,字体简白;印章有钮,作压印把点,亦有双... 6
-
10-31 11:10...亦见有素身或刻上纹饰的珠形、玉管及玉坠等。刻在器上的纹饰多样化,其中神人兽面纹较大宗,这由神人和兽面组成的复合式图像,神人面呈倒梯形、戴上宝盖冠帽,而兽面刻上重圈大圆眼、凸字鼻、阔唇及间有獠牙,此外亦有其他图像如鸟形纹及螺旋形纹等。其表现手法是纹饰与器形结合,包括在器表上平面线刻表现、琮的折角立体表现、双称结构的表现手... 5
-
08-30 01:40...多么生活化,简直就像发生在今时今日一样。《青青河畔草》中,写的是一个妇人,对在外丈夫的思念。这句“昔为倡家女,今为蕩子妇。蕩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坦荡而直接。我觉得中国文学早期的诗歌,从《诗经》以降,特别是先秦和汉朝的诗歌,在抒情上都是大胆而直接的,对于爱情都是勇于表达的。以前我读唐诗宋词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些思君恋君... 4
-
08-17 15:50...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閒坐莲池静赏已开至荼蘼的花儿,它们与日渐饱满的莲蓬在风中细语,袅袅清风里,不由吟哦起白居易的这首《早秋曲江感怀》,朱颜易老白日无穷,那年父母在早秋时节推着轮椅上青春年少的我漫游曲江,心间酸楚漫湧,麻木的肢体、无望的未来也如那早秋之景,入目皆是萧瑟与荒芜。岁月倥偬人生如寄... 5
-
-
08-14 04:40...由文物出版社再版,并改了书名为《束带矜庄》;是次讲座,亦以此为名。束带用具的带钩,从考古研究所得见于良渚文化,是生活的用器,也因为这用器,近三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历史差点为之改写;王仁湘教授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研究员简松村也说了这事,后者更以《齐桓公的幸运符》描述这故事,话说春秋年间齐国在位君主齐襄公被杀,继任成为各方角力... 7
-
07-18 11:40...它的故事成了基督教的超级神秘事件。由于罗马对基督教禁绝和其后中世纪各教派纷争以及欧亚宗教战争等原因,圣杯的下落成了世人关注的核心,由此也产生了种种神秘传说和大量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在黑暗一千年的中世纪,几乎欧洲各民族语言都有圣杯传奇、史诗及惊悚灵异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圆桌骑士圣杯故事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大量传奇、史诗、民间... 14
-
06-26 01:00...描绘的是一个镏金的精致食盒与各种摆盘的食物。那个食盒以金线绣出金属框架,外饰松枝、花草,顶上是一只白鹤。画面上还绣了几个大小不一的食碟,摆在上面那块用重重金线绣出的酥饼,栩栩如鲜。位于“三坊七巷”的“博雅书院”是福州古玩收藏家老林的“大本营”。老林是从三十年前“三坊七巷”进行改造工程之初,就开始收藏家具、花版、石雕,以... 4
-
06-08 08:30...丞相贾似道有“与群妾踞地斗蟋蟀”的癖好。王世襄,是文史学者又是“京城第一玩家”,“玩家”是指他对民俗活动涉猎极其广而乐在其中。出身官宦世家的他,已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前后任“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代表、故宫博物院文物馆陈列部主任,及后任国家文物局的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他一生博雅,可用“达观、博学、厚道”作注脚。王世襄... 19
-
-
-
本页Url:
-
2025-02-06-08:5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