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28 18:5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将作出总体部署,自己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充满信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举行将会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也会为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提供更多的机遇。陈恒表示,近年来,美国闽籍华侨华人不断壮大,他们在美国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1
-
07-22 00:10...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清晰的实现路径。“全会必将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方面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海外工作人员是中国伟大发展奇迹的见证者,同时也要成为参与者和贡献者。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旅俄华侨华人热切期盼祖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澳大利亚全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同盟主... 1
-
07-16 19:20...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中华民族历史观,让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观念深... 1
-
07-11 20:50...76岁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洪秀柱连续第七年参加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自2018年论坛创办以来,尽管两岸关系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柱柱姐”始终无畏风雨,不改初心,坚持为青年一代搭建起推动彼此交流交往交心的桥梁纽带。如今,论坛活动已成为两岸青年的“友谊... 0
-
07-09 06:10...1共3页推荐阅读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7-0706:57:47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7-0706:53:51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7-0706:49:43解放日报2024-07-0623:04:16黑声2024-07-0623:09:41排球黄金眼2024-07-0623:08:01全言作品2024-07-... 2
-
07-03 18:20...是祛病防疫的节日,也因此衍生出众多与健康文化相关的乡风民俗。从“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的诗情画意中感悟文化魅力,到深入挖掘“悬艾蒲”可避秽防病、“佩香囊”可驱虫辟邪、“五彩绳”可保平安、“浴兰汤”能“祛百病”等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理念和方法在实践中传承、在时间中沉淀,日益演变为端... 1
-
-
06-27 19:50...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精神标识和情感纽带,是凝聚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基因。谒庙拜祖活动表达了对中华文明之源的共同礼赞,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凝聚力和民族认同向心力,其意义已超越寻根和拜谒本身,更是持续培固民族精神之根、坚定文化自信之源的具体实践。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显著精... 2
-
06-27 19:30...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辉煌,统战工作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统一战线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空前繁重的任务。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3
-
06-16 10:20...那飘香的粽子,承载着妈妈的味道,美丽的乡愁,越过千山万水,进入游子的梦乡;那跃浪的龙舟,总能轻易勾起游子快乐的童年记忆,犹记得儿时与龙舟手一起登舟踏浪,小手和大手共同握着桨跟着鼓点一下下划向江心海内外中华儿女关于亲情、关于故乡的记忆,总少不了属于端午的那抹暖色。关于端午的言说,不仅有乡愁亲情,更有屈原的故事。汨罗江边,... 6
-
06-06 18:50...也体现出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团圆与世间和谐的真诚期盼。诵诗词、忆屈原,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提及端午,纪念诗人屈原、赓续精神血脉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翻阅历史长卷,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理想信念,... 2
-
05-29 21:10...民进党当局在加码制造“绿色恐怖”,让很多台湾民众不敢说出心里话。有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近日来,多名台湾艺人在公开场合说表达“两岸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等,遭台湾绿营网军挞伐,民进党当局称“是大陆方面在逼迫艺人表态,要求大陆方面不要再继续逼迫”。赖清德称“要谅解艺人”。对此有何评论?朱凤莲表示,这些天有近百位台湾演艺... 1
-
04-27 02:50...声称“炎黄子孙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华民族论述是一个陷阱”,摆出一副拒不接受大陆橄榄枝和善意的嘴脸。且不论马英九此行在两岸产生的诸多积极意义,单就民进党妄言所谓“炎黄子孙只是中国古代传说”,笔者认为真该好好调查下,这些绿营官员是否早已收到了通往其他地区的“绿卡”。我们为何自称“炎黄子孙”?因为这一称谓不仅是海内外亿万... 0
-
-
04-21 20:00...这份独有的旷达从容,为清明文化增添了独有的哲思与气韵。4月3日,学生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英烈献花。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意涵。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到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清明时节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通过... 0
-
04-17 01:20...文脉同国脉相连。拜祖大典不止于“拜”,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和当代生活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生动缩影;是秉持“天下一家”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向同行、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汇聚成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享荣光的有力载体。可以... 0
-
04-06 23:20...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自然要振奋龙马精神,一起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争取鱼跃龙门、飞龙乘云、龙腾九霄,助力中国这条巨龙腾飞。说了那么多龙,龙与人文始祖黄帝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史料记载,作为“五帝”之首帝,黄帝长得“龙颜,有圣德”,平时还“乘龙扆云”,在与蚩尤交战时,又“令应龙攻蚩尤”,实现了东西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龙,在... 1
-
04-06 00:20...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意涵。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到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清明时节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通过虔诚的祭祀仪式,人们抒发对先祖亲故的缅怀感恩,诉说饮水思源的脉脉深情,思索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人生道理,这是千... 1
-
04-05 10:40...龙飞中华,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种植桥山柏。公祭典礼上,参祭人员全体肃立,现场击鼓鸣钟,表达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景仰和感恩。击鼓鸣钟后,《黄帝颂》响彻全场。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全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 5
-
04-04 10:20...为清明文化增添了独有的哲思与气韵。4月3日,学生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英烈献花。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文化符号,清明节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意涵。我国清明扫墓的传统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到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清明时节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通过虔诚的祭祀仪式,人们... 1
-
-
04-21 03:10...党的一大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团结所有的人,竭尽全力与共同的敌人作斗争”的主张。抗日战争期间,党制定的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政策,是确保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时,同样注重弘扬团结奋斗精神。邓小平同志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 12
-
04-04 10:30...不过确认过程却历经数千年积累。先是口头传说,后是古史描述,司马迁等史家均认同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是民族认同的表现。黄帝祭祀历史悠久。约5000年前黄帝去世,其臣左彻“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大约4000年前,舜、禹都曾祭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18万大军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黄帝祭祀成为国家级礼仪... 14
-
04-04 02:5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 8
-
03-16 04:50...全面规划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系统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文件中,充分彰显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地位,明确提出“坚持统一战线”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科学指引。新时代以来,最广泛... 7
-
-
-
本页Url:
-
2024-11-26-18:4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