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4 05:30...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的科研卫星,又称海洋四号01星。卫星配置综合孔径辐射计、主被动探测仪等载荷。该卫星发射入轨后,可填补我国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能力空白,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据获取能力,提升我国海洋预报产品精度及质量,满足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预报、水循环监测、短期气候预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0
-
11-14 03:30...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的科研卫星,又称海洋四号01星。卫星配置综合孔径辐射计、主被动探测仪等载荷。发射入轨后,可填补我国高精度全球海洋盐度探测能力空白,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据获取能力,提升我国海洋预报产品精度及质量,满足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预报、水循环监测、短期气候预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 0
-
10-21 17:40...科学家正在对这些月球样品进行整理,初步的物理、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探测已经完成。发布会现场(图源:国新网)“在这里也发现了大量的信息,比如说月球早期演化和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的信息,也包含了记录采样点火山活动历史的玄武岩,还包括来自其他区域的一些非玄武岩物质。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家的月球样品分发政策,开展后续研究工作。”杨... 5
-
10-16 10:10...在月球探测方面,我国未来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嫦娥七号将对月球南极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二者将联合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多物理场的综合探测。杨小宇提到,目前在论证中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也将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包括部分前沿技术的验证,是“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的科技活... 2
-
10-15 11:00...《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5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该规划由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2年多,在广泛征求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统筹协同、坚持开放合作... 3
-
10-13 12:20...实践十九号卫星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于9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此次飞行试验突破了可重复使用、无损回收、高微重力保障等关键技术,验证了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各项预期试验效果。实践十九号卫星具有微重力水平高、时效性好、下行能力强等特点,是高效的高微重力水平空间... 5
-
-
10-11 21:20...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汪江波摄)实践十九号卫星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在可重复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载比及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将显著提升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技术... 0
-
10-10 12:40...17年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六战六捷”,如期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在无数航天人努力下,“嫦娥”和“玉兔”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月宫故事”,一步一步揭开了月亮的神秘面纱。从嫦娥一号成功实现绕月飞行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一探三”的多目标探测,从嫦娥三号在月球虹湾... 2
-
10-01 06:50...也要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基础。在2035年前后,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据介绍,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型建设,将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国际合作等多任务间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功能和要素基本齐备的月基综合性... 2
-
09-27 20:20...2028年前后将发射嫦娥八号。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嫦娥七号是对月球南极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嫦娥八号是要验证我们月球资源的就地利用技术,也要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基础。在2035年前后,我们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我们讲的叫测月、巡天、观地,测月主要对月球的科学进行... 1
-
09-26 11:00...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开展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验证。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将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我国将通过地月一体化信息网络,实现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国际合作等多任务... 3
-
09-26 10:20...嫦娥七号是对月球南极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勘测,嫦娥八号要验证我国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也要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基础。在2035年前后,我国要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我国将在2050年前建成月球综合站网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型建设,将以月球南极区域为中心,具备百公里范围的科研作业能力。第二阶... 2
-
-
09-23 22:20...CGTN介绍: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再次创造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一次扣人心弦的探月奇迹,一段前所未有的创作历程!CGTN摄制团队跨越中国、法国、荷兰、瑞典、意大利、巴基斯坦六国,历经半年深度蹲守,挖掘任务背后的温情与壮志。CGTN和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联手打造4K英文专题片《探月之旅》,全景谱写... 1
-
07-27 17:10...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依靠中继星。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说,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此外,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面临地形复杂等挑战,加大了任务实施的难度和风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益明说,考虑到... 0
-
07-13 06:10...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1。(国家航天局供图)图1由降落相机刚开机时拍摄,图像显示拍摄的月背区域中下部和右部分布有多个十多公里直径的环形坑,拍摄的月背区域上部中间为暗色的玄武岩分布区。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影像图2。(国家航天局供图)图2由降落相机在降落过程中拍摄,图像显示拍摄的月背区域分布有大量亮色环形坑... 0
-
07-02 22:00...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向全社会开放申请。至今,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月壤科研样品。使用责任人夏志鹏介绍,该科研团队领取的月壤被制作成研究使用的光片。其中一个光片中的月壤全部为玻璃态,可能经历过较为复杂的撞击历史,是探索月球表面撞击变质过程的重要对象之一。而另一个光片为玄武岩,保留了矿物原始... 4
-
07-02 21:10...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间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更健康、更可靠。此外,科研人员在较短时间内从头开始研制了鹊桥二号中继星,并克服困难,开展了大量试验和验证工作。今年是探月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 4
-
06-29 19:40...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月球背面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必须依靠中继星。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说,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此外,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面临地形复杂等挑战,加大... 2
-
-
08-09 05:00...能够获取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的大气、地表和海表特性参数。风云三号06星配置的10台遥感仪器采用先进的定量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探测数据的精度。风云三号06星在全球成像和大气垂直探测业务观测的基础上,侧重地球表面成像观测,能够获取全球臭氧分布,监测全球冰雪覆盖、海面温度、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提供短期气候预测、... 3
-
08-04 23:50...探测数据主要用于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业务及研究。其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其他卫星组网观测,实现全天候气象监测,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能够获取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的大气、地表和海表特性参数。风云三号F星配置的10台遥感仪器采用先进的定量遥感技术,可以有... 3
-
07-01 18:40...该批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试验和商业遥感信息服务。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二次飞行,作为我国当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连续成功标志着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技术状态成熟和可靠性的不断提升,将加速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航班化发射步伐。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26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令人瞩目的是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 5
-
05-24 20:10...属我国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澳门卫星科学与应用数据中心。澳门科技大学供图“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探测数据由双方共享,开辟了内地与澳门在航天等创新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新路径,拓展了以内地为基础、澳门为窗口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广泛合作交流的新空间,为... 3
-
-
-
本页Url:
-
2024-11-14-21:4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