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 05:10...其中一栋民宿就被外省游客整栋定下来了,现在仍有不少人线上咨询春节期间其他民宿”。“李白诚不我欺”“开始懂李白的浪漫了”……去年夏天,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美景,在社交平台火爆出圈,引得众多游客前来秀峰村打卡,直接带火了这里的乡村旅游。“秀峰村从无人问津,如今成了全国各地游客打卡的网红村,真是... 0
-
02-02 04:30...前不久,龙胜县龙脊梯田的水稻收割完后,大寨村又迎来了多个旅行团。上海游客何涯明说,虽然错过了龙脊梯田最佳观赏期,但这里的景色还是让他们一行很享受,“我们是退休的老人组团到这里观光,梯田独具特色,大山里面空气也好,游玩体验不错”。大寨村位于龙脊梯田景区核心地带,是广西首个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村寨。大寨... 0
-
02-02 03:40...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刘现武强调,一是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与技术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二是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做好有组织的体系化科研支撑,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坚持量质并重,切实发挥杂粮的营养健康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 0
-
02-02 03:40...非遗表演点赞新时代……广袤乡村,非遗闹新春。去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乡村是春节习俗的发源地,也是许多非遗文化的发源地,许多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民间艺术都产生于乡村,并在乡村代代相传。从乡村走出去的非遗文化瑰宝,也反哺着乡村。以非遗工坊为例,... 0
-
02-02 03:40...一批又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接续奋斗,驻扎农村基层,住进百姓心中,铸就乡风新貌。左图为沈其林在2025年北京平谷区峪口镇美食文化节上推销农副产品、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采访;右图为沈其林在北京平谷区东樊各庄村察看林下赤松茸、中药材种植情况。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 0
-
02-02 02:40...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二,来到中山市的客流量接近200万人,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了24%。其中,来到中山的深圳人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97%。90条乡村游精品线路游购结合市集红火不仅是城市商圈,春节期间,乡镇市集也是红红火火。这个春节,文化和旅游部推出90条“年礼好物自在乡村”主题精品线路,打造游购结合的乡村假日体验。春节... 0
-
-
02-02 02:30...陕西照金国际滑雪场每天都迎来近万名滑雪爱好者。冰雪经济带动了当地400多人就业,还有1000多名群众从事冰雪旅游服务业。地处渭北高原的照金,曾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当地发展情况和规划的介绍,亲切地询问村民年货办了吗、孩子上学方不方便、还有什么困难,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 0
-
02-02 02:30...盖比携家人进行了一段难忘的中国旅程。盖比说,此次中国之行对她意义特殊。多年前,她第一次到中国出差是与母亲一起,而今母亲已过世,作为母亲的她,带着家人重游故地,仿佛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旅程从充满活力的上海开始,外滩的现代天际线与豫园的古典园林交相辉映,让她和家人感受到中国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令盖比一家印象深刻的不仅有... 0
-
02-02 02:30...”在刘家桥秀嫂农庄,沿河面十多桌已坐满。刘老板说,天气晴好,生意火爆,已做60多桌了,一天的收入近2万元。在刘家桥下,70岁村民刘移安戴着斗笠正在河面上为游客撑竹排,孙女则在岸边拉乘船的游客。河面上共有6只竹排,每只竹排都坐满了游客。“5元/人,一船13个,一天下来有300元收入!”刘移安笑道,区政府把刘家桥当景区打造... 0
-
02-01 22:40...摇“头”、眨“眼”、摆“尾”,双狮组合,踩着欢快的鼓点,时而“转圈打闹”,时而“握手言和”,上蹿下跳,摇头晃脑。双狮闹,福气到,激昂诙谐的表演,向人们表达新春的问候和祝福,激励人们在新一年里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各项事业“开门红”。穿着一身红,提着一串红灯笼,紧跟其后的燕子舞蹈队的队员们个个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激情演绎的... 0
-
02-01 22:00...省委驻赣榆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在城头、班庄、沙河等6个乡镇10个村,深入200个困难农户、困难党员家中,把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送到村民手中,让他们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海头镇梁东沙村写春联的活动现场,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大红的纸张铺展,笔锋游走如龙蛇。老人们边看边点头,孩子们则好奇地在一旁围观学习。一副副对联“瑞气... 0
-
02-01 18:50...并成立课题研讨小组;协助会员单位重庆市农聚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达成科研合作,开发新品“川农牛涞滩阴米”,并引进种植水稻新品种“川农牛红糯香”,实现了水稻亩产值创新高;协助会员单位及农户销售蔬菜300吨、鲜玉米100吨、鲜果500余吨,实现增收100万元以上;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采摘观光、餐饮、民宿... 0
-
-
02-01 18:50...我省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建设整县整建制单产提升县20个,支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1234个,项目区单产平均增加10%以上。组织1.4万余名农技人员推广合理密植、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集成配套高产技术,推广膜侧播种、“一免五增”等有机旱作技术5000余万亩次。及时足额兑现惠农补贴资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应对干热风、干... 0
-
11-08 21:10...退沙街道、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调研中,李青雁先后来到退沙村、朱杨庄村、王庄村等地,一路边走边看,详细了解退沙街道辖区内闲置工业用地和可利用地使用现状,土地性质、用地规划等情况,并对土地盘活利用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李青雁指出,抓好闲置土地利用工作既是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实... 5
-
11-08 19:40...如果行情好,预计每亩可增加纯收入万余元。今年以来,博山区坚持一村一业、一镇一品、富民增收全覆盖发展思路,将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推模式、创品牌,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11月5日早上6点多,天刚蒙蒙亮,域城镇姚家峪村村民刘芳已经走出居民楼,像往常一... 5
-
11-08 19:20...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为稳粮保供的政治任务,探索创新“政府全程组织+村集体全程主导+新型经营主体全程参与”模式,1万亩玉米大豆播种全部出苗、长势良好,达到凝聚起政府、村集体、群众“三方合力”;实现完成上级“稳粮食、扩油料”政治任务,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受益,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 2
-
11-08 11:40...67万亩实现了“稻田+小龙虾”种养模式,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这是广西桂平市南木镇朱凤村的稻虾种养田。新华社记者杨驰摄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全村正大力打造“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公共品牌。2022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800亩,2023年新增大叶茶种植面积550亩以上。... 2
-
11-08 11:30...来自暨南大学日本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东洋大学、明德学园相洋高等学校、立花学园高等学校的100余名中日青少年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主任欧阳安发表致辞。人民网蒋晓辰摄欧阳安在致辞中表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中日青少年是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肩负着两国世代友好发展的重任。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中日两国... 3
-
-
11-08 11:10...加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助力台湾青年来闽追梦、筑梦、圆梦。中国台湾网特别推出“我在厦门的一天”主题系列融媒体产品,在海峡论坛的主场、无数台湾青年驻足生活和创业的“第二故乡”、惠台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的前沿城市——被称为“鹭岛”的厦门,听扎根于此的台湾青年向两岸同胞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中国故事与两岸情怀。台青谢东佑(... 1
-
11-08 11:00...2023的会议主题为“深化减贫伙伴关系,增强全球发展韧性”,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今年的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于2022年11月启动,共收到898个案例申报,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图:乡村商学堂项目助力乡村人才创新发展,荣获“... 1
-
11-08 09:00...鼓励引导村民、村级组织返乡,市民、大学生、能人、企业家等经营主体入乡,依法依规、因地因势唤醒“沉睡”资源。农村宅基地和住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大量农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盘活利用闲置农房资源,吸引更多主体投身乡村创新创业,既... 5
-
11-08 04:10...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预制菜投资主体按当年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对预制菜产品线上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奖补。该公司目前所在的农企园,就为创业团队提供了现成的厂房,拎包进驻的服务让项目投产大大提速。产业基础与政策扶持双轮驱动,该公司创办2年,年营业额已超过3000万元,部分订单火爆的月份,单月营业额就接近6... 1
-
-
-
本页Url:
-
2025-02-02-05:17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