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 20:50...主要包括规划基础、形势与需求、加强要素保障优化资源供给、畅通海陆双向大通道等13章内容及69个重点港口和集疏运项目。确立了辽宁港口群“两枢纽、一中心”战略发展定位,明确辽宁沿海港口将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航运枢纽,是东北海陆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东北地区物流组织和资源配置中心,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 0
-
01-29 14:20...在田家庵区,任泽锋首先来到诗遥湾项目现场,实地察看沿淮洼地治理、六姊妹公园、新曹咀孜排涝站箱涵延伸工程,听取淮河岸线综合治理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汇报;随后又来到东西小岛项目处,现场察看项目选址,询问了解泵道公园推进情况;最后调研了淮上渡口周边,实地察看港口二路小街现状,听取渡口周边改造提升情况汇报。任泽锋指出,淮河岸线综... 9
-
01-27 08:40...所有河流均达到国家、省水质控制要求,国控入海河流(辛安河)连续五年达到Ⅲ类标准,海水水质优良比例稳定满足100%。三是强化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烟台市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地区,创新形成“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并多次受邀参加生态环境部专题培训,交流分享经验做法。湾区内27个入海排污口均完成排查整治,整治... 2
-
01-26 16:10...促进河、港、产、城深度融合。涉及平陆运河的相关规划应当与平陆运河规划体系相衔接。第九条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行政、文化和旅游、林业、海洋等有关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以及平陆运河沿线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平陆运河的保护范围,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7
-
01-19 21:40...成功应对汛期12轮强降雨和台风“格美”等51项工作经验做法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宣传推广。济宁市围绕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收官目标任务,健全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供水保障类、防洪提升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类、城乡污水处理类等市级现代水网项目94个,计划完成投资较2024年增长6.6%;其中申请列入省水网项目清单的82个,计划完... 0
-
01-16 20:50...一名欲偷私渡的男子在小嶝月亮湾沙滩岸线附近被拦了下来。“他进入小嶝时,我们就注意到了。”海防大队民警介绍说,几个小时前,位于执勤岗亭的值班人员发现男子行为存在异常,进一步观察并确认后,及时将其拦了下来。针对海岸线长的特点,海防大队创新建立岸线专职化巡防机制,并积极引导、调动群防力量与警力深度结合,纵深部署海上、海岸、站... 4
-
-
01-08 05:00...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科技支撑标准先行,不断健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卢丽华说,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推动出台《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推动发布第二批6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创新适用技术。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王磊表示,坚... 0
-
01-08 04:30...都快成奢侈品了。”当地人曾这样感慨。问题在水下,根子在岸上——天津的海岸线离北京最近,承接京津全部、河北大部及内蒙古、山西局部排水的入海通量,12条入海河流中部分治理前水质是劣Ⅴ类。近年来,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林地、湿地、海岸线进行系统修复与治理,加快打造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天津印发实施“蓝色... 1
-
01-04 14:30...表明这片区域的生物资源有向好的趋势。”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刘思磊介绍,此次所有渔获物在分类、测量、称重、制成标本后,将送至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为加强长江流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市铁腕治污,累计整治拆除小船厂、小码头16家,拆除建筑物构筑物53座,实现岸线复绿2... 0
-
01-04 02:20...自然资源部指导沿海地方实施的“十四五”时期8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累计下达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96亿元,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科技支撑标准先行,不断健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卢丽华说,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 7
-
01-04 00:10...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开采、统一销售的原则,取缔各类涉砂船舶491艘,拆除非法砂石堆码场547处,河道采砂主体由112个减少至6个。新建砂石加工厂17家,累计投入约16亿元,实现“生产棚化、加工雾化、场地硬化、开采作业规范化”的砂石加工管理模式,推动砂石行业绿色转型。新建羊口砂石加工基地坚决取缔非法码头... 3
-
01-04 00:00...共同构成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这一有机整体。基于此,《评分细则》从国内外已有应用基础的近200项指标中筛选出14项指标,建立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为支撑的指标体系。其中,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包含鱼类物种数、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水华面积比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生植被覆盖度以及重点保护水生... 0
-
-
01-03 23:30...自然资源部指导沿海地方实施的“十四五”时期8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累计下达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96亿元,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科技支撑标准先行,不断健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卢丽华说,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 14
-
01-02 02:10...已累计下达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96亿元,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科技支撑标准先行,不断健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卢丽华说,2024年,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林草局推动出台《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推... 2
-
11-14 15:30...加强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到2023年年底,长江干流岸线3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湖泊岸线1公里范围内尾矿库完成污染治理。要优先治理黄河干流岸线3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湖泊岸线1公里范围内,以及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等重点区域的尾矿库;同时加强“锰三角”等长江中上游重金属污染防治。企事业单位是环境风险防范... 1
-
11-14 12:10...”昆明市住建局城建处工作人员介绍,滇池绿道的建设立足于滇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生态化的方式将绿道环绕在滇池周围,突出生态性、多元性以及经济带动性的特点。滇池绿道平均离湖岸线250米,内侧有湖滨生态带共计30多平方公里,比生态红线内的陆地增加两成。2021年3月,滇池绿道项目作为昆明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正式启动,项目总投... 2
-
11-13 06:10...塑造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气质。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打造绿色生态最美滨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成示范区的生动注脚,也是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创新实践,更是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模范践行。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指出要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全宜昌市闻令而动,举全市之力打好... 2
-
11-12 03:50...我国是海洋大国,主张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拥有大陆岸线1.8万多公里、海岛岸线1.4万多公里,拥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对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保障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 1
-
-
11-06 08:00...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正式启动,总长度约11公里。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当地将琵琶亭、浔阳楼等文化景点串珠成链,建设“最美长江岸线”,围绕白鹿洞书院等做好江西千年书院文化遗存保护项目,彰显“诗意长江”。“长江岸线的变化真的很大,水更清了,岸边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家门口健身休闲有了好去处。”在长... 2
-
11-04 01:30...我们引导养殖户从生态核心区外迁至产业聚集区;另一方面,为了让海岸线美起来,我们在原有区域同步建设占地面积450亩的休闲公园,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生态岸线。”如今漫步银滩沿海一线,从最东部的洋村口大桥到最西部的潮汐湖湿地公园,全长21.7公里的休闲公园、岸线景观“连珠成线”,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和亲水的空间... 2
-
11-01 20:50...正在推进绿化种植、地面石材铺贴、排水沟施工、活力道面层施工等工作。该项目起于金源路,止于水滨路,岸线全长5.2公里。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码头还绿、排水口提升、垂直挡墙覆绿、滩涂治理、桥下空间改造、消落带生态治理、步道、活力道、亲水道、特色文化节点、现状场地提升等。“两江四岸”嘉陵江岸线贯通工程——北滨路长安码头段。重庆市... 5
-
10-30 04:30...由南向北穿透丘陵、沙漠、平原,直通入黄,黄河泥沙约十分之一来源于此,是黄河内蒙古段“地上悬河”的直接制造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十大孔兑携带的泥沙曾8次堵塞黄河,是沙漠与黄河“交锋”的重点区域。同时,黄河“几字弯”虽然年降水量不多,但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地质和气候特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有大量沿岸泥沙入黄,危... 2
-
-
-
本页Url:
-
2025-02-09-01:2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