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1 14:10...此次下达的中央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耕地建设与利用、粮食生产保障、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资源保护5个方面。其中,下达49.37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增强农田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下达2.41亿元,用于小麦“一喷三防”、扩种油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粮油... 0
-
02-11 13:40...重点支持发展稻-豆-薯、稻-稻-蚕豆、再生稻等一年多熟种粮模式的规模种植主体,着力提高复种指数。其中,再生稻是我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水稻生产方式,去年全省推广面积已超18万亩。今年,“粮十条”再次重点支持扩大再生稻生产,提出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安排资金,对再生稻种植户给予每亩20元催芽肥补贴,鼓励县级统筹资金,适当提高补... 0
-
02-11 10:50...推动“田长制”的深入实施。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湖南不断探索高效保护耕地的新路径。天上卫星飞,地上视频看,现场专人查……得益于加强耕地全过程保护,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湖南耕地数量有望实现“四连增”,2024年预计净增加1.5万亩。耕地数量增加了,为粮食丰收铺就了更加广阔的金黄底色。含金量,不仅体现在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上... 0
-
02-10 13:30...河北粮食连年丰收的密码,就藏在“高配版”的良田里。“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制等考核内容,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产粮大县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次田变良田... 0
-
02-09 22:30...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缺乏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完善相关社会救助政策。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域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帮扶协作机制。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0
-
02-09 03:20...成功推动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有耕地综合整治项目和新巴尔虎右旗规模化草牧场流转经营试点项目授信19.54亿元,已实现贷款投放16亿元。在推进过程中,该市统筹谋划,夯实金融支持政策基础,制定了《呼伦贝尔市金融服务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呼伦贝尔市传统畜牧业草场流转金融服务指导意见》《呼... 0
-
-
02-08 21:50...2023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时相比,耕地总量增加1120.4万亩。从布局变化看,持续多年的耕地“南减北增”开始转为“南北双增”,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耕地净增加210.5万亩。通过优化耕地布局,落实党中央关于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要求,南方省份稳妥有序恢复一部分流失的优质耕地,减... 0
-
02-08 21:10...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深化法学理论研究,更好发挥法学会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开展法治实践、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法学会的领导,为法学会依... 0
-
02-08 15:50...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在稳面积、提单产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案》要求,202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60万吨以上;油料面积408万亩,大豆面积91万亩,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州。《方案》明确了2025年稳定粮食生产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压实耕地保... 1
-
02-08 13:20...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在稳面积、提单产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案》要求,202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60万吨以上;油料面积408万亩,大豆面积91万亩,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州。《方案》明确了2025年稳定粮食生产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压实耕地保... 4
-
02-07 19:00...主要分布在郑州、平顶山、焦作、鹤壁、商丘永城等区域,这些区域存在采煤沉陷区。赵鹏璞表示,我省煤炭开采企业为提高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率,已做了大量工作。如,稳沉前,通过开挖排水沟渠、架设泵站等方式降低农作物受损程度;沉稳后,在沉陷较深或积水区规划鱼塘,回填沉陷较浅区域,最大程度恢复耕地。但即便如此,依旧存在“大量难以复垦或... 1
-
02-07 18:50...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区域性供给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能够调出粮食的主产区仅有几个,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有的自给率不足30%,“鱼米之乡”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由粮食调出地变为粮食调入地。粮食生产区域过分集中,全国粮食安全高度依赖主... 3
-
-
02-07 18:50...今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均实现增产,其中玉米产量增加较多,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使得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大豆产量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幅度达16.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玉米与大豆争地的必然结果。去年以来,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农民... 2
-
02-07 18:50...为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底盘。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了信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5亿斤,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预计早稻面积在7100万亩以上,基本保持稳定。秋粮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大头,当前秋粮播种面积稳中... 1
-
02-07 18:40...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但受粮食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粮食稳定供给,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一些隐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提出要守住基本农田红线,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中央经济... 2
-
02-07 18:40...保护农民利益,增强粮食“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活水平高,上班、就学、看病方便... 0
-
02-07 18:40...我国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生产一直抓得很紧。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粮食安全底气足,去年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粮食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消费需求升级,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多生产... 1
-
02-07 18:40...当前正值夏粮收获的关键时期,多省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发芽霉变,农民争分夺秒忙着抢收,尽量减少损失,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然而,一群衣着光鲜的网红把麦田作为秀场,扎堆直播,意在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小麦收割的景象,了解农民种地的辛苦。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网红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把农民遭受自然灾害作为赚取流量的噱头,此类行... 0
-
-
02-07 18:40...今年要想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秋播期间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冬小麦主产区播种进度较常年同期显著偏慢,特别是晋冀鲁豫陕5省麦播期普遍推迟,给夏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开春以来土地租金、农资价格走高,会抬高粮食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 0
-
02-07 18:40...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稳面积。耕地是粮食稳产保供的根本。过去,大量耕地被征用建工厂、建房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确保耕地数量,我国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等问题,耕地... 0
-
02-07 18:40...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但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从品种结构看,我国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玉米已经连续两年增产,但随着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玉米供需仍然偏紧;去年大豆、油料自给率分别提升了3%和1.6%,但仍然比较低。今年中... 0
-
11-18 09:00...高溪市镇普口村存在疑似破坏耕地行为,这一画面被铁塔高位探头在自动巡航过程中清晰捕捉、抓拍取证。经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取证后,发现确实存在村民违规破坏耕地、挖塘养鱼的情况。区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系统内查看预警信息(宾奕供图)来到高溪市镇普口村的一处“水塘”,挖掘机正在进行填塘作业,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整改进度。... 1
-
-
-
本页Url:
-
2025-02-12-07:5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