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1 05:20...《资本论》内容极为丰富,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曾致信恩格斯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正是这种整体性,使这部巨著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变革,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19世纪70年代,当自命为社会主义者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猛烈攻击、影响到工人政党的理论原则的时... 0
-
02-01 05:00...本届论坛以“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携手北京大学及各友好单位一道架起学术交流桥梁,让全国学子有更多机会参与前沿议题的探讨,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监事郝立新... 0
-
02-01 02:10...就是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明确党的创新理论“为什么是”,这就必须在思政课教学中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都是在一定时代中生成,伴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我们要利用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中讲清党的创新理论的“其然”和“必然... 0
-
01-31 03:50...提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标志性的新命题、新范畴、新理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全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成功密钥,为推动世界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本质以及共产党领导规律、执政规律、治党规律和对外党际交往规律的认识,在运用和把握规律中、在... 0
-
01-30 12:10...物质决定精神,而精神生活的‘补齐’,反映了物质生活的满足。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协调共生,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性的情况。比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而精神文化领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其内涵,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0
-
01-27 23:50...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以及湖北师范大学的高校代表列席。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主持。彭双阶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以彰显逻辑学在当代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逻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率先开设... 0
-
-
01-27 06:50...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调研等,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此作为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平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育人实效。通过这种体系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思政课知识,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内源动力。要注重课程内容建设时代化。思政... 0
-
01-26 21:20...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锤炼政治品格,直接决定新时代思政课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的回答。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是否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直接决定... 0
-
01-26 17:50...是文明更新的结果。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征途越是壮阔、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思想的灯塔引航。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相继确立,标注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高度,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指引。位于遵义市的娄山关(2025年1... 1
-
01-26 10:40...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 0
-
01-26 10:20...第二个结合让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有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相结合,打开了理论和制度创新更广阔的文化空间。第二个结合使我们掌握思想和文... 0
-
01-25 16:30...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 11
-
-
01-25 14:50...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当前,全党上下正在隆重庆祝建党百年、深入开... 1
-
01-25 14:50...1月15日下午2:30,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在线报告会邀请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领军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马克思主义学科联盟副理事长孙建华,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做专题报告。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0
-
01-25 13:50...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 2
-
11-05 10:40...理论学习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深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显著提高我们的政治敏感度、视野广度和思想高度。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把握好这一思想... 4
-
11-04 00:10...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凹”字形建筑,加半地下室一共五层,总占地面积达2140平方米,共有房间263间。红楼始建于1916年,原计划用作北大预科学生宿舍。1917年北京大学扩招后,蔡元培校长认为扩充教学场所为当务之急,遂于1918年将红楼改作教学楼,初定为文科教室、研究所、图书馆及部分机关所在地,称为“北大第一院”。一直到... 3
-
11-02 20:50...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论证阐述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一是通古今之变化,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在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中,探寻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党对人民立场的坚定与践行,党对自身建设的巩固与强化,在回溯本源中诠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 5
-
-
11-02 06:50...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蕴含着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的实事求是思想的雏形。在1930年5月写作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可以说是实事求是思想形成的标志。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臻于成熟,通过延安整风... 3
-
11-02 03:50...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党对人民立场的坚定与践行,党对自身建设的巩固与强化,在回溯本源中诠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二是立时代之潮头,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理论的科学、制度的先... 2
-
11-02 03:30...它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文化还具有阶级性。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文化由人生产,而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总是... 1
-
10-31 16:40...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既让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又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正是这种彼此契合为“结合”奠定了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9
-
-
-
本页Url:
-
2025-02-01-14:2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