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8 13:10...树立了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奥秘是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底气从哪儿来?近日,人民日报推出5篇“和音”文章,解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文化基因。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和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容自信,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 0
-
12-28 02:20...以致世处分裂割据时期奋力追求统一,而世处统一稳定时期聚力维护并促进统一成为贯穿历史始终的规律特征。这充分证明国家统一稳定历来是中华民族历史延续及实现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前提。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祖国统一、边疆巩固的历史使命与百废待兴的国家建设重任,通过修筑川藏、青藏公路,联通祖国内地和青藏高原成为历史的必然。另... 0
-
12-27 19:00...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拍摄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出土的玉器(2024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第一个手工业作坊。”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 0
-
12-27 19:00...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拍摄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出土的玉器(2024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第一个手工业作坊。”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得整整齐齐的石斧坑、填有大量玛瑙... 0
-
12-27 15:30...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拍摄的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出土的玉器(2024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这是三星堆遗址发现的第一个手工业作坊。”3000多年前工匠在玉石上开出的精美凹槽、码得整整齐齐的石斧坑、填有大量玛瑙... 0
-
12-27 03:00...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总书记感慨:“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 0
-
-
12-27 02:40...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终吸引着总书记关注的目光。湖北孝感,云梦县博物馆珍藏的秦兵黑夫和惊的“... 0
-
12-26 18:50...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从民族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守护好文化根脉,坚定共同体的文化自信,才能明晰自己的文化身份,以独立自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屹... 0
-
12-26 11:00...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望2024,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重大考古项目取得... 3
-
12-26 04:30...本场活动将邀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简帛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伟作题为《书于竹木:简牍文化及其载述的国家信史》的演讲。陈伟连续主持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整理... 0
-
12-26 01:10...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对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省政府出台《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物保护利用责任不断压实。在2022年度省级人民政府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调查中,山西排名全国第一。山西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理念,着力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 0
-
12-26 00:20...比之为“根脉”,要求“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7月,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0
-
-
12-25 23:20...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和使命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在阐明既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属性的同时,也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创造的另一个新路径,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构建新型的、自主的知识体系。自主知... 0
-
12-25 22:50...苏麻离青、回青等青花料和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料的妙用,催生青花、釉里红、霁蓝等瓷器新品种,开创世界彩瓷时代的新纪元……八业三十六行、七十二道工序,在岁月中传承流变;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盈盈欲碎却又无比坚韧,一步步铸就“瓷业高峰”,成就中华瑰宝。创新,是原动力,也是生命力。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唐朝... 0
-
12-25 21:30...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渔猎文化等自古以来交流互鉴,共同繁荣。近现代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一热土上,红色文化、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的培育和成长,进一步丰富了“北疆文化”的当代内涵,也为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提供了坚实的文化保障。“中华文明在内蒙古”活动启动以来,邀请知名专家走进文化... 0
-
12-25 20:30...由国家民委民族画报社、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读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召开期间举行。作为此次研讨会的演讲嘉宾,马丁雅克就共同发展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议题,深入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分享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看法。12月4日,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 0
-
10-03 22:30...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闪耀的一系列思想学说、科技发明、文化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彰显着创新进取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 1
-
10-03 21:20...再到执着于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如今接触田野考古已有40多个春秋。我到过江南水乡,去过戈壁沙漠,也曾漂洋过海……经历过农村的静谧,倾听过城市的喧嚣,每年从短袖、草帽换成棉衣、手套,参加过国家项目,也有主动发掘,这都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像我们这样喜欢田野考古的人,在外边跑惯了,时间长了不去还有些不习惯,恨不得跑到田野里面... 2
-
-
10-03 21:10...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既有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华文明的中国特色,为促进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二、“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和根脉“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途径。坚持“两个... 1
-
10-03 20:50...成都博物馆开放时间将延长至21:00(20:30停止入馆)。在此期间,博物馆准备了精彩的文博展览和丰富的文化活动,陪伴广大观众度过一个文化内涵丰富的超级黄金周。展览:除常设展外,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将持续面向观众开放。据悉,该展览展期已近尾声,对于汉字文化感兴趣的观众,不妨抓紧最后机会,在这个假期一览珍贵汉字文物... 4
-
10-02 11:30...河北保定满城汉墓出土的铜鸠杖首,以及众多汉画像石上的持鸠杖老者形象,反映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养老制度及其背后的尊老敬老文化,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制度的文明高度。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发现的仓库区,藏有炭化稻谷20万斤;占地40多万平方米的隋唐洛阳含嘉仓城遗址,至今保留着中国古代最大粮仓的风采,从这些仓储遗存中可以看出,粮食存储... 9
-
10-02 10:50...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研究院终身外籍院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学院名誉院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黄河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三版、《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5
-
-
-
本页Url:
-
2024-12-28-14:3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