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3 13:50...体现我们对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和土地退化零增长的贡献。以跨世纪三北工程新时代中国实践为主题的中国馆,讲述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治沙故事,得到了国际人士的关注和赞赏。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年来,中国防沙治沙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自去年6月以来,中国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目前,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 1
-
12-11 00:20...从空中俯瞰,“绿进沙退”的奇迹正在上演。奇迹不会从天降,靠的是人努力,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干劲。从茫茫荒原“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背后是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窨子,“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付出。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不足3%提高到70%以上,背后是柴草搭个地窝... 1
-
12-09 04:50...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两个数字,标注两项“世界之最”。把沙漠围起来,让国土绿起来,从中看出中国人治沙有多拼、中国人植绿有多行。拼的背后是决心。从空中俯瞰,“绿进沙退”的奇迹正在上演。奇迹不会从天降,靠的是人努力,百折不挠、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干劲。从茫茫荒原“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背后是塞罕... 12
-
11-29 04:00...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征途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喜人数字意味着,一片片曾经荒芜或裸露的土地,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覆盖。比如,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是一片荒漠化的高原,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已变为百万亩人工林海,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经过数十年的持续推进,构筑起一道守卫北疆的绿色长城,有效遏... 4
-
11-09 01:20...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利、森林经营部部长宋玉君、生态保护部部长文金章陪同调研。调研团队深入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太阳林场,实地查看虎豹栖息地的现状以及人工林改造设计情况,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等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在座谈会上,王世利详细汇报了公司在虎豹栖息地保护、人工林建设与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一直... 1
-
05-08 12:10...小壁林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主城区西北部,滹沱河南岸,曾是一片河滩荒地。近年来,石家庄市园林部门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在原有人工林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持续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栽植刺槐、榆树、桑树等树木6800余亩,将这一林区打造成为石家庄市重要生态屏障。新华社记者牟宇摄5月4日,工作人员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壁林区的防火瞭望... 0
-
-
05-03 10:50...他筹措资金,培育适合沙地生长的树苗、劝阻村民不要进入林区放牧……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侯贵都没有放弃,并坚持每天巡山两次。常年日夜与这片林地为伴,侯贵见证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群众护林意识的提高——自然林保住了,人工林面积也不断扩大,在科尔沁沙地南缘筑起了抗击风沙的绿色长城。近年来,侯贵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共产... 5
-
04-11 20:30...《山西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出台,明确全省逐步减少沙化土地的时限、步骤和措施。《规划》提出,全面保护沙化土地。科学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推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精准落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以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好原生荒漠生态系统和沙区林草植被。加强... 0
-
04-06 23:10...對道路兩側、街角屋旁、水系橋頭等地進行增綠補綠,今年,當地計劃植樹造林200多萬株。項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造林綠化管理股股長楊書忠:今年我們主要栽植有楸樹、國槐、白蠟這些鄉土綠化樹種,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讓群眾享受到更多開窗見景、推門見綠的生態空間。目前,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正加快推進。遼寧彰武地處三北工程科爾沁、... 7
-
04-04 10:10...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45年来,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连续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战略指引下,全民植树蔚然成风,设立国家公园、全面实行林长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举措接连出台,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18
-
03-17 22:20...全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13.14亿亩,位居世界第一,世界近20年来增绿的四分之一由中国贡献。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应着艰苦卓绝的努力。13.14亿亩人工林,可以换算成80多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陆地面积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国土面积。这份沉甸甸的成绩... 2
-
03-14 11:10...柳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程师李时荣带领记者驱车来到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古砦村古廨屯。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李时荣记忆中的画面如潮水般涌现。1970年起,柳城开展荒山造林工作,人工播种的一株株马尾松在古廨屯挺拔茁壮,它们沿着山坡蔓延生长,逐渐将石头地与荒山装点得生机勃勃。古砦乡志记载:古砦在柳城县西北部,土壤多为灰质沙... 5
-
-
03-11 15:50...待其结实后再对其子代林开展遗传测定,为建立柳杉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打下基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朱鹏坦言,杉木是我国人工林第一大树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为重要的人工林树种,杉木传统上喜欢在雨量充沛、日照时短的地区生长,洪雅恰好满足了这样一个气候特点。种子园就是我们生产良种特用的人工林。林木良种培育要严格经过选优、采穗... 0
-
03-09 21:40...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上世纪60年代,国家在这里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决心战天斗地,在这里造林育林、抵御风沙、恢复生态。那时候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交通完全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缺乏。经过塞罕坝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如今的塞罕坝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 1
-
03-08 18:30...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完善出台森林经营碳汇方法学、完善建立木竹林产品碳汇方法学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固碳增汇潜力和森林经营效益。去年全国两会,蔡中平提交了关于建好用好人工林“四库”的提案,今年他依然关注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蔡中平提出,南方集体林区特别... 0
-
03-05 22:20...GDP从2005年的89.28亿到2023年的615.12亿。生态旅游从无到有,目前已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448亿元。2023年,安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县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出境水交接断面水质和集中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我国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24.0... 1
-
09-15 08:50...从树种的适应性、林分结构、生物防火到生物病虫害预防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实地踏勘、现场论证,确保此项任务顺利开展。”南华山管理处宣教科科长虎卫军说。生态修复工程中,为了不破坏南华山原生植被,1米作业道路都没有修。没有路,如何将苗木送到山上?南华山管理处创新运用“无人机吊运”和“骡马驮运模式”以及滑道、溜索等运苗方法... 4
-
09-13 18:50...邀请专家、技术人员,从树种的适应性、林分结构、生物防火到生物病虫害预防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实地踏勘、现场论证,确保此项任务顺利开展。”南华山管理处宣教科科长虎卫军说。生态修复工程中,为了不破坏南华山原生植被,1米作业道路都没有修。没有路,如何将苗木送到山上?南华山管理处创新运用“无人机吊运”和“骡马驮运模式”以及... 2
-
-
08-23 12:40...《规划》通过封禁保护、自然恢复、人工促进恢复、重点生态区人工林改造等措施,提升热带雨林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其中到2030年,退出商品性经营的人工林不低于500平方公里,破解热带雨林碎片化问题,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规划》全面加强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区管控,科学划定... 11
-
08-16 18:2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2.9%。与2016年相比,全区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720万亩,重度石漠化土地减少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我区牵头创建的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正式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居全国第三,绝大多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均得到有效保护,绿色日益成为新时代壮美广西的靓丽底色。高... 3
-
-
-
本页Url:
-
2025-02-09-02:0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