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3 12:00...其转换成音频信号后听起来就像清晨的鸟叫声“啁啾”。这项“太空合声”探测研究工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曹晋滨院士团队联合美国、瑞典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他们表示,之前在近地空间探测到过这种上升调的合声波,此次在远地空间探测合声波说明,这种太空“鸟叫声”现象可能在太空中很普遍,或有助于理解该电磁辐射暴的形成。研究团队介绍说,合声... 0
-
01-22 15:30...而面临的困难却是真切地摆在面前一边是国际上对相关技术的封锁,一边是国内科研经费、资源匮乏。双重困境,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怎么办?我们就是靠着航天精神,拼!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队伍开始了攻关之路。设计方案、测算、试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是几十个小时的连轴转。那段时间的夜晚,月亮明亮而安静地高... 0
-
01-22 14:10...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为使微型飞行机器人灵活机动,必须使其身形轻盈敏捷,同时能承受巨大的外力。因为这种力会使大多数微型机器人飞行约20秒后就解体,导致科学家很难收集足够多的数据,来正确校准并测试机器人的飞行能力。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开发的新款昆虫飞行机器人,不仅能够在空中盘旋15分钟,还能执行向前(后... 3
-
01-22 11:00...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天关”卫星成功发射并获系列成果;我国研究人员为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提供新方案;我国学者发表国际首个通用CAR-T治疗成果;我国研制超级显微镜,首次全景“看到”大规模细胞交互行为;我国科学... 0
-
01-22 11:00...(京ICP040090正文中经搜索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2025年01月22日14:54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中新社南京1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2日在江苏南京揭晓,嫦娥六号月背采样、首张“宇... 2
-
01-22 10:50...这款机器人能在空中飞行15分钟,超过以往所有昆虫大小飞行机器人的飞行时长。而且,其拥有极佳的灵活性,能表演翻滚等特技动作,可用于植物授粉或检查人类无法探及的飞机部件等工作。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为使微型飞行机器人灵活机动,必须使其身形轻盈敏捷,同时能承受巨大的外力。因为这种力会使大多数微型机器人飞... 0
-
-
01-22 04:40...制备出满足应用要求的铟硒半导体晶体仍面临巨大挑战。即便科学家反复优化生长条件,所得到的铟硒半导体晶体仍含有极高的缺陷密度,这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材料应用造成了严重影响。“半导体的材料组分、结构和性能与环境和制备条件密切相关。空间微重力环境,为铟硒半导体材料制备和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独特条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 5
-
01-21 18:50...孩子成长过程所经历的脑发育问题和所遇到的心理学等问题,以及弗里斯教授夫妇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的过程得以顺理成章地展现,相关的脑科学知识得以按逻辑关系一一普及。如,第2章“弗里斯一家的身份及成长史”介绍了弗里斯教授夫妇成长为优秀认知神经科学家的过程,其中谈到了“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病例:某位女士一大早洗了48次手还觉得没... 0
-
01-21 13:20...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高鸿介绍,“鱼航员”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它的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有高达70%以上的相似度,是开展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被称为“水中的小白鼠”。2024年4月,包含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的“天宫水族箱”随神舟十八号的3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安装在问天舱... 4
-
01-21 10:40...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木星”将在于利希研究中心启动,其可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借助大脑数据与AI的深度融合,科学家将能够虚拟展示某些疗法对大脑产生的微妙影响。科学家期待大脑图谱能让更多患者受益,成为诊断和手术的得力工具,精准揭示肿瘤的藏身之处。阿蒙茨希望在2025年,人们能在细胞层面进一步洞悉大脑的秘密及其功能。空... 0
-
01-20 23:20...她与我们分享自己最高兴的事是第一次看到自己14岁孙子的身形轮廓。阳光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家人眨眼睛。于涛介绍,这款药物计划今年申报注册药物临床试验,预计会在未来3至5年内上市,为患者带来光明。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在生命科学园,医药健康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成果正不断涌现:北启生物邓宏魁团队的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 0
-
01-20 19:50...该研究室专注于外来入侵生物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防控研究,对南繁区域内的重大病虫草害进行严密监测与有效治理,同时还肩负着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评估与管理工作,确保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在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南繁育种与生物安全研究室尤其关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开发。其中,转基因番木瓜作为该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 0
-
-
01-17 23:00...在太阳系一路“行驶”,沿途在轨道上遗落无数个从毫米到厘米级尺寸的石子。当地球穿越彗星轨道时,这些遗落的“石子”就会成群结队闯入大气层。在与大气分子的剧烈摩擦中,它们被烧蚀殆尽,化作一道道明亮而短暂的光迹,这便是我们所见的流星雨。不过,与大多数流星雨不一样,象限仪座流星雨的形成较为独特。多数科学家认为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母体... 1
-
01-17 21:50...他刚刚获得2025年度“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卓越研究奖”。在聘任仪式上,他直言,医生不懂科学研究做不了好医生,培养临床科学家很重要。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厦大中山”)签订聘任协议的,还有10位厦门大学的专家教授,分别是吴乔、高锦豪、任磊、张宸崧、金文兵、吴彩胜、邓贤明、尤涵、郑世进和王洪... 1
-
01-17 21:30...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问题。胡懿娟北大求学期间留影胡懿娟介绍,她攻读博士期间,正值对人类基因组展开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的高速发展期,许多统计学家都投身于遗传统计研究。美国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了十余年,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逐渐发现仅靠人类基因组难以全面解释人类特征和疾病的成因。后来,科学家们关注到,可将人体微生物... 0
-
01-17 20:00...他们通过在高原上布设观测站,收集了大量关于永久冻土层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青藏高原的永久冻土层温度在逐渐上升,融化速度在加快。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格尔木观测研究基地的科研人员长期致力于高原冻土的研究。基地主任陈冬根说:“在冬季,冻土就像水结冰一样,会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剧烈膨胀,导致公路路面隆... 5
-
10-31 17:50...“光影科学梦”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科技馆举办。中国科技馆副馆长、科普场馆特效影院专业委员会主任任海宏、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综合处处长沈林芑、中国科协科普部基础设施处处长王大鹏、山东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慎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文博院执行院长、研究馆员方黑虎等相关领导为巡映活动... 8
-
10-31 09:40...山东大学妇儿与生殖健康研究院陈子江院士同时入选妇产科学和内分泌与代谢两个领域全球前2%“终身影响力顶尖科学家”和“2023年度影响力顶尖科学家”。秦莹莹教授同时入选妇产科学和内分泌与代谢两个领域全球前2%“2023年度影响力顶尖科学家”。经统计,妇产科学领域,我国有15位专家入围“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44位专家入围“... 3
-
-
10-30 06:30...Asymmetricreductiveamination),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手性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它不需制备亚胺或者烯胺中间体,由简单原料酮与胺源经一步反应即可生成手性胺。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明欣教授课题组致力于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的研究。在近期一项课题中,他和团队利用亚磷酰胺等廉价配体的催化体系,在添加剂的帮... 1
-
10-30 05:20...为跳出自然束缚、利用二氧化碳创造多样的糖提供了可能。科研团队从碳素缩合、异构、脱磷等酶促反应入手,用人工方式改造自然来源酶催化剂的催化特性,是此次研究的最关键创新。进入实验操作环节,研究人员将二氧化碳等原料在反应溶液中按一定比例调配,在人工改造过的酶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仅用约17个小时,就高效、精准获得葡萄糖、阿洛酮... 1
-
10-30 04:50...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可直接利用废弃塑料、餐厨垃圾和二氧化碳等作为原料。高效吸收光能的半导体与细胞工厂结合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生物杂合体,可直接利用光能为细胞工厂提供还原力,生产的化学品具有更高的碳转化率,但目前缺乏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方法规模化合成杂合体。废水中普遍... 6
-
10-29 19:30...最终要靠种子。”回望最初的艰难历程,柏连阳这样说。有统计显示,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有20余亿亩。由于纬度接近,世界上大部分水稻主产国的种植环境和土壤条件都与我国稻区类似,“镉米”并非湖南一域之困,也并不仅是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也面临严峻形势,国际科研领域一直在研究。赵炳然(中)与团队成员在进行讨论... 1
-
-
-
本页Url:
-
2025-01-25-00:5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