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9 18:40 .. 广州舞火龙、傣族拜月、北京灯会汉服妆造巡演……各地特色十足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人们团聚或出游都多了几分文化意境。
从2000多年前秦汉服饰,到今天的国潮风、文博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华夏儿女永恒的精神家园。
陕西出土的国宝何尊登上中学教材封面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在镇馆之宝—何尊前驻足凝视。
早在5年前,总书记就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认真端详何尊并细听讲解;2020年在陕西考察时,总书记特别提到,“‘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
去年在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总书记把何尊纪念品作为国礼送给中亚国家元首。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国”二字早已突破地理方位的概念,蕴藏着广大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承载着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甘肃天 .. UfqiNews ↓
5
...西藏地区各分散的古代部族如女国、苏毗、大小羊同等逐渐为不断强盛的吐蕃所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吐蕃政权.
吐蕃之王松赞干布将都城从山南迁到如今的拉萨(古称逻些),并创立了文字、城堡和地方性政权,通过与大唐和亲、向大唐朝贡,借鉴中原和周边民族的文明成就形成各种制度文化,揭开了高原文明史的新篇章.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吐蕃时代的各类考古遗存,包括地上文物与地下文物两大类别,重要的有古藏文金石铭刻、古藏文写卷、木牍、寺院建筑、墓葬、石窟寺、金银器、丝织品、佛教造像与绘画作品等不同的门类.
通过对这些考古实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如今藏族文化的许多因素,如藏文文字、宗教信仰、艺术传统、生活习俗、礼仪制度等,在吐蕃时代便开始形成,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从考古实物材料中还可以提供吐蕃上层在思想文化和制度构建过程中,深受唐代礼制文化影响的大量物证.
例如,吐蕃陵墓(俗.. 06-12 04:20 ↓ 26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位.
从持续做好古籍整理保护工作,到积极推动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活”起来.
譬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许多地方更加注重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发展中融入传统民俗、农事文旅等特色元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融合,使承载传统风貌韵味的村庄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
同时,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数字技术,通过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衍生出传统文化表达新模式.
无论是首个文化出海的国风虚拟人“天妤”,还是以“VR+人文”打造的沉浸式“莫高窟之旅”、零距离接触兵马俑等新型传播路径,在数字技术助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机会“破圈”“出海”.
2022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 06-11 18:40 ↓ 2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