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0 21:30...冬季是重要窗口期。长江干流江西段,正在建设的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将在2025年发挥防汛减灾功能;贵州铜仁,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花滩子水库主体大坝正在建设;浙江诸暨,浦阳江店口段综合治理工程正在推进,将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一座座水坝、一道道闸门强筋壮骨,为夏保安澜蓄积力量。2024年,我国汛期6929座(次)大中型水库投... 0
-
01-27 09:30...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省内降雪相态复杂,鲁西北地区主要以雪为主,鲁中、鲁南及沿海地区则会出现雨转雨夹雪转雪的相态转变。”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田莹介绍。受寒潮影响,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显著下降。预计26日夜间至30日,山东大部地区气温下降8—10℃,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在-11—-8℃,其他地区-7—-5℃。气... 0
-
01-27 07:10...加强与越南在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合作。图为广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现场。林浩摄当天,2025年广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南宁市召开,周长青在会上作上述表述。他介绍,2024年,广西举办老挝安全生产监察员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东盟国家留学生国际认证救护员培训班,开展中国—东盟友好城市应急管理培训交流、中国—越南边境相邻城市应... 0
-
01-26 20:10...报告在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时,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进行了深化、拓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会议强调,市... 0
-
01-26 18:50...大同市副市长李东升、温旭斌,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大同市文物局局长刘建勇参加。刘俊义指出,做好今年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必须坚持“严、紧、深、细、实”和“五不为过、五个必须”要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 0
-
01-26 16:30...审议有关文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主持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干字当头、勇挑大梁,为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要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严密监测预警,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提高全社会防... 20
-
-
01-25 18:30...当前正值岁末年初,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树牢底线思维,保持战时状态,狠抓实抓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24年,内蒙古各级应急管理系统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制度机制日益完善,宣传教育氛围愈发浓厚,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明显,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灾害事故救援保障有力,安... 1
-
01-25 16:00...在面对自然灾害、疫情等风险挑战和压力时,也应具备“免疫力”“自愈力”和“恢复力”,才能保持抗压、弹性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此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打造宜居、韧性、智... 5
-
01-23 19:10...受寒潮影响,1月23日至27日,我国将有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黄淮中北部及湖北西部、川西高原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辽宁东北部、吉林东部等局地有暴雪,北方山区、贵州西北部有冻雨。会商强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激... 0
-
01-23 10:10...各市县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海口、临高、澄迈、文昌、定安、儋州、屯昌、三亚、万宁、琼海、东方、陵水、昌江、乐东14个市县要继续加强《海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力度,逐步实现学校、医院、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预警... 3
-
01-21 20:30...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个烈度,1度最弱,12度最强。其中,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通常,1度到4度的地震对人影响不大。为何有人震感明显,有人无感呢?记者从地震... 2
-
11-07 12:30...气象服务及时有力,科技创新扎实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省地震局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监测预报质量不断提升,震害防御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胡昌升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千里眼顺风耳。要在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上持续用... 1
-
-
11-06 07:20...尽快把国债资金落实到符合条件的项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各部门11月5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动员部署会,布置启动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关工作。丛亮在会上说,增发国债在当前形势下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快我国重点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 3
-
11-06 07:20...基于深港合作交流便利优势,借助轨道交通建设契机,深圳于1997年就在国内率先探索地下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创造了一个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典之作。国内首次经营性地下空间挂牌出让车公庙丰盛町商业街,亚洲最大、国内首座地下火车站福田高铁站,国内首条“中国城轨交通商业示范街”连城新天地,国内首座全地下零污染污水处理... 1
-
11-05 17:20...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 3
-
11-01 08:50...用意在于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面对突发灾害,无论从眼前的支持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看,还是从防灾减灾救灾长远计,必须及时有力应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 1
-
10-30 19:20...这个规则源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虽然不是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但还是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同时,由于各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债务余额、偿债能力等情况不同,采用赤字率也因时而异,不一定拘泥于这一水平。近年来,在应对经济波动中,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实际上经常突破3%。从我国情况看,这次增发国债后,赤字率仅略增0.8个百分点... 8
-
10-30 17:40...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千里眼顺风耳。要在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上持续用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要着力服务中心大局,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突出加强粮食安全气象服务,做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重大活动、重大工程气象保障。要着力提升预报水平,优化... 1
-
-
10-30 12:30...我国也在每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确定当年财政赤字水平。举债必须严格管控风险,我国一直坚持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水平,过去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2023年预算则按照3%左右安排。在全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赤字率在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一种留有后手的科学安排,用意在于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 7
-
10-29 02:20...改善灾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在系统谋划、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大清河、永定河等河系综合治理,推进骨干河道疏浚、重要堤防加固,强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补齐城市排涝、气象水文应急等领域短板,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段红东表示,此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 4
-
10-29 00:50...拟在今年四季度增加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增发2023年国债规模及用途建议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建议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2023年国债... 7
-
10-28 00:10...从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灾害风险排查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应急避难场所等方面,扎实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精心培育典型,把基层基础能力建设作为“重要一环”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作为“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重要宣传内容,积极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 7
-
-
-
本页Url:
-
2025-02-01-14:4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