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9 18:50...畏庐居士拟意并志。又新老棣去欧州游历,苦索余画,迩来老病频增,不愿作画。检点行箧,得旧作十二页,特此赠之。己未政月人日琴南林纾记。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册林纾仿马远山水... 0
-
05-16 19:30...使小说具有史诗般的艺术魅力。无论是《九三年》,还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雨果的每一部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氛围。通过冉阿让、芳汀、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等人的遭遇,雨果成功颠覆了世人对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他笔下的人物跨越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语境,具有广泛而恒久的魅力。比如,在《巴黎圣母院》... 1
-
02-20 22:20...时任仁和知县)和高凤岐(字啸桐)三人,在本地隐士夏同声(字容伯)的导游之下,欣赏了超山梅窝,林纾发出的“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这句感慨,广告效应立竿见影,随着这篇游记在他朋友圈的广泛传播,不少读者对超山梅花趋之若鹜,由此开启了超山梅花的声誉日隆之路。夏同声作为林纾的导游者,自然功不可没,正因为这个不可磨灭... 0
-
01-08 02:10...总纲性的问题是鲁迅创作《野草》的原因,李欧梵先生反对此前的心情说与具体政治社会环境说,提出第二波现代主义的世界政治与文学环境催生出一种以心理焦虑为特征的文化感受,这是诗产生的世界性动力。随后在《野草》具体篇章的解读上采用了基于对等的对读法,尤其与波德莱尔作品在意象、氛围、形象、情绪与韵律上的对读:《秋夜》与波德莱尔《天... 1
-
01-04 16:10...鲁迅在致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说:“《域外小说集》发行于1907年或1908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鲁迅口中的“林琴南”,就是林纾。他是中国第一位用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译者,一生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80多部作品。林纾像(翻拍)(来源:台江史志)就让我们... 1
-
-
-
本页Url:
-
2025-02-13-10:3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