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 12:50...近两个月来,我国科学家在该点先后选取了两个孔位,但由于深层冰体结构复杂,分别在95米处、158米处发生卡顿,钻取工作陷入停滞。摆在现场科考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带着成功钻取的已有深度冰芯返回,它已为解释藏北区域冰川变化情况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材料;还是继续留守冰原现场,重新打孔钻探,争取钻出更长冰芯?“这次冰原科考投入了... 1
-
10-30 12:00...然而钻取工作后续进展并不顺利。近两个月来,我国科学家在该点先后选取了两个孔位,但由于深层冰体结构复杂,分别在95米处、158米处发生卡顿,钻取工作陷入停滞。摆在现场科考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带着成功钻取的已有深度冰芯返回,它已为解释藏北区域冰川变化情况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材料;还是继续留守冰原现场,重新打孔钻探,争取钻出... 0
-
10-15 15:50...发射器发射的电磁波触达雪层下不同深度的冰雪、岩石等物质后反射,信号被接收器一一捕捉。“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从冰雪和岩石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振幅有明显差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徐柏青研究员介绍说,“从差异发生的深度位置,我们就能获得冰体的厚度。”目前测得的冰体厚度最大处,位于冰原10号冰川海拔约6100米处,厚... 2
-
10-01 09:40...信号被接收器一一捕捉。“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从冰雪和岩石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振幅有明显差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徐柏青研究员介绍说,“从差异发生的深度位置,我们就能获得冰体的厚度。”目前测得的冰体厚度最大处,位于冰原10号冰川海拔约6100米处,厚度近400米。这是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的普若岗日冰原10号冰川... 1
-
10-01 05:10...信号被接收器一一捕捉。“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从冰雪和岩石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振幅有明显差异。”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徐柏青研究员介绍说,“从差异发生的深度位置,我们就能获得冰体的厚度。”目前测得的冰体厚度最大处,位于冰原10号冰川海拔约6100米处,厚度近400米。这是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的普若岗日冰原10号冰川... 1
-
10-01 02:10...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王浩牵头的科考小组对色林错流域的河湖水系及水循环演变特征进行了科考,并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系统解析了色林错的扩张机理。科考小组发现:流域降水量增加是色林错扩张的主要原因,增温导致的冰川融水增加是色林错扩张的重要因素,湖泊扩张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最近10年,色林错平... 0
-
-
08-19 10:40...并据此制定了详细的钻探施工方案。其次,我们空中考察了位于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麒麟冰下湖位置,体验了南极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包括高寒、强风暴等。这些经历为我们未来为麒麟湖钻探进行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记者:与大陆科学钻探相比,极地科学钻探有什么特殊性?孙友宏:极地科学钻探与大陆科学钻探确实存在诸多不同。... 2
-
06-09 17:00...累计飞行距离约3800公里。”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说,“在这场国际合作中,‘雪鹰601’出色的航空科学调查能力,以及固定翼飞机队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对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崔祥斌先后参加过6次南极考察,是“环”行动组8名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中国参与“环... 2
-
06-04 20:40...我们最终成功完成了约7200公里航空测线,飞行时间约28小时,填补了冰盖边缘大范围的数据缺失。其间,为了应对天气的影响,飞机还完成中山站和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间两次转场飞行,累计飞行距离约3800公里。”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研究员崔祥斌说,“在这场国际合作中,‘雪鹰601’出色的航空科学调... 0
-
04-27 16:20...吸引更多人关注并保护冰冻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冰冻圈科研和保护事业离不开社会关注和公众参与。在2024年冰峰大会暨青年科学探索活动上,我们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冰冻圈基础科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加强冰冻圈的监测、保护及灾害预警;关注冰川周边地区居民生存和发展;推动企业参与冰冻圈保护、加强冰冻圈及气候变化教育和传播... 1
-
04-16 09:10...成功返回学校。在此次科考中,吉林大学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功穿透545米深的冰盖,并成功获取了连续冰芯及近半米的冰下基岩样品。这一成果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在极地钻探技术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南极冰层深部冰下基岩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质调查采样,这一创新性... 0
-
03-08 23:20...这其中包含着地球大气温室气体的历史(图片来自ThomasBausk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该论文介绍,已知工业化会导致人类活动改变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但这种情况可能也存在于工业化前。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旧大陆(这里指欧洲)和新大陆(美洲)在16世纪产生交流后,大流行暴发导致人口减少。这或许导致了大规模土地荒废,让植被得以... 1
-
-
12-26 10:10...这块“南极万年冰芯”是在2018-2019年期间,由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盖下钻探取得的。这是我国首次钻取的南极冰下基岩岩心样品,也是国际上在这一区域首次获得的冰下基岩样品。此次展出为国内首次,这块冰芯结晶形成于3.5万年前,对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冰川和大陆演化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科... 1
-
12-25 06:00...来自宇宙射线的氪-81和氩-39半衰期分别达到23万年和268年,是环境水的理想测年同位素。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些极低丰度的同位素根本无法检测。卢征天等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认为用自主原创的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是有可能攻克这一困扰地球与环境科学界半个世纪的探测难题的。因此,从2018年到2022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0
-
12-18 04:40...抵达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科学考察。格罗夫山队由9名队员组成,他们将行进460余千米,前往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格罗夫山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冰芯钻探、陨石搜寻等科学考察。本次卸货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重要环节,是考察队此行首次大规模作业。历经16个日夜... 0
-
12-17 02:30...这块“南极万年冰芯”是在2018-2019年期间,由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盖下钻探取得的。这是我国首次钻取的南极冰下基岩岩心样品,也是国际上在这一区域首次获得的冰下基岩样品。此次展出为国内首次,这块冰芯结晶形成于3.5万年前,对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迁、冰川和大陆演化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科... 0
-
12-07 23:30...长春以打造“都市冰雪”品牌为核心,深耕“粉雪静风”自然资源和“人文都市”文化资源双优势,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三大产业,逐步形成多链条产品体系。今年,长春冰雪新天地景区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冰雪总用量73.8万立方米,建设冰雪建筑120组。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靳明介绍,今年的园区设计由北京... 0
-
11-18 12:40...这些物质保存着其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信息。从冰川中获取的冰芯具有高分辨率、连续性强、保真性好等特点。关于过去的气候,每一层冰都讲述了一层雪落下时地球的样子。冰层还包含了当时大气中的微粒,如尘埃、灰烬、花粉、微量元素和海盐等气溶胶。这些颗粒在数千年后仍留在冰中,为过去的全球事件提供了物理证据。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压缩,... 0
-
-
11-07 04:40...这些物质保存着其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信息。从冰川中获取的冰芯具有高分辨率、连续性强、保真性好等特点。关于过去的气候,每一层冰都讲述了一层雪落下时地球的样子。冰层还包含了当时大气中的微粒,如尘埃、灰烬、花粉、微量元素和海盐等气溶胶。这些颗粒在数千年后仍留在冰中,为过去的全球事件提供了物理证据。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压缩,... 0
-
10-07 14:20...科考登顶队员每完成一项任务,科学家和工作人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喝彩声。“此次科考共有来自4支科考分队12个科考小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指挥安宝晟介绍,科考活动将围绕亚洲水塔变化、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等重大科... 0
-
10-03 19:00...科考队员正在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图片由卓奥友峰科考队员提供。设在卓奥友峰脚下、海拔约4950米的指挥大本营里,科考登顶队员每完成一项任务,科学家和工作人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喝彩声。此次科考共有来自4支科考分队12个科考小组、1个保障支撑小组的12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卓奥友峰科考现场总... 0
-
06-10 02:20...据了解,今年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应用了许多“黑科技”。科考队和负责探月工程供电系统的研究人员联合,将月球上的供电系统技术成功应用到了极高海拔地区;科考人员首次在珠峰站利用无人机进行实验,收集不同高度的大气样本;冰芯钻取队完成2支透底冰芯钻取,将使用新的方法通过冰芯测年。因此,登顶,不仅仅是高度,还在更多的维度上,见证... 22
-
-
-
本页Url:
-
2024-11-29-03:0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