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3 02:20 .. 此前科学界根据它们的构成判定,其中约有6%来自月球、火星和灶神星。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捷克查理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上先后发表3篇论文说,他们发现,目前已知陨石中约有70%来自3个小行星家族。
这3个小行星家族分别命名为“卡琳”“科罗尼斯”和“马赛”,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太阳系主小行星带,是由距今580万年、750万年和4000万年前的3次撞击形成的。
研究人员通过望远镜观测主小行星带所有主要小行星家族的构成,并用计算机模拟了这些小行星家族的撞击和演化得出了上述结论。
其中仅“马赛”小行星家族就贡献了37%的“访地”陨石。
主小行星带也被称为主带,汇集了太阳系内近98.5%的小行星。
它们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部分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
因为木星引力的影响,这些星子既不能被火星吸收,自身也不能积聚 .. UfqiNews ↓
6
...这将是中国首次从行星际取回样品.
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超4000万公里,且个头很小.
完成这一主任务后,天问二号还将前往探测一颗新近发现的主带彗星.
谈及小行星探测的难点,张荣桥表示,与火星不同,小行星上没有重力,这意味着航天器无法环绕小行星飞行,只能在茫茫宇宙中追上它,与其一起飞行,并在伴飞的过程中进行附着,择机取样.
此外,中国还规划了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
张荣桥说,天问三号任务将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任务将探测木星系,“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的难度非常大,眼下还要通过两三年的时间进行关键技术攻关.”
(完)无障碍站内站内分享天问二号已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预计2025年5月前后发射2023-04-2417:16:10来源:中新社合肥4月24日电(记者马帅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问二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2.. 04-24 20:20 ↓ 24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发射日期都已经确定了.
2025年5月(前后),我们要实施“天问二号”的发射.
按照规划,我国的“天问二号”任务将对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并采样返回.
总台央视记者崔霞:我们是探测哪颗小行星,怎么探?为什么要探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们这次选择的探测对象近地小行星2016HO3,个(头)很小,40×100米.
要实现2016HO3(小行星)上面采样回来,我们在采样的时候,离我们(地球)大概4300—4500万公里,这(将)是我们中国人首次从行星际拿回样品,在完成主任务之后,我们还争取去探测一个主带的小行星,叫主带彗星.
小行星探测最大的难点是无重力,也就是不能像行星探测一样,通过探测器制动减速由行星引力作用进入环绕轨道,这就为开展小行星表面采样增加了难度.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我们去小行星不可能绕小行星飞的,.. 04-26 00:00 ↓ 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