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6 08:30...备受欢迎的Kawa乐队主唱老憨再次回到童年的故乡。他邀请了一众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回来为家乡群众带来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公益演出,与部落族人一同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里。“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西盟。我们分享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我是一名时装设计师,这里的传统民族服装深深打动了我。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欢乐的新年,我非常开心。”意... 0
-
02-05 02:50...为羊建立档案资料,推动肉羊产业向“数字化”迈进。图片由AI生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建设根基牢固,也要人民生活品质有保障。近年来,段村接入了城市供水管网,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实现动力电、5G网络全覆盖,全村生产生活用电和通信有保障;家家还改建了水冲式卫生厕所,铺设了排污管道;村民通过煤改电奖补,实现了冬季取暖清洁化。... 10
-
02-03 02:20...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装素裹的内蒙古大草原,与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在冰天雪地中欣赏灵动有力、节奏明快、草原风情浓郁的蒙古舞。红火的舞蹈、鲜艳的民族服装、悠扬的长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迎接新春的特有方式,还是表达蓬勃向上心气和澎湃激昂情感的重要载体。而这,正与总书记在五畜祈福仪式上对大家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的叮... 3
-
02-02 12:50...寄寓着中华儿女对生活吉祥如意、平安顺遂的衷心祈望。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装素裹的内蒙古大草原,与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在冰天雪地中欣赏灵动有力、节奏明快、草原风情浓郁的蒙古舞。红火的舞蹈、鲜艳的民族服装、悠扬的长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迎接新春的特有方式,还是表达蓬勃向上心气和澎湃激昂情感... 1
-
02-02 11:10...大江南北的人们随着鼓点闻声起舞,摇曳身姿,用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喜庆新年,寄寓着中华儿女对生活吉祥如意、平安顺遂的衷心祈望。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装素裹的内蒙古大草原,与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在冰天雪地中欣赏灵动有力、节奏明快、草原风情浓郁的蒙古舞。红火的舞蹈、鲜艳的民族服装、悠扬的长调... 1
-
02-02 11:10...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装素裹的内蒙古大草原,与身着节日盛装的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在冰天雪地中欣赏灵动有力、节奏明快、草原风情浓郁的蒙古舞。红火的舞蹈、鲜艳的民族服装、悠扬的长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迎接新春的特有方式,还是表达蓬勃向上心气和澎湃激昂情感的重要载体。而这,正与总书记在“五畜祈福”仪式上对大家“锲而不舍”“努... 1
-
-
02-01 02:10...海河畔的古文化街被誉为“津门故里”。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街步行,走进特色店铺。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从非遗技艺到历史街区,天津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年多来,古文化街持续优化业态,引进聚集了三四十家的老字号... 3
-
01-31 06:40...在居民朱茂锦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家人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贴“福”字、贴春联、包饺子、拜年……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年俗,源于民间,流传至今,早已成为我国春节庆祝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春节前的考察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人民群众一起体验各地的特色年俗文化。2014年1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 3
-
01-31 04:00...给习近平总书记拜年。总书记高兴地拿起一幅“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在居民朱茂锦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家人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贴“福”字、贴春联、包饺子、拜年……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年俗,源于民间,流传至今,早已成为我国春节庆祝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春节前的考察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人民群众... 3
-
01-31 03:20...在居民朱茂锦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家人包饺子、炸饹馇、聊家常。贴“福”字、贴春联、包饺子、拜年……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年俗,源于民间,流传至今,早已成为我国春节庆祝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春节前的考察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人民群众一起体验各地的特色年俗文化。2014年1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 1
-
01-29 08:40...”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考察调研,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如今,这里以秀美山水为代表的自然风景、以香甜黄粑为代表的特色小吃、以精致苗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品,已成长为叫响市场的富民产业。好日子不仅是富口袋,也是各族群众不断改善的民生。“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在天... 2
-
01-22 15:50...“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这山上种茶、采茶,我们的茶叶很好,但晓得的人很少。”村民李明强说。致富带头人鲍健明,在外务工近10年后决定回乡创业经营茶厂,但他发现这“头三脚”是真难踢,资金、技术、渠道都是发展的“拦路虎”。他说:“多亏中国人寿出资建立了种植业互助金机制,茶厂才渐渐有了现在的规模。”随着村里修了路,成立起茶叶合作社... 0
-
-
01-20 18:30...是贺岭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这山上种茶、采茶,我们的茶叶很好但晓得的人很少。”村民李明强说。致富带头人鲍健明,在外务工近10年后决定回乡创业经营茶厂,但他发现这“头三脚”是真难踢,资金、技术、渠道都是发展的“拦路虎”。他说:“多亏中国人寿出资建立了种植业互助金机制,茶厂才渐渐有了现在的规模。”随着村... 1
-
01-17 18:20...她不仅精通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更专注于佤族织锦技艺的传授与推广。“作为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我对佤族织锦的热爱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佤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多年来,我全身心投入到传承佤族织锦这一古老技艺,深入学习研究传统技法,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其精髓。”李宪兰说。佤族织锦采用棉、麻等天然材料,染料就地取材,使用天然植物或矿物制成... 8
-
01-12 19:40...是贺岭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这山上种茶、采茶,我们的茶叶很好但晓得的人很少。村民李明强说。致富带头人鲍健明,在外务工近10年后决定回乡创业经营茶厂,但他发现这头三脚是真难踢,资金、技术、渠道都是发展的拦路虎。他说:多亏中国人寿出资建立了种植业互助金机制,茶厂才渐渐有了现在的规模。随着村里修了路,成立起... 1
-
01-07 13:00...人们在这片生长着丰富多彩的乐器文化的热土上,歌唱爱和家园、述说历史和命运。走进展厅,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民族乐器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既有壮族八音、傣族象脚鼓、佤族斯喽等中国民族乐器,也有缅甸竹排琴、印尼肯当鼓、马来西亚萨佩、泰国围锣等东南亚民族乐器。“这件乐器真的太萌了,就像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洋葱头。”观众蒋女士被展柜... 1
-
10-10 10:40...蒸盖四周,水汽缭绕。炉灶前,李发顺夫妇正在蒸大米、做粑粑。每天早上7点,两人就开始忙碌,等着游客们上门。一天下来,能挣上五六百块钱。这样的日子,放在以前李发顺想都不敢想。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但以前的司莫拉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73户2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6户69人。2010年,李发顺遭遇了车祸,几乎... 5
-
09-22 21:40...在中国古代车马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佤族织锦:经纬人间织丝缕若云霞佤族织锦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织锦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21年,佤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佤族的祖先,他们在生活中发明并传承了这种独特的织造技术。佤族织锦技艺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手... 10
-
-
09-10 22:30...李宪兰来自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是非遗佤族织锦技艺市级传承人。她不仅精通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更专注于佤族织锦技艺的传授与推广。“作为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我对佤族织锦的热爱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佤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多年来,我全身心投入到传承佤族织锦这一古老技艺,深入学习研究传统技法,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其精髓。”李宪兰说... 2
-
09-09 15:30...但当地百姓习惯“无为而治”:有蜜就割,没蜜不喂,蜜蜂经常大量飞逃。2021年5月,班洪村迎来一群“蜜蜂侠”,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正式入驻,不仅手把手教村民科学育蜂,还探明了米团花黑蜜的活性成分及功效,大大提升了“沧源黑蜜”的市场认可度。“这是我们的‘空中经济’。”接过岩翁担子的班洪村党总支书记杨志良笑... 1
-
10-09 01:50...另一端系于自己的腰部,纷纷做着赛前准备。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棍挑轻纱、木梭引线、梳板打结,在选手们循环往复地操作中,一幅幅有着精美图景的织锦作品便展现在观众面前,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佤族织锦传承古法技艺,主要采用的是踞织法,踞织法没有固定的机架,只有几件竹木制作的工具,包括... 2
-
09-09 21:10...生活越过越红火。”罗爱艳说。在司莫拉佤族村,杜兴朝家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几年前,杜兴朝夫妇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2020年,司莫拉佤族村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创办旅游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全部农户绑定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农文旅融... 4
-
-
-
本页Url:
-
2025-02-06-23:0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