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 16:40...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南极地区是全球大气环境观测的重要本底区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气象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极大陆大气本底长期变化及规律、平流层-对... 0
-
12-02 10:20...真实反映南极地区大气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平均状态,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图为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场。南极地区是全球大气环境观测的重要本底区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气象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表示,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极... 0
-
12-02 02:40...首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截至目前,“奋斗者”号累计下潜329次,其中万米下潜25次,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均居世界首位,标志着我国在全海深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深海深渊,一度被认为是海洋科考的“禁区”。但越是漆黑、高压、低温和地质运动活跃的“深海荒漠”研究,... 0
-
11-30 22:30...这一研究由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和德国弗赖贝格矿业与技术大学主导。该研究所日前发布公报说,研究团队2017年乘坐“北极星”号科考船进行考察期间,利用海底钻探装置,在阿蒙森海深946米的海底沉积层中,成功采集到了包含琥珀的沉积物岩芯样本。阿蒙森海属于西南极洲边缘海。该团队先对样本进行了风干处理,随后将其切割为直径约... 0
-
11-28 06:20...首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截至目前,“奋斗者”号累计下潜329次,其中万米下潜25次,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均居世界首位,标志着我国在全海深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深海深渊,一度被认为是海洋科考的“禁区”。但越是漆黑、高压、低温和地质运动活跃的“深海荒漠”研究,... 0
-
11-27 04:50...是因为“雪龙2”号前几日正在经历此行一大严峻挑战——穿越“咆哮”西风带。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于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9日开始穿越“咆哮”西风带。这是“雪龙2”号即将穿越“咆哮”西风带(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摄)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是“雪龙兄弟”奔赴南极的... 0
-
-
11-24 20:30...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本次交易会是中国医药制剂与大健康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盛会,展示面积近10万平米,设置展位4000余个,吸引国内外2000多家医药企业参展,展出产品及相关服务涵盖中医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保健食品、进口功能食品、健康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个人护理用品、医药研发供应链... 1
-
11-24 20:30...这里终年盛行6至7级的西向风和4至5米高的涌浪,行船危险系数较高,所以有“咆哮”西风带之称。“雪龙2”号随船气象保障员徐晓武介绍,在连绵不断的绕极气旋之间,船舶通常选择风浪较小的空隙穿过。此次穿越西风带,北京时间19日将是一个较好的窗口期。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主要... 0
-
11-21 15:40...张炳炎院士和其他极地科考船使用者提出了双向破冰的想法那时候,科考船走到中山站经常被冰雪卡住这让他们萌生对科考船机动性和灵活性的渴望对破冰船尾推进器的改良势在必行吴刚采用全回转吊舱推进器能持续破1.5米的厚冰即使遇到难撞的冰脊也能调转180度尾部的螺旋桨在海面下旋转削冰能够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 2
-
11-21 15:40...这是属于他们的奇迹。”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动情地说。应对极寒强风,秦岭站竖立起极地建筑新标杆。一体式设计让各功能区高度集成、彼此衔接;主楼内部模块化率达45%;新能源占比超60%;采用数据化、自动化、无人化、远程化运营系统等。“秦岭站具有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等特点,这是在极端环境中设计建造的极致建筑。”秦岭站副总... 1
-
11-21 15:40...大厅设置司法、公安、法律服务、社保、民政、妇联、残联、退役军人等窗口,专业工作人员现场办公、解答。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本着“集约、高效”的原则,信访接待中心领导干部轮换入驻,每天一名领导干部坐班值班,涉事部门随叫随到,接待来访群众,对群众反映问题做好记录,实行首接负责制,联动相关部门的同时全程跟踪到底,切... 4
-
11-21 15:40...笑着对记者说:“走吧,要工作到凌晨三点半呢。”顺着狭窄陡峭的楼梯向下,祖成弟健步如飞。记者左摇右晃跟在后面,下了两层终于到达目的地。甲板之下,波涛之上,这里便是“雪龙2”号的“心脏”——轮机部。2024年11月13日,“雪龙2”号轮机部的机器正在运转。新华社记者黄韬铭摄柴油发电机、吊舱推进器……虽然是深夜,但依旧有数不... 4
-
-
11-21 15:40...深网记“路”仪记者就为您揭秘南山中心区智慧公交车库到底有多酷!深圳南山中心区智慧立体公交车库外观。立体公交车库位于南山区粤海街道文心五路的南山中心区公交场站内,原有31个地面车位,为12条公交线路提供服务。改造后的公交场站车库变身为4组9层升降类立体公交车库,建筑高度45.7米,设置有7个出入口,停车位增加到85个,其... 0
-
11-21 15:30...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劈波向南、破浪出征,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此次考察将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考察任务继续由三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 4
-
11-21 15:30...随着船载导航系统内的纬度数字跨过0度,从北纬变为南纬,“雪龙2”号在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中穿越赤道,离开北半球。“再见,北半球!南极,我们来了!”队员们回首,同遥远的祖国和亲人暂别;挥手,朝越来越近的南极致意。甲板上,一系列穿越赤道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 1
-
11-20 21:50...南极气候恶劣且旅行长达两周,如果夫妻要和陌生人拼房,他们就不想去了!然而早就已经不能退了。我们先大致梳理一下此事的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未能将夫妻分配在同一间房到底责任在谁?其二,此事有无最优解?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在任何纠纷中双方各执一词基本是常态。因此,我们需要多维度去分析此事。此外,在客观分析之后总结... 1
-
11-20 19:50...此次考察将完成秦岭站主体建筑结构安装收尾和内部装修,科研栋、室外管线、通信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系统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调试工作。秦岭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是中国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更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第一座南极考察站。面积达到5120平方米的主体建筑是中国南极建站史上最大单体建筑。... 0
-
11-20 19:40...最终目标是2050年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虽然时间表比中美略微晚一些,但从该计划的规模上看,可是毫不逊色。报道称,根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时间表,印度首先将在2028年的“月船4号”(Chandrayaan-4)月球探测任务中,从月球南极附近富含水冰的地区收集约3公斤的样本并送回地球。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透露:“我... 2
-
-
11-20 16:50...考察队当中有6位成员是从香港选拔的科学家,这是首次有香港科学家获选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这次出征南极的国家考察队乘坐破冰船“雪龙”号和“雪龙2”号前往极地。陈国基表示,首次有香港科学家加入国家南极考察队参与考察任务,对香港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香港极地科研工作的肯定,也同时凸显了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 1
-
11-18 13:30...但其形成机制仍未得到解决,成为现今月球科学最大的关键问题之一。2024年6月25日14时,我国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携带1935.3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这些样品采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该盆地是月球上最大、最深且最古老的盆地,为厘清月球正面和背面物质组成的差异、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谜... 3
-
11-17 16:40...以《极地变化与极地考察》为题,分享了极地气候、考察站建设、雪龙号的前世今生和我国40年极地科考的丰硕成果。(活动现场,大家踊跃提问。极地考察,测绘先行。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员、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韩惠军参加过7次南极科考,作为秦岭站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场,他带领学生们透过测绘的视角认识... 4
-
09-08 10:40...这与他此前做toC业务完全不同。他是腾讯总办中纯技术派出身的管理者,曾全面管理QQ,当时只要几百个人就可以完成全流程工作。toB不同之处在于,非常强调整个体系的协同。CSIG有1万多人,需要多个角色联动,能够站位一致、信息同步,某一个团队更新产品功能,其他团队都要马上知道这些变化,对信息流通要求高很多。其实总集成商弊端... 1
-
-
-
本页Url:
-
2024-12-02-23:3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