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4 05:40...才能见到不一样的风景。短短几个月,科学家们通过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分析研究,填补了人类多项认知空白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获得人类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从嫦娥一号飞向月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 0
-
02-13 18:30...嫦娥两个字从奔月的传说变成探月工程其实也不过短短几十年。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开始探索之旅。2019年,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带回中国首份月球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完... 0
-
02-13 13:30...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绕月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开始探索之旅。2019年,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带回中国首份月球样品。2024年,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带回人类首份月背样品。2月12日,“望宇... 0
-
02-12 19:30...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继2023年首次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后,2024年9月至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先后启动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收到来自航天、科技、文化传播... 0
-
02-12 14:10...堪称人类治沙史上的壮举。2024年11月28日上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成功构筑起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这是我国防沙治沙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这条耗时40多年打造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保护了新疆天山以南生态系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展示了我国生态治理科技实力和组织能力。... 0
-
02-12 05:40...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找水冰?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告诉记者,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0
-
-
02-12 05:10...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创新的深情嘱咐,承载的是逐梦的殷殷期许。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正是伟大事业的实践逻辑。“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一... 2
-
02-12 02:20...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创新的深情嘱咐,承载的是逐梦的殷殷期许。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正是伟大事业的实践逻辑。“外国人能搞的,难... 0
-
02-11 11:50...月亮最圆的时刻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此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被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在农历的编排规则中,朔日固定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初一,但望的日期是不固定的,具体在哪一天与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2024年2月24日在北京怀柔拍摄的元宵节满月。(周博摄,星联CSVA供图)由于月球是在... 0
-
02-10 12:10...月亮上中天时,月球地平高度比去年高大约4度,月光穿过的大气层更薄,满月更亮。在广州,元宵节之夜,满月比去年东升更早,西落更迟,月亮在夜空中陪伴公众的时间将更长,长达13小时18分钟,比去年元宵节多了17分钟。今年2月12日21时53分,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此时月亮最圆,中国各地公众均可观赏到蛇年首个最圆的... 0
-
02-10 12:10...掩星指星球之间互相遮挡的现象,一般来说,会发生行星遮挡恒星,或月球遮挡行星、恒星等。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月球遮挡住其他星星的“月掩”类现象最为常见,也相对容易观测。以月掩火星为例,如果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会看到月面边缘一点点“蚕食”火星,非常有趣。2月9日夜晚至10日凌晨,月球与火星在双子座中逐渐靠近,同时地平... 3
-
02-08 07:40...我国西部地区观测条件最佳2025年02月08日13:38来源:新华网[][字号][]新华社天津2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2月10日凌晨,天宇将上演一场月掩火星的好戏,我国西部地区观测条件最佳,感兴趣的公众可凭借裸眼或借助天文望远镜尝试观测。作为地球的近邻,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也是人类最有可能进行星际移民的... 0
-
-
02-08 06:20...关于月球起源,此前一般认为,月球是在新生地球和一颗火星大小的岩石相撞后形成的,当时月球表面布满了岩浆海洋。根据此前对月球岩石样本以及月球锆石颗粒的研究推算,月球年龄在43.5亿岁至45.1亿岁之间。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建模证明,月球可能经历了充足的潮汐加热,导... 5
-
02-04 03:10...它是月球表面的一种独特光影现象。2024年3月17日在北京丰台区拍摄的月面X现象。(王俊峰摄)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对我国公众而言,这是今年第一场月面X,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尝试观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上弦月的时候,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的顶部被阳光以... 1
-
02-04 03:10...2024年3月17日在北京丰台区拍摄的月面X现象。(王俊峰摄)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对我国公众而言,这是今年第一场月面X,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尝试观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上弦月的时候,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的顶部被阳光以近乎贴着月面的角度照亮,在月面的... 1
-
02-03 22:30...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主要因为水是重要资源,是将来人类月面生存的一个必需资源。... 1
-
02-03 21:00...美国阿波罗与苏联“月球”的样品粒径在10微米至100微米之间,而我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最大粒径不超过300微米。月壤砖的制作工艺有很多种途径。比如,在月壤中添加水和胶凝材料,就可将其制备为类混凝土砖。现有研究提出的月壤基类混凝土主要包括地聚合物混凝土、碱激发混凝土、硫黄黏结类混凝土和有机物黏结类混凝土等,常温下的抗... 0
-
02-02 12:20...不仅是月球基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理想建筑原材料,催生出3D打印、烧结等创新技术,更是蕴含着氧气、水与金属等战略资源的宝库。由于真实月壤珍贵且稀缺,地面试验难以开展,模拟月壤应运而生。本次正佳科学馆·正佳天文馆展出的国家级标准模拟月壤,来自4.5Billion星际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行星重点实验室联... 6
-
-
01-31 07:30...共发生12次月掩土星,我国可见其中的3次,本次是这3次中的最后1次。“本次月掩土星发生在中午前后,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不过在白天明亮的天空背景下,土星会显得比较暗淡。”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说。月掩土星后,到了傍晚,一幕美丽的“星月童话”——金星伴月将扮靓天宇。“金星... 1
-
01-30 12:30...共发生12次月掩土星,我国可见其中的3次,本次是这3次中的最后1次。本次月掩土星发生在中午前后,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不过在白天明亮的天空背景下,土星会显得比较暗淡。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说。月掩土星后,到了傍晚,一幕美丽的星月童话金星伴月将扮靓天宇。金星正处在亮度的峰... 2
-
01-30 07:40...“天关”卫星任务发布了首批在轨科学探测图像,引导国际上多个光学和射电望远镜、空间X射线天文台开展了后随观测。10月31日,“天关”卫星正式在轨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科学用户使用。“天关”卫星被视为“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能精准捕捉到更加遥远和暗弱的暂现源与爆发天体,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对研究恒星活动、黑... 1
-
11-20 11:30...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尚未收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该机构将进行事故调查,这是商业火箭出现问题后的标准流程。“星舟”重型运载火箭高120米,直径9米,比SpaceX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据该公司官网介绍,这种可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旨在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每班火箭载荷能力超过100吨。... 2
-
-
-
本页Url:
-
2025-02-14-18:0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