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5 02:50...成为生产力提高的直接动力。“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由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聚造成的”。这样,生产力遵循了“生产力发展——分工——协作——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良性闭合规律,而分工与协作的基本要求... 0
-
02-05 02:50...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上,《新科学家》杂志专题报道了这项成果。1989年,国外学者Greenberger、Horne和Zeilinger(GHZ)首次预言了态依赖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揭示了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学在实验... 0
-
02-04 10:20...会看到月面边缘一点点“蚕食”土星,非常有趣。土星的周围有一个美丽的光环,不止给伽利略、卡西尼,也给广大天文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土星明亮、外型酷炫,因此月掩土星的观赏性十足。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月掩土星大致有一个周期规律,每隔5、6年会出现一个“系列”,即几乎每月一次,然后便... 0
-
02-04 03:10...它是月球表面的一种独特光影现象。2024年3月17日在北京丰台区拍摄的月面X现象。(王俊峰摄)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对我国公众而言,这是今年第一场月面X,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尝试观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上弦月的时候,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的顶部被阳光以... 0
-
02-04 03:10...2024年3月17日在北京丰台区拍摄的月面X现象。(王俊峰摄)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对我国公众而言,这是今年第一场月面X,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尝试观测。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上弦月的时候,当月球表面的拉卡耶环形山、普尔巴赫环形山和比安基奴斯环形山的顶部被阳光以近乎贴着月面的角度照亮,在月面的... 0
-
02-03 14:40...LACT直径6米的圆盘上,54片戴维斯-科顿反射镜闪闪发亮。“它们是重要的宇宙线‘捕手’。”张寿山介绍。携带着关于宇宙起源、天体演化、太阳活动、宇宙空间环境等重要科学信息,宇宙线远道而来。当宇宙线与星际空间中的气体物质发生碰撞,产生的超高能伽马光子闯入大气层,引发广延大气簇射现象,带电次级粒子会放射出蓝色的切伦科夫光。... 0
-
-
02-01 01:50...科技进步,让气象观测更精准高效曾经,气象观测工作是一场与时间和自然条件较量的耐力赛。无论白昼黑夜,无论酷暑严寒,气象员们需要一天6次外出人工观测,依照严苛标准流程,准时准确读取数据。如今,传感器全面取代了人工读数,每一分钟,海量气象数据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汇集,效率呈指数级增长。王俊杰说,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现在自动化了... 2
-
01-31 20:50...必须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按时记录、上报数据,保证数据连续性、完整性。气象观测员郭大勇说。今年春节怎么过?冯显华说,气象站实行轮班制,每天1人值班,值班时长为24小时。今年春节,正好轮到气象观测员曲波值班。到时我也会来的,平时也是这样,不值班也会过来,习惯了。冯显华说。郭大勇和王长春也表示,到时也会来气象站,只有亲眼看到... 0
-
01-30 08:00...水利部信息中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陈德清:“水利一号”是我们第一颗用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它是一个太阳同步轨道的X波段雷达卫星,轨道的高度是522公里,一共有6种工作模式。它的分辨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可以从0.3米到12米,幅宽可以从5公里到100公里,可以白天晚上和不同天气条件下,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进行观测。通过收集分... 0
-
01-29 18:40...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2024年1月9日,“天关”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卫星上搭载一台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万星瞳”(WXT)和一台后随X射线望远镜“风行天”(FXT),WXT负责广域监测宇宙中出没无常的X射线暂现源,FXT负责对WXT发现的暂现源作更为精细深入的观测。202... 0
-
01-25 11:30...随着新一代高精度天文观测设施投入使用,“隐形”的暗物质正在被更好地“看见”。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测绘暗物质宇宙尺度的暗物质测绘主要有三类方法。第一种方法,暗物质存在引力,这会影响天体的运动,而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光谱学方法和天体测量学方法“捕捉”。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弗里兹·茨威基正是因为发现了星系团中星系的运动速度... 0
-
01-24 06:00...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天关”卫星探测EP240315a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据介绍,宇宙中会发生大量的剧烈爆发现象,这些爆发现象往往随机出现、快速消失,宛如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观测这些宇宙“焰火”,对于开展黑洞、引力波、宇... 7
-
-
01-21 18:20...总占地面积7734.67平方米,设有1个主站、1个标准气象观测场、5个气候观测点、6个植被观测场、2个风沙观测场及18个地下水位观测井。研究站以长期野外定位观测为基础,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观测技术和方法,对阿右旗水文、土壤、气象和生物进行综合观测,为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巴丹吉林荒漠生态系统内蒙古... 0
-
01-21 02:30...很可能后面雨雪天气就过来了。五台山气象站最早建在海拔近3000米的中台顶,1998年搬到海拔低了几百米的南台顶,是国家一类高山艰苦气象站。一年中,气象站所在地8级以上大风和积雪天气长达200多天。△五台山气象站旧址图片(海拔2895.8米)恶劣的气候条件会给观测工作带来难度。比如,十几米高的测风仪常常在低温下结满雾凇、... 2
-
01-20 04:30...紫金山天文台助理工程师徐智坚介绍,彗星(Tsuchinshan)于1月5日被首次观测到,当时亮度约为19.5视星等,疑似具有彗星特征。随后,紫金山天文台联系了国内天文台及国外合作方开展后随跟踪观测。其中,埃及Kottamia天文台成功观测并确认了它的彗星特征。美国泛星巡天计划也通过数据回溯发现,该天体展现出彗星特征。1... 0
-
01-19 06:20...平均海拔约1700米,冬季覆冰严重,夏季雷击频繁,高湿浓雾天气超过250天,是进行能源电力装备自然灾害防御研究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能源开发与利用装备在野外极端恶劣环境下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国网重庆电力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相关合作落地。2022年12月... 8
-
01-18 07:10...作为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自投入运行以来,已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外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从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中国天眼’发现首颗脉冲星的半个世纪,全世界发现的脉冲星不到3000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 1
-
11-10 23:00...观测到了可能由两颗中子星合并而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并在这一过程中观测到稀有重元素的产生。这张美国航天局提供的照片显示的是雨燕太空望远镜在2013年4月27日拍摄到的伽马射线暴GRB130427A。新华社发今年3月,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探测到来自深空的强烈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天体爆发现象。而这一被天文学... 3
-
-
11-09 02:40...考虑到人为排放源具有较高的排放强度和复杂多变性,有必要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开展密集、高质量的连续探测。为此,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个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在广东省深圳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先后开展了针对城市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地基遥感和无人机综合观测实验。实验中,杨东旭... 1
-
11-04 18:30...迁徙越冬的候鸟们纷纷在瘦西湖生态树林中陆续现身。日前,扬州首次观测到蓝歌鸲,扬州鸟类家族再添‘新成员’。”扬州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扬州地处候鸟迁徙的东部路线。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提升,丰富的树种,茂密的植被,为鸟儿们提供了安全的觅食场所,途经扬州前来觅食休整的鸟类越来越多。10月以来,扬州环境... 1
-
11-03 22:40...在珠峰地区探测大气水汽同位素、甲烷、黑碳、二氧化碳等大气标识物,获得珠峰地区大气水汽传输和温室气体垂直变化过程关键科学数据。我们要挑战升空高度高于珠峰的目标。何泽青说。这一次,由青藏高原研究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电科八所等单位抽调的63名科考队员组队向珠峰前进。浮空艇科考分队总调度付强... 1
-
10-31 10:40...也就是每隔13个月左右冲日一次,因此木星冲日几乎每年都要上演。当木星运行到冲日位置前后,木星迎来一年中最大、最亮的时刻,并且整夜可见,特别适合观测。今年冲日时,木星是夜晚除月亮之外最明亮的天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木星刚刚过近日点,因此今年木星冲日期间,木星距离地球更近,看起来也更大。“观看木星并不限于冲日当天,在前... 4
-
-
-
本页Url:
-
2025-02-05-10:0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