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 21:00...如伏羲、女娲、雷公,以及祥瑞动物、异兽等形象,还有包含浓厚中亚、印度、波斯、希腊艺术印记的佛教护法诸神,可谓多元文明交汇。以人物形象为例,该窟西壁的人物造型脸庞圆润,鼻梁挺直,上身裸露、下着长裙,采用层层叠晕的“凹凸法”,为典型的西域式风格;而其余壁面的人物形象面相清瘦,身材修长,衣袍宽大,衣带飘举,采用平涂式晕染,为... 0
-
12-19 13:30...“雅学堂丛书”第二辑亮点纷呈,以樊锦诗《敦煌石窟守护杂记》为例,可一窥敦煌石窟保护与一代学人的坚守。该书收录樊锦诗有关敦煌文化价值、保护研究历程等26篇文章。她在本书后记中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故此我把这本书称为《敦煌石窟守护杂记》。”前辈学者保护敦煌的爱国之心和献身精神,激励樊锦诗坚守敦煌60年,将... 0
-
12-17 21:10...艾绒深入学习中国历史,尤其秦汉到隋唐五代关于西域的历史,全身心投入创作主题。随着绘画的深入和积累,她还用时1个月,与先生自驾1万多公里,一路西行,从绘画作品源头进行系统考察。先后实地观摩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和金塔寺石窟、瓜洲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群,一直到达阿克苏克孜尔石窟群等世界文化遗存和... 0
-
12-13 13:00...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在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从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到今年深圳展出的“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敦煌壁画数字艺术大型公益展,各类数字技术的运用,让千年敦煌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动现场,赵声良结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从敦煌文化的价值、... 0
-
12-10 20:20...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是沙漠中的绿洲,属于干旱性沙漠气候。一年的降雨量只有40毫米,蒸发量却有2500多毫米。这样的环境,对莫高窟保护形成莫大挑战。... 1
-
12-08 11:30...忍冬纹的传播主要是沿着丝绸之路进行的。在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大量外来文化艺术元素被引入国内。忍冬纹作为器物、壁画与商品中的装饰纹样,也随着器物的交换被引入,并逐渐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忍冬纹最早见于魏晋时期江浙一带的青瓷上。我国早期传统纹样多为动物或几何图形。从魏晋开始,中国装饰纹样开始... 1
-
-
11-24 03:20...敦煌壁画里包罗人间万象,体现人文的多元性,飞天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寓意着古人自由欢乐、漫游太空的浪漫理想,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音乐剧《飞天》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泽筠(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何李活(深圳)音乐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兰州大剧... 5
-
11-24 02:20...莫高窟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漫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壁画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酥碱、起甲、龟裂、空鼓等等。面对上千年历史的珍贵壁画,修复师们不敢懈怠半分。据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技术服... 12
-
11-22 15:10...展示传统文化之美尽管之前实地探访过敦煌莫高窟,徐悦尔仍不愿错过在上海举行的“何以敦煌”大展,特地穿着华丽的供养人服饰来参观。为开凿石窟、制作圣像提供资金或人力支持的供养人,是敦煌壁画中十分常见的人物形象。“我梳的双环髻是初唐时期比较流行的发式,敦煌莫高窟一个晚唐的洞窟内也发现了类似发型的人物。”徐悦尔说,自己身上这套服... 0
-
11-22 12:40...这是11月14日拍摄的莫高窟景色。新华社记者郎兵兵摄敦煌市委书记王彦群介绍,未来三个月,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遗址、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等三大景区免费开放。此外,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将实行半价优惠,开放洞窟由8个增至10个,研学团队还会适当增加开放洞窟,并配备资深讲解员。据介绍,倡导冬游莫高窟,有利于缓解夏季游客接待压力。... 0
-
11-21 15:10...敦煌研究院内的国内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正式投运,分为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的环境。从莫高窟等地取来的土石样品将经受各种气象条件的考验,从而揭示石窟寺风化的奥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2023年,“数字藏经洞”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动动手指... 1
-
11-17 21:30...累计交易额达1.3亿元。下一步将加强数据归集和开发利用,通过多源数据整合和分析,为智能决策分析、产业监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近年来,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敦煌还探索了对旅游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对游客需求的精细化服务。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例,云终端门禁系统让游客可以通过二维码、身份证、人脸识别... 3
-
-
11-12 17:40...文保工作者又会如何治疗?10月20日,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莫高窟,了解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数字化利用情况。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壁画修复师付有旭介绍,壁画修复包括对壁画前期和现状进行调查、准备修复材料和方案、选择最佳工艺并具体实施等环节,从业36年的他主要负责一线实施。付有旭说,对敦煌壁画... 1
-
11-12 15:50...领略中国石窟的价值和魅力。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佳卉/文受访者供图炳灵寺石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寺之一,开窟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在1600余年的风霜雨雪中,炳灵寺石窟曾经历了多次兴衰。炳灵寺石窟造像、壁画是中国早期石窟分期断代的标尺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保存有西秦至明代的造像815尊,壁画面积约100... 4
-
11-11 16:50...可以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外国王子群像(莫高窟85窟),可以看到来自西域的乐器表演队(莫高窟220窟),可以看到助林梁夫妇寻见佛光寺的五台山图(莫高窟61窟)……还有那些跳着胡旋舞的伎乐、反弹琵琶的飞天、自由穿梭于山林间的九色鹿王,都在天国的世界里呈现出人间的烟火气息。它们是对佛教文化与艺术最佳的注解,更凝固了河西走廊一千... 1
-
09-10 21:30...此次《觉色敦煌》敦煌石窟艺术展精心挑选敦煌石窟经典内容,由丝路漫行、庄严佛宫、匠心营造、霓裳美仪、净土梵音、莫高精神、中俄合作七个单元组成,共展出敦煌石窟经典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50余幅,包括张骞出使西域图、舍身饲虎等经典的佛教史迹画、本生故事画、大型经变画、供养人及敦煌经典图案等各个时代的敦煌石窟经典壁画。依托敦煌... 2
-
09-10 04:30...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确定了保护、研究、弘扬的基本工作方针。1951年,文化部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的古建、考古专家勘察莫高窟保护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复原整修部分窟外建筑,也使几座珍贵的古代木构建筑得到初步保护。1962年,文化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莫高窟抢险加固工程,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对莫... 3
-
09-10 04:10...讲述了西域音乐天才少年白歆跟随和亲使团一路东行,被莫高窟汇集大成的音乐世界和神秘乐谱所震撼,最终长留敦煌,实现了东西方音乐融合的梦想。这段飞天舞蹈里的飞纱和我相互追逐,二者缺一不可,展示了飞天的灵魂。通过《乐动敦煌》,希望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传播敦煌文化。乐动敦煌演出艺术中心演员王晶晶说。剧中运用了五弦琵琶、排箫等民族... 3
-
-
09-09 20:10...驻华外交官一行到达三危山下,感受珍藏着北凉到元朝壁画的莫高窟的石窟艺术魅力。在莫高窟321窟中,菩萨弯眉浅笑,盘腿而坐,表情温润慈祥,朱砂色彩如新。我刚到中国时,敦煌莫高窟就在我列出的必看景点名单上。这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很震撼!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在参观完洞窟之后表示,敦煌研究院真的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工... 3
-
09-08 10:40...新华社发(孙志军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五十周年之际,为表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等在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莫高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颁发此奖。敦煌莫高窟现存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结晶,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年... 2
-
09-06 00:10...从遥远的西北大漠跃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散发着敦煌气质的产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敦煌的厚重历史与文化悄然渗透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敦煌风物拼图个性化的拼图,拼凑的不仅仅是一张图片,而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一缕温情。每一单片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就像每段回忆都有它的故事,你要将它放在专属的地方。《鹿王本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 10
-
09-04 02:50...确定了保护、研究、弘扬的基本工作方针。1951年,文化部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的古建、考古专家勘察莫高窟保护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复原整修部分窟外建筑,也使几座珍贵的古代木构建筑得到初步保护。1962年,文化部报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莫高窟抢险加固工程,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对莫高窟崖体进行了加固,于1966年完成... 2
-
-
-
本页Url:
-
2024-12-22-18:5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