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0 06:40...可让设备从船的中间吊装进入海中。这样,即使是在极地冰封的情况下,科考设备依旧可以顺利进入海水中,提升了冰区及恶劣海况下科考作业的适应性。“探索三号”科考船主甲板载人潜器A架@视觉中国“我们的月池面积远大于其他一些科考船舶,甲板和船底大开口会对船体总纵强度造成损害,也会对船体的横向强度及刚度有显著影响,项目团队对结构进行... 0
-
02-07 12:20...续航力为14000海里。此次,是“极地”号2024年建造完成入列后,首次执行渤海冬季综合调查航次任务。记者了解到,“极地”号这次在渤海辽东湾核心冰区海域进行的综合调查工作,包括开展多要素集中观测和定时走航观测,涵盖了海冰观测与遥感技术研究等多个专业方向,国内多家涉海科研院所、高校也参与到此次科考调查任务中。自然资源部北... 0
-
01-14 20:20...老少齐上阵,冰尜飞旋,传承着古老的冬日乐趣。天香公园冰雪乐园冰场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共5个场地,包含5000平方米的速滑冰场,1800平方米的标准冰球运动场,1600平方米的儿童戏冰区,2400平方米的成人戏冰区,近1000平方米的冰滑梯区,18米长冰雪滑梯,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冰雪爱好者的需求。冰场由非... 7
-
01-05 19:00...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两条观测纵断面和两条观测横断面... 0
-
12-31 19:30...“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发经费支持。该船是一条可保障深远海科学考察、载人深潜、工程作业、水下考古、快速响应等多用途的新型破冰船。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新华社三亚12月29日电(记者赵颖全、罗江)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29日抵达三亚... 1
-
12-31 05:00...“探索三号”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王程龙摄“探索三号”于2023年6月开工,历时18个月,于2024年11月完成建造,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及三亚市出资、“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发经费支持的第一条可保障深远海科学考察、载人深潜、工程作业、水下考古、快速响应等多用途的... 1
-
-
12-31 03:50...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12月29日,“探索三号”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王程龙摄“探索三号”于2023年6月开工,历时18个月,于2024年11月完成建造,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及三亚市出资、“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发经费支... 1
-
12-27 05:30...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启航。探索三号是我国首艘具备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由海南省政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出资,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自主研发设计并完成建造。12月26日,我国自主设... 3
-
12-26 04:30...此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首艘具备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万吨,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续航力为15000海里,载员80人。既可以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还可在夏季进行极区海域科学考察,将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有效提升... 0
-
08-23 11:40...单位扩张距离内岩石圈的冷却时间增长,因此扩张中心变冷,岩浆较少,相应的地壳厚度也较小。由此理论出发,扩张速率最慢的加克洋中脊,一直被认为其地壳厚度应接近为零。然而,由于此处常年为海冰覆盖,用来确定地壳厚度的海底地震勘探难以开展,关于加克洋中脊深部地壳结构的研究一直止步不前。在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加克洋中脊深部探测计... 5
-
08-02 11:20...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在广州交付。该船于2022年11月开工建造,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满足无限航区航行需求,获得PC6极地冰级附加标志,也是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首艘“ACC-POLAR”低温防寒符号的船舶,船艏可破0.8-1.0米当年冰,冬... 0
-
02-16 14:50...“雪龙2”号船型采用可360度旋转的双向推进器,船在冰层中有更强的机动性,脱困能力也就更强。而且,“雪龙2”号采用双轴双桨,也就是配备了2台推进器,即使一个出现故障,还有一个备用,大大降低了风险。“雪龙2”号全长122米,排水量约1.4万吨,可搭载101人。与“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的排水量小了,船身也比较短,但破... 3
-
-
12-28 20:00...派出“雪龙2”号破冰开道。船时5日6时许,“天惠”轮在冰区外等待,“雪龙2”号起航探路。“哐哐,吱吱”,船艏传来冰与钢碰撞摩擦声;船舷旁,嶙峋剔透的海冰翻出水面,挤向两侧;船后则留下一条深黑色水道。12月5日,“雪龙2”号为“天惠”轮破冰开道。新华社记者周圆摄肖志民介绍说,“雪龙2”号曾经为“雪龙”号破冰引航,积累了不... 0
-
12-12 08:50...考察队于7月12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8天,总航程1.5万余海里,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布放潜标5套,开展气象探空142组,完成6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布放各类抛弃式冰基浮标26套,开展了海面气象、大气成... 2
-
12-08 07:10...派出“雪龙2”号破冰开道。船时5日6时许,“天惠”轮在冰区外等待,“雪龙2”号起航探路。“哐哐,吱吱”,船艏传来冰与钢碰撞摩擦声;船舷旁,嶙峋剔透的海冰翻出水面,挤向两侧;船后则留下一条深黑色水道。12月5日,“雪龙2”号为“天惠”轮破冰开道。新华社记者周圆摄肖志民介绍说,“雪龙2”号曾经为“雪龙”号破冰引航,积累了不... 0
-
11-24 03:30...最大限度保障电力电量平衡。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凝冻天气,南方电网结合冰区分布图,实施231项配网防冰加固项目改造升级,对3.8万余处冰区通道隐患进行整治,提前做好防冰、抗冰准备。面对南方区域近期来水偏枯局面,南方电网及时开启西部检修结束的火电机组,加大统筹全网资源调配力度,持续做好网间优化调剂。张星说,目前来看,全国电... 4
-
11-24 03:00...在公司总部,成立电力保供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所属各单位成立工作专班,按照“一区一案、一省一策”落实保供措施,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确保各类电源“应并尽并”,深挖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做好省间精准错峰余缺互济,最大限度保障电力电量平衡。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凝冻天气,南方电网结合冰区分布图,实施231项配网防冰加固项目改造升... 1
-
08-18 00:10...可以随大气环流进行长距离传输。由大气传输及沉降等途径进入水体的汞经微生物甲基化后,会进入水生食物链,通过富集、放大作用危害水体生态环境,使得汞污染防治不仅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大需求。此前国外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大气气态单质汞(GEM)具有春季浓度亏损、夏季浓度呈现峰值的独特季节变化现象,其夏季平均... 4
-
-
-
-
本页Url:
-
2025-02-20-13:1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